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修真世界里的天师 » 150.乘风万里入羽渊

150.乘风万里入羽渊

    茫茫羽渊上,除了一艘孤舟外,再无其他。

    不过在张弼和陆卓羽登船之后,却还是见到了一个熟人。

    “你是……当初在秋山城的那个总管!”

    陆卓羽刚一发话,对面那人赶紧迎上来,先是朝着张弼躬身一礼,然后才看向陆卓羽说道,“陆神医好记性,在下吴好学,见过陆神医,拜见大总管。”

    张弼此时也想了起来,当初帝龙宴时,张弼带着陶然给的字画进入紫云斋在秋山城的店铺,便是眼前这个吴好学鉴定出了字画中藏有东华帝君的道统,当时他还为了给自己赔罪,给一名内柜掌柜降了职,以公示紫云斋的严明纪律。

    如今,他专程等候在此,足以见得宋文渊诚意满满。

    很快,吴好学的目光便回到了张弼的身上,紫云斋作为半商半武的组织,自然知道谁才是应该郑重招待的对象。

    “在下临出门前,斋主曾有过吩咐,大总管此番出海,在下全程陪同,即便是小人这条命,大总管如有需要,可自行取去。”

    当张弼听得宋文渊竟然有如此安排,当下略微谦逊了一句,便在吴好学的陪同下巡视了一番龙舟。

    看得出,这艘龙舟不仅按照张弼自己的要求搭建,同样也有宋文渊自己的一番心意。

    由于这艘龙舟不仅要出海,而且还要深入海底,为了避免入海之后漏水,船身的材料乃是用了极为名贵的玄铁打造,而且为了避免船体过重,而特地选用了巽榕果作为燃料。

    这种果子质地轻盈,用来饲养木灵根属性的灵兽最佳,之所以有一个“巽”字,便是这种果子可以提升灵兽的速度,甚至达到快若惊鸿闪电的程度。

    “不错,不错!”等到张弼参观完后,出言赞叹道,而仅仅只是一句评语却已经让吴好学的脸色升温,原本见到张弼时的紧张也消失了。

    毕竟,倘若张弼对此行不满意的花,他总管的头衔也保不住了。

    而反过来,若是张弼赏识他,未来在紫云斋中平步青云也自当如履平地。

    由于能够登上这艘龙舟之人,实力至少也达到了金丹期,换句话说即便在海上航行一年也不成问题,反倒是当一群元婴期高手簇拥在张弼身旁时,让一众船夫对这名只有金丹后期修为的孩童身份暗自纳罕,却也不敢造次。

    随着龙舟正式出海后,很快吴好学便拿出了一张航行图,这张图上不仅标注了附近可供龙舟停靠的几个小城,还有几处海上陆地,以及两个规模不算大,但实力不俗的海外宗门。

    “这大海上竟然也有宗门存在?”

    随着陆卓羽有此一问,吴好学当即转头笑道,“不仅有宗门,还有‘海市’,陆神仙不妨一猜,这些宗门和海市靠什么而活?”

    听了吴好学的提问,陆卓羽陷入了沉思,半晌也没有头绪,而一旁的张弼眼见如此,当即接过话题说道,“海底的珍兽怕是不少,就说那蛟龙的纹须便是制作打神鞭的好材料。”

    张弼这么一从旁解释,陆卓羽顿时恍然大悟。

    却又在明白过来后,涌现出了新的疑问,“道友你是说,这些海上宗门能够深入海底捕猎海中的珍兽?”

    听了这话,张弼和吴好学都笑了起来。

    吴好学实力元婴中期,倒是和以前的陆卓羽不相上下,开些玩笑也不算唐突。

    “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陆地上的修士大多以修炼控灵术为主,主张灵气外放伤敌,而海上的修士更重视自身安全,像飞剑这种法宝虽然可以跋山涉水,但在一眼望不到头的大海上就不好使了,往往一个巨浪打下来纵使控灵术法再厉害,也抵挡不住大自然的侵害。”

    吴好学的话说到这里的时候卖了个关子,引得陆卓羽的好奇。

    “既然如此,那海上的修士主要修炼什么?”

    “神!”

    随着吴好学说出一个字后,一旁的张弼也陷入了沉思。

    但他想的却不是这海上修士的实力如何,而他想到的却是第一次见到那真武传人时的情景。

    那会由于张弼的神魂还在,所以当那真武传人借元神出窍在百万里之外和张弼对话,却不料张弼也同样借由神魂之力看到了他的所在。

    而那时候真武传人就在一座风雪飘摇的海岛之上,只是看起来并非羽渊周围,而是在比之北塞更遥远的北方大雪原。

    而如今听吴好学的说法,那真武传人滞留海外,想来便是为了修炼元神,以及强化分神之后重塑的新身,当这两具身体都修炼有成的时候,接下来便要为悟道渡劫做准备了。

    “修神?”

    陆卓羽虽然没有张弼的那些想法,但对于这“修神”却也充满了疑惑。

    而这种疑惑恰恰是那纯阳小儿和女娲联手以补天之法取代练精化炁、炼炁化神的结果。

    至于如今的内丹修炼法究竟为何,其实张弼也早就已经猜到了,便是炼精化极、炼极化神。

    极,便是女娲补天之法中以五色石所修补的苍天四极。

    而四极,乃是上古时期的四根支撑天地间的柱子,后为黄帝吸纳,成为正一道秘本之一的四柱天地之法。

    至于丹鼎派炼精化极中的四极,指的就是身、灵、神、体,而至于所谓的补天之法,补的也正是人体内所缺失的“炁”。

    “不错,正是修神,陆神仙想必一定觉得,连元婴都没有达到的修士如何能够修神呢,对吧?”

    听到吴好学的提问,陆卓羽微微点头,毕竟如今的他所正在经历的便是内丹修炼法中的炼神还虚。

    “呵呵,其实炼神和炼体、炼气并不冲突,我观陆神仙如今已经是元婴后期大圆满的修为了,这便是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想必陆神仙比我更加清楚,在内观定照、抱元守一之时,所感受到的那种‘空无’,其实和炼气以及炼体根本毫无关联对吧?”

    吴好学的这番话让张弼也露出了一丝笑容。

    其实这番话也道出了丹鼎派内丹修炼法的一个破绽,那就是在这套体系当中,其实很多东西并不是循序渐进的,而仅仅只是像儒家的科目一样,属于一种可以泛读的概念。

    这就好比所有人都在修身、控灵的时候,你一个人修神是毫无意义的,毕竟神是一种“内视法”,不如控灵术能够将灵气外放来伤敌那么直观。

    而且,控灵容易修神难,等到你的“神念法”达到一定境界的时候,可能对手的控灵术都已经登峰造极了。

    因此那纯阳小儿才创造了这套体系,为修真者找到了一条相对便捷的道路。

    先炼气,再炼体,然后化婴,把这些都准备好了以后,再用类似于灵气外放的方式把神也化出来。

    而如果是反过来,化神之后,再来外放灵气,也只是相对困难一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