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修真世界里的天师 » 86.赠国师礼

86.赠国师礼

    山庄大厅之中,歌舞升平、靡靡之音齐放,张弼、三皇子两人也早已酒过三巡。

    席间,三皇子曾多次向张弼推杯换盏,说些雅俗共赏之事,张弼倒也应对自如,不拘一格,甚至于聊到一些男女之事的时候也是面不改色,让三皇子心中一边称奇,一边又有些不自在。

    而这种不自在的感觉还在进一步升温。

    毕竟无论在不在意,张弼看上去都只是个九岁的孩童,如此谈吐见识即便是在成年人当中也堪称一句惊才绝世。

    而倘若年龄一下子就降低到了九岁,那就不仅仅是天才那么简单了,而是非常的惊世骇俗了。

    甚至于,当张弼谈及人类繁衍生息这种事,竟然还能娓娓道来,一副此道行家的模样,就更是让三皇子不知道该作何评价了。

    “道友之才,古往今来,无所世出,本王不如也!”

    三皇子的这番话一小半是恭维,但还有一大半是发自肺腑,不知不觉间竟然淡化了他此番原本的来意。

    “三皇子谬赞了,不过我倒是有一言,想赠予三皇子。”

    张弼眼见话已经说的差不多了,是时候可以借题发挥一番了。

    “请道友言明,本王洗耳恭听。”

    这一次,不止是三皇子,就连一直陪同于下首的泰雍也竖起耳朵来听,可以说之前张弼和三皇子的交流对他的感受是最为直观和强烈的。

    毕竟张弼就算是在说男女那点事,也是隐含了道儒两家之理,泰雍虽非正统儒生,却也是走在不世王权这条路上的人,无论是君臣之道,还是王佐之道,皆是学问。

    “一国男女,倾心归仰,无鞅之众,迮国一半,土皆偏陷,非可禁止,天人仰看,惟见勃勃,国人廓散,地还平正,无复欹陷,异骨成亲,国安民丰,欣乐太平。”

    张弼此言一出,三皇子还处在懵逼之中,但那泰雍却不由得全身一震,眼含异色。

    他二人自然不知道,这段话出自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乃是元始天尊“口衔珠耳”的一段佳话,用国祚来比喻世道,乃是道门早期对世间升平理想的建议。

    三皇子仔细品味这番话,却是越想越觉得浑身不自在,偶尔偷眼看向张弼时,还经由几分思衬后觉得他是在暗讽自己。

    到了后来,伴随心中不满剧增,多次想要就此拂袖而去,但最终却还是化作了极为勉强的一点笑容,说道,“多谢道友赠言。”

    张弼见他如此,只是淡淡一笑,以一句“不敢当”就此揭过,不再谈及更多。

    三皇子走后不久,泰雍于半路而回,刚一来到张弼跟前便是长身一礼,张弼见状心中倒是有几分宽慰,随即将他扶起。

    “道友此言,真是令我羞愧难当。”泰雍擦了一把额头上密布的汗珠,心中惶恐难以言喻。

    毕竟身为臣子,谁又不想见到那“国安民丰,欣乐太平”的一幕呢,但或许恰恰是因为有那么几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感觉,所以才导致了皇帝不急太监急这种现象。

    如今的三皇子一门心思只为了夺权,哪怕手段是清君侧,也是为了扫清道路的手段罢了。

    别说要他做到“土皆偏陷,非可禁止”这种明君的程度了,就算是“国人廓散,地还平正”他也做不到。

    看着泰雍那无奈叹息的模样,张弼倒是不以为意,毕竟他活的太久了,久到都忘记了红尘岁月往事的程度,偶尔还需要凭借几张符箓才能回忆起来,而无论是诸葛玄离的天外书香,还是这三皇子的龙胤皇城,对他而言,不过只是云泥之别罢了。

    “道友,你今天这番话是否表明了三皇子的心思绝不可能成功?”此时,泰雍说了一句堪称大逆不道的言论,但或许正因为心有所感,且这里再无第三人的缘故,所以他才会大胆的提起。

    “当以修斋。”

    张弼留下了四个字,外带一脸神秘的笑容,随后扬长而去,只剩下泰雍站在那里一脸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和泰雍这种人论道实在是无趣,事实上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有资格和他论道,毕竟张弼向来就瞧不起修真者,相比起得道成仙而言,修真者的行为不说完全偏离了道,但至少也早已非道本身了。

    等到陆恒回来已经是三天之后的事了。

    “真人,东西已经送达。”陆恒还到没来得及喝口水,就赶忙来向张弼汇报。

    看着他那一脸沉重的模样,张弼就已经猜到了此行的结果,“怎么,东西她没收?”

    “真人您是怎么知道的?”陆恒惊讶之余不由得脱口而出,但很快就意识到张弼的身份,那可是连山神张勃都推崇备至的,岂是自己能够测度的,于是又赶紧点了点头,这才把此番行程的详细过程一一道来。

    听着陆恒的叙述,张弼脸上的笑容始终不减,果然不出他的所料,这名国师并非正一道的传人,而是试图通过改良正一道的教义,让其成为了自己能够横行这世间的工具。

    而这样的一个无名教派,在当世更像是个邪教。

    毕竟,正一道的宗旨就是劝善救人、正以治邪,但很显然,倘若正一道所需要的云炁本身就是邪魔外道的话,别说根本救不了人,自己还会被打入到邪道之中。

    因此,这个国师为了满足自身利益的需求,把正以治邪加以变化,改良成了类似地藏菩萨那种“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教义,再更进一步曲解,最终变成了今天的模样。

    “真人,那国师说,先辈作恶多端,已教灭人绝,如今再起只是为了偿还昔日之罪,还宇内清平。”陆恒说这番话的时候脸上带着啼笑皆非的表情,显然是一个字也不信。

    不过张弼却是知道,这国师说的一点也没错,毕竟正一道在这个世界本就是垃圾,自然也就没有存在下去的必要,而即便有人强行拨乱反正,所带来的也只是伤痛罢了。

    陆恒下去之后,张弼将那些符箓摊开放在桌案上,紧接着张弼手持毛笔,为这些符箓之上各种并未书写完成的文字添上最后一笔,配合飞玄的云炁,顿时昊光四射,一股龙吟之声从符箓中响彻而出。

    区区国师,又如何懂得我正一道之精华所在呢!

    原来,那一叠原本张弼想要借陆恒之手交给那国师的符箓全都是未竞全功的,不是某个字少了一笔,就是某条龙未被点睛,换句话说,这些符箓全无用处。

    如果那国师真是正一道正统传人,那她势必会看出这些符箓上的问题。

    但遗憾的是,要么那国师的正一道传人身份是伪造的,要么就是她根本没学到精髓所在。

    如今,这批符箓被悉数奉还,再借由张弼之手为其赋予真正的灵识,顿时这些符箓纷纷飞玄升空,排列于张弼的跟前,最后转化为一幅幅图画,将陆恒和那国师会面的场景一一呈现于张弼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