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修真世界里的天师 » 282.陶然之死

282.陶然之死

    返回丽人湖的陆卓羽很快就见到了管良,而当他把陶然的话一经说出,管良也立刻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恐怕敌人早已在五年前就已经布下了阴谋,我们如今才开始找寻克制之法,更要抓紧。”

    管良的话让陆卓羽点点头,张弼离开中州已有五年的时间,五年来中州日新月异、变化无穷,而当陆卓羽亲自着手当初张弼所经历的一切时才意识到自己和张弼相比有多么的渺小。

    当然,这本就不怪他,毕竟张弼和吕洞宾斗智斗勇还算是公平对决,而身为丹鼎一脉的修真者,无论是境界上的压制,还是来自上面的天神,都不是他能够抗衡的。

    好在如今的他道统在身,且身具云炁和符箓之术,也算是跳出了原本的框架,有了展望未来的底气。

    “师兄,你打算怎么做?”

    当管良问到具体细节的时候,陆卓羽很快就把自己回来路上的一番想法说了出来。

    “布九天伏魔大阵。”

    随着陆卓羽说出自己的想法后,管良也不禁心中一震。

    正一道的典籍两人早已背得滚瓜烂熟,毕竟存思法既然是正一道的正统修炼法,那么除了掐指念咒外,研读道藏典籍便是他们平日里要做的事情。

    而如今被陆卓羽提到的九天伏魔大阵,而此法就是当初张弼在天外书香降服那赤凰时所动用的九天伏魔道经中所记录的大阵。

    只不过相比起当初张弼信手拈来,阵法和捆仙锁相互配合,陆卓羽就少了几分变通,却也多了布阵的时间,务求精益求精。

    道蕴紫气就是玄黄之气,但无论是哪一种在凡间都只是驳杂不存的“灵气”,而不可能会是开天辟地的太始之气。

    推而广之,玄黄之气如此,龙气也是如此,当初的张弼既然能抓凤凰,那么今天陆卓羽就能降龙。

    只是眼下唯一的问题在于,敌人会在哪里动手。

    “管良,听闻悲叹城除了命天教还有一座佛子古塔,你对其中了解多少?”

    此时,陆卓羽突然提出了一个问题,引发管良深思的同时,也明白了他的打算。

    张弼如今身处佛门,而敌人想要用道蕴紫气来干预纯阳宝剑的气运,势必也会找寻和佛门相关的地点,而这一点却反倒是可以被他们利用。

    “我虽然没有见过净因大师,但悲叹城有一年一度的了因节,净因大师必会现身,算起来,距离那了因节不到两个月了。”

    管良的话让陆卓羽微微点头,当即拍板道,“好,就等两个月,两个月后我们一同出发前往悲叹城。”

    却说陆卓羽二人就此准备的同时,此时的陶然也已经返回了天外书香,原本诸葛玄离也要参与这次群雄大会,但陶然向来都是一个例外,所以此番自然也不会带他前往。

    当陶然刚回到天外书香,却不料迎面走来一人拦住了他的去路。

    “不知龙都令有何吩咐?”看着眼前的龙都令,陶然的心中倒是并无他念,要说时至今日,徐、龙两位从别派投诚而来的人是否已经在天外书香站稳了脚跟?

    只能说,对于擅长权谋之术的儒门弟子而言,早已习惯了夹缝中的生存之道,而龙都令更因为当初向诸葛玄离面授机宜的缘故,而在地位上还有几分提升,相比起看守龙穴的徐都令而言早已不可容日而语。

    而随着龙都令地位稳固上升,一来可以让其原本所属的白驹书院的门人也得到进一步的话语权,更重要的是,天外书香之中那些原本不会对他开放的区域现如今也可以进入了。

    就比如说天子预览。

    天子预览不但是诸葛玄离的书房,同时也是那北极紫微大帝道统的传承所在,其中所蕴含的玄黄之气最为纯正,虽然和太始之气还是没法比,但身处其中修炼可谓一日千里。

    同时,天外书香中还有其他一些地方,比如说金榜所在,以及祭坛,金榜可以联络天下人,祭坛可以号令龙气。

    “不知道数书令之前去往何处?”龙都令盯着眼前的陶然,心中却充满了杀伐之心。

    正所谓是人就会犯错,犯错就会受罚,而倘若一个人永远也不会犯错,那么这个人就会被孤立,最终被清洗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陶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陶然无心王道之路,一门心思专研学问,这样的人向来为龙都令、汪清璇等人所不待见,却又因为他一直保持中庸之道,而不曾留下把柄示人,以至于这根芒刺始终在背,却一直得不到根除。

    而倘若说陶然突然犯了错,那时候无论是礼都令汪清璇想要办他,还是龙都令出手,都不会引起其他人的异议。

    “我出门购置了一批文房四宝,如果龙都令想要的话,我会为都令挑选一批。”

    陶然说话之余,还不忘拿出之前回来时再街市上购买的狼毫,做工精湛,不愧名家手笔。

    然而,龙都令却对陶然手中事物看也不见,顿时冷哼一声,随即大喝道,“来人,把数书令给我拿下!”

    几名儒生从内堂出来,眼见和龙都令对峙之人竟然是陶然的时候,不由得面面相觑,不敢上前。

    毕竟,对阴谋家来说,立身中正、从不偏私的人是为异类和变数,但是对于下面的人来说,有如此一位和蔼可亲,且待他们宛如父子一般的书令却是一种福气。

    “怎么,听不懂我的话吗?”龙都令看看左右儒生,展现出几分王霸姿态。

    而陶然见状,却心知自己劫数已到,只是当此危难时刻,他却仍旧从容,只是淡淡的问道,“不知在下所犯何事?”

    “哼,就让你死个明白,你前脚离开天外书香,后脚便私自前往夔山,与那早已被纯阳尊者逐出师门的天霖馆弃徒陆卓羽私下会面,正所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如此无视王法,胆大包天,论罪当斩!”

    听了龙都令这一番一正言辞的话语,陶然长叹一声,随即闭上眼睛,而左右儒生眼见他已经放弃了抵抗,此时也不再犹豫,纷纷上前用绳索将其绑缚起来,监押在狱,等待诸葛玄离回来后再三司会审。

    身处牢狱之中的陶然不为所动,仍旧还是每日读书写字,和他在书院时情景并无区别,而这一天,他刚挥笔就墨洋洋洒洒的写下一幅诗篇后,外面的牢门打开了。

    陶然没有回头,无论是要提走并审理他,还是不审直接问斩,对他而言,寄托此身于诗词之中,早已无憾。

    而且,他已经将消息传达给了陆卓羽,也算是了却了当初张弼将那正一经赠送给他之情。

    那本正一经他早已烧成了灰烬,而其中内容也早已铭刻在了他的心里。

    他仍旧记得,自己当初秉烛夜读时那种狂喜之情,尤其是在读到那首经典的《正一赋义》时还曾一度热血沸腾。

    而如今,在他将要离开人世之前,不由得心生一念,随即朗声吟唱道。

    守道明仁德,全真复太和。

    至诚宣玉典,忠正演金科。

    冲汉通元蕴,高宏鼎大罗。

    三山愈兴振,福海涌洪波。

    穹窿扬妙法,寰宇证仙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