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带着儿子来穿越 » 第六十三章 准备开业

第六十三章 准备开业

    我的曲子唱完,大家可热闹起来了,这个说记住多少词了,那个说记住多少调了,另一个又说觉得应该如何编舞,我是唱完拍拍屁股就走人,言明两天后看大家排的歌舞,就只管让大家忙活去了。于是这大院连着两天都在歌声中度过,我也深深感受了一把歌星的感觉。不时有人来请教,我发现再唱和原先的调子都会有些不一样,所以除了歌词会再次告知外,这几首歌曲是再也不会唱了。

    晚上到了深夜,还能隐隐约约听见大家哼唱、排练的声音,看来这十几个女孩子是卯足了劲了。没有人看见在这欢歌笑语中,还有一间房子是漆黑冰冷的,那就是李昊的房子。桌边依然坐着那个黝黑而又阴森的身影,李全则在地上单膝跪地。

    黑暗中沙哑的声音响起,“李全,不会连你也想要过那种天伦之乐的温暖大家庭的生活吧!”

    李全背僵直着,头低着没有言语。

    沙哑的声音轻叹一声,“我也曾经想要这没有勾心斗角的生活,我也以为我真的生活在温暖的大家庭中,然后呢?你是看着李昊长大的,这世上只有我们两个人是真心帮助他,我们不能再轻易相信任何人了。”

    李全颤声说道,“主子,李昊现在很快乐,不论我们是否要相信他们,至少可以为李昊保留这份快乐,除非迫不得已,我恳请主子不要轻易出手。”

    “那也是你的承诺,不是吗?李全!”沙哑的声音再度响起,“如果有天我要你动手除了他们,你会听命于我还是遵守你的诺言。”

    李全默然许久,哑声道,“属下会。。。。。。”

    这时沙哑的声音再度响起,打断了李全的回答,“好了,全叔,我也不想听你的回答。”他顺手拿起李昊写好放在桌上的歌词,“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只记今朝。苍天笑,纷纷世上潮,谁负谁胜出天知晓。江山笑,烟雨遥,涛浪淘尽红尘俗事知多少。清风笑,竟惹寂寥,豪情还剩了一襟晚照。苍生笑,不再寂寥,豪情仍在痴痴笑笑。这首曲子确实不错,李昊只觉得这‘江山笑,烟雨遥,涛浪淘尽红尘俗事知多少’,符合他的看法。我却觉得‘苍天笑,纷纷世上潮,谁负谁胜出天知晓’很适合我的想法。这江山还不一定是谁的呢,我要让那女人机关算尽,到头来终成空。”

    说完这番话,屋子又恢复了死一般的沉寂。

    两天的时间很快滑过,粥店打烊后,女孩子们主动要求在大家面前展示。这场表演得到大家一致好评,就连子轩也不得不承认我教得还不错。我心里暗想,当初两年前子轩才不过五岁多能听过多少歌曲,还不是我随便唱。我趁着大家高兴,直接宣布小雅之堂春节之前十天开业。

    赵财赶忙劝我,“一般春节大家都是回家过年,很少有人外出的。”

    雨荷也在一旁直点头,“姐姐啊,当初我们那里也就过春节那几天清闲。”

    我摇摇头笑道,“我这小雅之堂又不是平常的青楼,当然也不能按照那样的方法来营业。首先咱们这些人本来就没有再回什么家的了,第二我们营业让大家知道了这里,等到过年的时候可以来咱们小雅之堂包场,有咱们非常粥道和好再来饭庄支持着,咱们连饭都可以包了。那时其他饭庄也歇业了,就光做饭又能挣一大笔,名头就更响了。到时候虎子爷爷还要多准备些小手工艺品作为包场客人送小孩子的礼物。”

    赵财一拍腿,“妙啊,知音,我那边有个老熟人的酒楼能不能也加入啊!”

