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修真世界里的天师 » 383.会晤巴海

383.会晤巴海

    此时的张弼早就已经不在岁月城之中了,而是带着顾往昔和师童前往悲叹城一会久违的悲叹城城主巴海。

    当初和巴海一会,并且从巴海的元神中探查到了那魏碑然的气息,让张弼意识到巴海也跟穷奇、纯阳尊者以及楚华颜身边的那位病人一样,关联到了魏碑然的生机。

    只是后来,纯阳尊者身上有关魏碑然的气息消失,加上那伪造的太阴合旗,让张弼意识到,在这个仍旧还是吕洞宾创造的天道之中,就算对付不了自己,但他也有绝对的力量让天下人成为他手中可以随意玩弄的棋子。

    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张弼才逐一让自己的伙伴们成仙成佛,脱离此间天道的束缚,就算暂时无法让顾往昔摆脱阿难尊者和提婆达多的因果纠缠,以及师童还打算等到管良复生,所以张弼无论去哪里都会把他两带在身边,避免他们遭了吕洞宾的毒手。

    这其实也是张弼之所以会把复活管良的事提上日程,最后再来解决顾往昔身上的因果纠缠的原因。

    毕竟,管良只要复活,便能够借由张弼赋予的仙缘成仙,送走了他两,张弼这才能专注于顾往昔的问题。

    当三人同行一路来到悲叹城外数十里的地方时,身在悲叹城中的巴海就已经得知了他们的行踪。

    再加上张弼此行本就没有要刻意隐藏行踪的打算,否则的话凭借他如今的能为,跨越千万里之地瞬移到巴海的跟前也不费吹灰之力。

    至于要说张弼的心思是否能够被巴海猜到,那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看样子,巴海知晓张弼的来意,也能够感受到张弼作为客人前来的诚意,所以他专程派了人在悲叹城外等候张弼的到来。

    “城主有令,特意派我等前来恭迎三位贵客。”

    巴海的手下很有礼貌,但是对于拥有神魂,以及自性圆满,同样能明心见性的顾往昔来说,这三名手下的心思却是展露无疑。

    很显然,他们来此接待张弼等人并非真的诚意满满,而是一种警示。

    或者说,巴海在明知道张弼一定会就魏碑然的问题来找他的前提下,同样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如果不是因为他明知道自己躲不开张弼的洞察,否则的话他也会学张弼对待那陈传一样,避而不见的。

    当张弼三人进入悲叹城的时候,发现这里的情形比岁月城明显冷清多了,而对此师童也不禁感慨道。

    “命天教和佛子古塔的相继覆灭,也让这里很多节日成为历史,可惜了。”

    听了师童的话,张弼心中一动,当初陆卓羽和管良都曾对他说起过前往悲叹城找净因大师的过程,也曾对那了因节当天人人身披袈裟,逢人化缘的盛大场景叹为观止。

    张弼身为正一道祖师爷,平日里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祭祀和讲经,而这两项工作的主旨其实就是人文关怀。

    正所谓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人文可以是一种现象,一种规律,一种价值,而作为张弼来说,他最关注的自然就是规律了。

    但遗憾的是,其实正一道并不是一个真正的人文组织,和真正的人文相比,缺少了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那就是进步。

    宗教的发展相对比较狭隘,甚至是墨守成规的,正所谓祖宗之法不可废,正一道的宗旨就是正以治邪,虽然这四个字包罗万象,足以涵盖各个领域,连同救世的理念也是同样。

    但无论是“治邪”还是“救世”,都是一种对过去的再生,而非对未来的创造。

    但无论是文化,还是文明,都是在不断进步的,那么作为正一道来说要如何做才能继续发展生存下去呢?

    答案有且仅有一个,那就是以自身优势,吸收那些先进的,再将他们改造成落后的,来让自己看上去像是领先的。

    进入城主府后,张弼很快就见到了巴海,尽管巴海看上去满面春风,但实际上整个城主府里却散发出阵阵让人窒息之感,甚至于在暗处还有高手在警戒。

    虽然这些高手根本无法对张弼等人造成任何阻碍,而巴海其实也很清楚这一点,但他就是故意搞出这样的一种氛围,来隐晦的告诉张弼,这里并不欢迎你。

    对此,张弼自然是心知肚明,却也装作什么也不知道,随即就坐在了巴海对面。

    随着顾往昔和师童一一落座之后,巴海说道,“上仙此番前来应该是为了老夫身上那神秘的气息而来吧?”

    眼见他如此识趣,张弼却是一反常态,并没有紧跟其后接过话题,而是一遍又一遍的用碗盖刮着茶水,就像是一个百岁老翁一样的怡然自得。

    巴海见状,不由得心中一凛,对于张弼这种“耳背”的态度感到无可奈何。

    至于一旁的顾往昔和师童,今天的他们既不是岁月城城主,也不是命天教的最高指导者,而只是两个跟班。

    张弼对于自己的朋友向来没有那种居高临下的姿态,他们从来都是平等的,即便有时候身为修真者的他们会被张弼的惊才绝世所震慑,或是为张弼一日千里的进境而自惭形秽,但很快张弼就会帮助他们提升境界,来消除这样的差距。

    甚至于,张弼一直以来在境界上都要低于陆卓羽、管良等人,一方面是他并不在意修真境界这个东西,二来也是认真思考过他和自己这些朋友之间的相处之道。

    片刻之后,张弼停下了手中的动作,随即说道,“巴海,你对天外书香有什么看法?”

    突然听见张弼向自己提问,巴海心中一震,再听到张弼提到的问题居然是“天外书香”的时候,巴海更是露出不解。

    虽然巴海也是一名儒生,但张弼第一次来此的时候就已经看出了巴海既不是一个安心做学问之人,也不是一名向往不世王权之人,相反,他是另一种人。

    政客。

    这个世界上天生有一种人就喜欢藏于暗处,钻营取巧、挑拨离间,更重要的是,他们不屑于用最小的代价去获取最大的利益,而更加注重于损害一群人的利益,来盗取胜利果实,并且以此为乐。

    当然了,这也和悲叹城曾经拥有儒释道三教格局不无关系,想要在师童这个命天教最高指导者和净因大师这位能够为悲叹城人民带来节日气氛的高僧身旁经营自家的城主府,没点手段可不行。

    至于要说,一位宇内第一人,一位得道高僧,如何能够容得下他这样一个人,那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巴海在脑海中思考着这个问题,但实际上他根本不需要思考,也能得出答案,只是他很清楚,在自己思考的同时,张弼一定也在洞察他的思想,就如同师童洞察人心秘密的能力一样。

    所以他需要翻来覆去的想,得出一个结论,继而推翻一个结论,再得出一个结论,再推翻一个结论,如此周而复始,让张弼不知道他到底是作何打算的。

    然而就在巴海自以为自己的小心思将要得逞之时,却不料张弼从怀中掏出一物,散发出耀眼光芒的同时,也散发出一道独有的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