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修真世界里的天师 » 53.三荒归一统

53.三荒归一统

    “白驹书院院主龙怀远参见圣儒!”

    正当徐都令一败涂地之时,一旁的龙怀远龙都令见大势已去,当即走上一步,卸去全身儒门圣气,以古朴之姿对诸葛玄离进行参拜。

    而他口呼“圣儒”,自然就是认可了诸葛玄离成为天外书香之主。

    一时间,别鹤留苑众人开始高呼“圣儒”之名,连同白驹书院的众人也都在龙都令的带头之下纷纷响应,唯有徐都令脸色铁青,尚且不发一言。

    好在龙都令一个眼神,让徐都令冷静了下来,心知此时再抵抗殊为不智,反正儒门自古以来就是造反的行家,等到星移斗转、沧海桑田之时,再报今日屈膝之仇。

    随着徐、龙两位都令都服软之后,沉积了百年之久的天外书香终于迎来了再世的这一天。

    等到诸葛玄离分派任务,众人各自离去之后,这才看到了一直待在远端角落处的张弼。

    随着诸葛玄离神色微沉,但立刻转为爽朗笑容,大步流星的迎了上去,连同别鹤留苑的众人一同面朝张弼随即深深的一鞠躬。

    “此番若非道友,老夫也无法执掌天外书香,请受老夫一拜!”

    此时若是换作其他人,怕是说什么也不会受此大礼的,毕竟对方既然已经有皇龙帝王之相,又岂能再拜他人呢?

    但张弼却很坦然的受了这一礼,对于他来说,无论是其真实身份,还是之前从诸葛玄离那一瞥之中所读懂的味道,都让他清楚的明白,这份“帝师”之名,他只能接受,无从拒绝。

    眼见张弼堂而皇之的受了自己一拜,其他人的反应不提,但诸葛玄离心中的些许不快却已经一扫而空。

    正如张弼所料的那般,如今的诸葛玄离已然不再是苑主,或者圣儒,而是君临天下的帝王,而且还是由紫微大帝亲自册封,可谓是名正言顺。

    但正所谓伴君如伴虎,帝王自称寡人,并非帝王没有朋友,而是从踏上这条不世王权的道路开始,便要懂得制衡之道。

    这便是紫微大帝所言之“持物之权衡”。

    即便在过去,诸葛玄离欣赏谁,支持谁,但那是凭借一己喜好而为之,可如今的他,做任何事都不能单凭这一己喜好了,而是要权衡利弊,甚至于有可能还要为了打压别鹤留苑这一帮功臣的权势,而拉拢徐、龙两位都令。

    然而,唯独张弼这个人才是最让诸葛玄离头疼的存在。

    之前紫微天光透射而下,照耀的第一个对象竟然是张弼,那一刻可是让诸葛玄离心跳都快要停止了,却又生怕自己的迟疑、耽搁亵渎了紫微大帝,让大帝降下天罚,只能硬着头皮宣布张弼为天外书香之主。

    可万万没想到,最终的结果竟然是天光位移,照耀在了自己的身上,虽说在诸葛玄离阅读过的典籍中,这种祥瑞偏移的事情从未发生过,但面对这种让他欣喜若狂的结果却也坦然接受。

    只是当一切尘埃落定之时当诸葛玄离再见到张弼之时,不由得就会回想起那一幕,以至于让他心中原本的感激通通转化成了不快。

    甚至于,那一瞬间自古以来所有贤臣在建功立业之后选择退隐的主角事迹还一一浮现于他的脑海中,希望张弼也做一回这样的贤臣,不要再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出现。

    但遗憾的是,张弼的智慧岂是任何贤臣可比,在一瞬间洞察了诸葛玄离心中所想之后,张弼果断的就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

    这一夜,诸葛玄离和张弼秉烛夜谈,谁也不知道他们之间到底说了什么,只是在第二天清晨到来时,礼书令汪清璇第一个前来面见诸葛玄离时,发现圣儒精神很好、神采奕奕。

    天外书香重启,圣儒即位,可以说一切都还在百废待兴的阶段,而且此等大事不向天下广而告之简直说不过去,所以很快一封封盖有圣儒印玺的亲笔函便从天外书香出发,送往了中州各处名山宝刹、宗门教派。

    这一天,汪清璇忙完了大小事宜后,略感内心空荡荡的。

    当她走出房外,一时间不知道缘何去处,却见一人也正好于此时出现在了自己的视野当中。

    抬眼望去,不由得心中一动,赶忙朝着来人走了过去。

    “没想到道友也有如此雅兴!”

    此时出现在汪清璇跟前的自然就是张弼了。

    “原来是汪都令,怎么有空出来换换心情?”张弼笑而问之,随即两人一同漫步前行。

    自从诸葛玄离得登大宝之后,过去别鹤留苑的一众书令也因此得到了升官,汪清璇自然也从书令提拔到了都令。

    踏着遍地枫红,耳边聆听着浩瀚的读书声,恬静的氛围也给予了人一种心旷神怡之感。

    但是,无论是汪清璇还是张弼,此时的心中却都高兴不起来。

    “不知道别鹤留苑现在咋样了。”也许是偶有所感的缘故,让汪清璇不由自主的就把心里话给说了出来。

    张弼闻言,不由得心中一怔,毕竟在他看来,汪清璇不是陶然那种一心向往中庸之道,只想做学问的儒生,而据说当初她最赞同诸葛玄离北迁事宜便可看出她内心真实的向往。

    只不过时过境迁,真的做到了这一步,却也免不了内心一片惘然。

    “若是都令想要重回别鹤留苑,我倒是可以向圣儒提上一嘴。”既然是闲聊,那就别往心里去,纵使沉淀的心情易逝,远不如美景进入眼底来的更为流连忘返,但若有一人可以直诉衷肠,却也足矣。

    “不,不用了。”汪清璇确实也只是抒发一番感慨,而在话音落下之后,停步转头看向身旁之人,眼神中流露出别样的神采,“一直都没有问过道友,不知道友是何方神圣?”

    这个问题一出口,倒是让张弼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应该说同样的问题,温月问过,楚华颜问过,而如今汪清璇也问了,但张弼却只给温月作答过。

    毕竟此生既为张弼,那自然无法了断天池宫中的一切,至于其他人,张弼暂时还不知道该如何和她们打交道。

    “怎么,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么?”汪清璇忽而一笑,露出几分小女儿之姿,以她如今百岁“高龄”,有如此顽皮之状实属难得。

    “如是九种功德具足,于三世十方世界中尊,故名世尊。”

    张弼的这一番回答一开始让汪清璇诧异不已,但很快就露出了温和笑容,虽然她所知佛学不多,却也能够从中听出张弼的弦外之音。

    世尊之名虽然历来是佛陀尊称,但释迦牟尼在世之时却从来不让人称呼自己为世尊。

    一来佛为未来佛,不在当世之中,二来世尊不过只是如来十号中的一种,和佛经之中九种功德具足方能被称之为世尊的规矩相违背。

    而张弼用这句佛经告诉汪清璇,我就是我,不是世尊,不是如来,更不是什么“何方神圣”。

    听到如此答复,让汪清璇心中对张弼的认识更近了一步,当即面带欢喜,连同内心的空寂一扫而光,当即赞叹道,

    “道友果真是非凡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