    我知道他说的是他自己名下的天下第一楼,当着大家的面他不好明说,“你说的是天下第一楼啊,没有问题。”

    那边俊英奇怪道,“为什么要加上别的人呢?我想非常粥道和好再来饭庄已经足够应付的了,况且那天下第一楼本来在这里就很出名。”

    我看见大家都看向我,我说道,“这件事情的解释你们要听好,尤其是俊英和吴清还有这帮孩子们。赵财和我们是一家人,一家人就应该相互帮助;但是如果你将来要是管理一个地方,不能因为是亲友而法外开恩,而是应该看到如何达成共赢。天下第一楼有名,我们有创意和小雅之堂,这叫强强联手。我们给他们带来客人,可是反过来天下第一楼的客人也会来到小雅之堂,这叫共赢。将来你们不论是管理生意还是管理地方,共赢才是上上策。我不喜欢苦命英雄,我喜欢当快乐而又享福的英雄,因为这是英雄应得的。所以俊英、吴清将来当了父母官,要面面俱到,除了个别的贪官污吏外,其他的都要能站到对方的角度考虑,比如农民、手工业者、地主、商人。轻商,物品就会流通不畅,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放纵地主,他们就会占据最大的利润,滋生最大的腐败;小看手工业者,社会就很难发达进步;漠视农民,必会造成官逼民反。又比如看待老人、孩子和妇女,老有所养社会才能进步,孩子要有学上,才能成才,妇女从内心是坚强而又善良的,孩子才会是个好人。”我停顿下来,喝了口水,看着大家有点明白又有点迷糊的样子,我接茬说道,“共赢是个信念,也就是说你心里一直存着共赢的念头,才有可能创造共赢,才有可能有各种创新的可能性。正是因为我不打算只自己挣银子,愿意和天下第一楼联手,那他们也一定会为我们做宣传,因为宣传他们自己春节的安排就等于是宣传了我们。当然还远不止这些,在春节这几天,我们还要开放后院为儿童乐园,准备一些小的游乐设施,让孩子们有地方可以玩,同时让大家了解我们学院,这样我们就有机会招收很多学生。所以你们书院也要安排表演哦,有集体演唱的,有武术表演的,有弹琴的,有吟诗作对的,有作画的,总之拿出各自的绝活来。我要让富人以让孩子来这里学习引以为傲。”

    吴清微微皱眉,“您之前说的共赢和治理地方的方法我觉得很对,让我们书院上下展示一下也没有问题,最后让富人的孩子都来学习,我就觉得有些不妥了,他们可能会带坏我们的孩子,再说咱们不是想要穷人家的孩子有学上吗?”

    我笑道,“妹夫说得没有错,这就是文人和我的不同了,我认为做人要有气节但是也要懂得变通。让富人的孩子来,我们就要把他们变成好孩子,他们是好孩子的影响会更深远,再说很多富人家的孩子知书达礼,其实起点还是比没有读过书的孩子要高。我们是想要穷人家的孩子有学上,但是我们也没有金山、银山啊,所以用富人孩子的学费贴补给穷人家的孩子,岂不是很好。我也不求书院挣钱,甚至赔点也没有关系,但是不能成为添不满的无底洞。穷人家的孩子来读书,是要安排勤工俭学的,这样他们会学的有尊严,学的安心。”

    子星在一旁一个劲的点头,“娘说的很对,我们几个人一条心,什么样的孩子来,我们都会带好的。而且穷人家的孩子如果能够边上课边打工,他们一定会很珍惜,也会很踏实地学习。”

    俊英点头道,“我明白了,就像当初我一样,如果直接让我白吃白喝,我有可能不敢或者不好意思来,也有可能白吃白喝惯了,反生了懈怠之心。”

    “没有错,俊英和吴清你们两个认识很多文人,介绍几个人品好,学识好,家境一般的,在这里边教书边温习,然后你们搭伴赶考岂不是很好。我不仅让孩子们看到书院的好,我还要那些包场的大户人家的女眷们看到咱们小雅之堂是个高雅而又不一般的场所,绝非原先的风月之地,以后如果自己的夫家来小雅之堂,她也用不着吃醋耍泼了。说不定两相比较,她们以后会劝着自己的夫君来小雅之堂呢。”

    雨荷抚掌大笑,“这个法子甚好,咱们小雅之堂一下子就名闻临风城了。我举双手赞成姐姐的主意,咱们就年前十天开业。”

    大家也都点头称赞,赵财一旁问道,“这个主意确实好,知音怎么想到的啊?”

    我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其实在我的家乡,年夜饭在酒楼都排队预订。这主意实在不算是我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