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修真世界里的天师 » 20.五年之约

20.五年之约

    身后的洛城越来越远,而那久久不愿离去,一直送行到了五十里外的身影也渐渐的模糊。

    年仅六岁的张弼终于抛下了身后的割舍,踏上了属于自己的红尘路。

    打开一份楚华颜为他准备的路观图,随即看到了距离洛城一千四百里外的一座山庄,名为别鹤留苑。

    作为这个世界三教之一的儒门,不知道别鹤留苑的书香是否能够洗涤那蒙尘的天光,而圣贤的风骨正气又是否能够扶正那早已倾倒的神庭。

    对此,张弼的心中充满了期待。

    不过,想要踏遍一千四百里地前往别鹤留苑对眼下的张弼来说也是一重不小的考验,别说他眼下实力低微,就身上的盘缠连同这双脚丫子也支撑不起这一趟行程。

    不过好在的是,凭借一身正一道的本事,倒也不至于饿死街头,唯一的麻烦就在于谁会把他这个小屁孩当回事。

    三日后,云垂镇来了一个算命先生,准确的来说是两个,一老一少。

    老的一把花白胡子,脸上的皱纹比经脉还要绵密,身着一件洗的发白的道袍,腰间系着一根麻绳,麻绳上挂着一排铜钱,走在路上的时候,随手丢出一枚铜钱,摔在地上叮当作响,顿时引来一群小叫花跟在身后,惹得行人纷纷蹙眉避让。

    少的那个,自然就是张弼了,和那活脱脱的老叫花不同的是,张弼身着锦衣玉服,尤其是手指上那个玉质的扳指一看就价钱不菲,脚上穿着一双定制的登云履,昂首阔步走在前头。

    从进城开始,老道士就像是一个散财童子一般,不断的抛洒腰间悬挂的铜钱,但无论他抛出多少枚,腰间的铜钱也不见少。

    到了后来,跟随而来的大部队越聚越多,而老道士撒钱的速度也越来越快,除了饥民外,就连一些大户人家的仆从也都跟在后面想要一瞧究竟。

    直到一行人来到一间酒肆门口停下了脚步。

    “好重的妖气!”老道士抄着一口浓重的方言,却是字字铿锵,而反观一旁的张弼却是压根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自顾自的就往酒楼里走去。

    洒水的店小二赶紧过来拦截,却怎么也阻止不了那群蜂拥而至的跟随者,不到一盏茶的功夫,酒肆里便坐的满满当当。

    “小二,上酒菜!”随着老道士一声尖锐的高喊,紧接着是无数人的吆喝声,店小二不敢做主,只得回头望向掌柜,寄望求得一个锦囊妙计。

    此时的掌柜也早已注意到了张弼这边,他赶忙走过来,先是打量了老道士和张弼一眼,但更多的目光还是放在了张弼身上。

    无他,主要是张弼这一身行头实在是想忽视也做不到,即便是这云垂镇中的大户人家,也不过就是这等装束。

    “不知道两位客官想吃点什么?”此间虽是酒肆,但饭菜一应俱全,掌柜平日里见多识广,但今天的这个场面却让他几十年培养起来的生意经落了空。

    按理来说,一个如此装扮的小孩就算还没到可以当家做主的年龄,但放在平时也绝对是他需要巴结奉承的主儿。

    但无论是表面上看到的结果,还是那一群小家伙阿谀奉承的对象,都无一说明一个结论,那就是这个锦衣玉服的娃儿只不过是那老道士走江湖的跟班而已。

    “先上酒,等喝了酒,我替你消除灾厄后,再吃饭也不迟!”

    老道士的话顿时吓了那掌柜的一跳,自己有灾厄,这话却是从何说起?

    掌柜固然心中不信的成分居多,但面对那老道士笃定的语气,却还是有些怀疑,毕竟最近他的生意确实不好,也请人来看过,但效果却微乎其微。

    难道真是妖邪作祟?

    掌柜此时不敢大意,不管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思,还是解决眼前的事端,他当即回头,朝着小二招呼道,“还不快给客人上酒?”

    酒很快就来了,不止张弼这一桌,连同所有的小叫花那里也都摆上了一坛酒,当然待遇的不同在品质高低上也有所区别,自然不在话下。

    一碗酒下肚之后,老叫花突然将手中的酒碗砸在了地上,将那群围在酒肆外观望的人群吓了一跳。

    紧接着老道士踢开身后的长凳,站起身来,然后就像是变戏法一样的拿出一个铜铃在手中摇晃了起来,一边摇一边还念念有词。

    正一道在施展道法前必须要念咒,但老道士虽然嘴里含混不清,却半个字也瞒不过张弼的耳朵。

    只不过在听了半句之后,张弼差点没忍住笑出声,只因为这道士念的全是“妈咪妈咪哄”这种就连自己恐怕都听不懂的玩意儿。

    要说这种咒语能驱鬼,那怕是茅山宗的祖师紫虚元君来了也不行。

    只不过,张弼之所以找来这个道士纯粹只是为了唬人而已,倘若说他一个小孩子在这酒肆里来上一段“天灵灵、地灵灵”的话,最多只能引来满堂喝彩,还会有人夸赞他口齿伶俐,而不会有任何人觉得他是想要驱鬼捉妖。

    但有了那神棍一般的老道士带头,效果就不一样了。

    当然了,所谓捉妖,只不过是一个由头,别说这里根本没妖,就算有妖,靠的也绝非几句咒语便能降服。

    毕竟别忘了,这是一个修真世界。

    因此,张弼真正想要“驱”的不是鬼,而是形。

    何为形?

    道藏有云,人之假造为妖,物之性灵为精,人魂不散为鬼。天地乖气,忽有非常为怪,神灵不正为邪,人心癫迷为魔。

    人死后魂魄不散的这种形态就是鬼,换句话说,驱鬼就相当于打散人死后残留的魂魄。

    但是魂魄是无形的,只有当魂魄重新凝聚为鬼之后,借由鬼这种六界生灵来重新拥有形态,简单来说就是“鬼形”。

    最常见的鬼形就是怨气,通常情况下,人生前含恨而死,有极大概率会在死后化为厉鬼,而驱鬼驱掉的正是这种怨气,而并非鬼本身。

    茅山宗的道术并不能杀死鬼,或者说天下间没有任何一种“术”能够真正的杀死六界生灵。

    所以严谨来说,术只能夺走人的生命,驱散鬼的形态,仅此而已。

    人们为什么不愿意来这间酒肆喝酒呢?

    可能这里的酒不够好,可能服务不够周到,可能环境太差,总之阻止人们不愿意来这里喝酒的原因不是酒或者人本身,而是一种“形”。

    就像是鬼一样,是一种经过积累凝聚而成的怨气。

    随着一缕徐徐而至的清风送入到每一个旁观者的体内,帮助他们洗涤掉这种积怨,并且借由风水之理赋予了地气重新流通的特性之后,那叮当作响的铃铛声也就此停下。

    随即,老道士对那掌柜附耳道,“从今往后,换掉你这酒中的注水,扩建那狭窄闭塞的门庭,我保你生意兴隆,万事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