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灯火前尘 » 第十八章 围攻长社

第十八章 围攻长社

    中平元年(184年),在张曼城率军攻破宛城之后,各路起义军众,也是揭竿而起。

    一时整个汉朝的中东部,都聚集了大量的黄巾军。他们人数众多,作战勇猛而又声势浩大。起初一段时间,竟然对官军,都起到了压制之势。

    184年初夏,河南颍川的起义军首领,波才聚集了黄巾军八万人众,先行击退了右中朗将,持节朱儁率领的数千官军,又挥师北上,希望能够凭借人数优势攻破长社,并奠定黄巾军在中原一带的优势。

    很快,随着白天的逝去,八万余的黄巾军在长社一带集结,并开始安菅扎塞。他们希望能够先行拿下长社,再挥师北上,同其他的起义军会合。

    但由于黄巾们装备简陋,又没有基础的攻城器械,所以他们也只能先围困住长社,割断城中的补给来源,再做长久之计。

    只是长社的守将,便是曾多次镇压叛乱,抵御北方的左中朗将,皇甫嵩。他提前发现了起义军的攻势,所以在城中提前囤放了大量的粮草,并且到长社的世家贵族那里募集了许多的存货。

    由于黄巾军们缺乏管理,没有纪律,对待世家贵族们,也是痛下杀手。所以长社的世家子弟,在权衡了攻守利弊后,也是慷慨解囊,出手相助,使城中的守军暂时的没有了后顾之忧。

    然而,虽然守军在粮草上,暂时的没有了后患。但由于黄巾军人数众多,一眼望去,都是密密麻麻的营塞,所以城中的守军,也一直没有轻举妄动。双方就这样僵持着,一直等侍时间来到了仲夏时节。

    一天清晨,皇甫嵩早早的起了床,用过早餐后,就随同副将一齐登上了城楼,审查局势。

    他看见密密麻麻的黄巾军营塞,首尾相连,就近的铺没在了草地和溪谷两旁,由于天气渐渐炎热干躁,所以黄巾军们依托草木,也有避暑和纳凉,水源等方面的考量。

    皇甫嵩远远的打量着起义军,发现他们军纪涣散,没有什么组织和真正的约束。此时都已经到了辰时,也就是早上七点时分。但是很多的黄巾军都还在睡觉,身处梦乡之间。显然因为人数上的优势,而低估了城中的守军。

    朱儁跟在皇甫嵩的身旁,此时他也打量了黄巾军许久,见到他们结营设塞不顾距离,又依托草木后,缓缓地一笑,对看皇甫嵩小声地讲道:“将军,此处草木茂密,绝不是合理的扎营之所。”

    皇甫嵩眉角间的神情,也渐渐地舒缓了下来,:“是的,所以我们也就可以,合理的使用火攻了吧。”

    身后的几名心腹闻言,也是轻松地笑了出来。围城的一个月以来,守军们每天节衣缩食,加上兵力短缺等心理上的负担,他们其实过得并不轻松。如今听闻黄巾军有了可乘之机,自然也是有些喜出望外了。

    随看时间的悄然流逝,阳光渐渐地强盛,又渐渐地衰退了下去。不知不觉的,夕阳开始编织天空,夜色也开始缓缓地爬上城楼。

    城外的黄巾军在结束一天的辛劳后,已经在守军们羡慕的目光中,做起了晚餐,一时炊烟袅袅。

    又过了约摸三个时辰后,夜幕深沉得化成了漆黑的一片。城楼上,守军人影也变的婉约了起来,仿佛同夜色融为了一体,让人区分不清。

    等待黄巾军全部都睡熟了以后,从城楼上,才悄然摸下了两队黑衣军士。他们腰缠硫磺火器,行走在草木之间,悄无声息的,慢慢地接近了黄巾军们的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