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谁家江山 » 第十二章 招降

第十二章 招降

    在燕京战役结束的同时,本人就在江宁公爵府得到了消息。这时候本人已经当了一个月的代理家主了。说到代理,是因为每个世家的家主在继位的时候,必须要经过皇帝的亲自受爵,虽然皇帝也不会对各家的家主人选产生影响,但是这个过程还是必需的。而爷爷自从回来后没两天就去苏州养老,过他原来经常痛骂的我父亲那样的生活去了,把一摊子事情留给我来打理,让我这个没过几年清闲日子的少爷顿时又累死累活了。可怜本少爷本来打算在这个世界过一辈子幸福的纨绔生活,却又被命运给圈住,还是劳累的命。

    而我当上家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加大对情报获取的投入。来自二十一世纪的我知道信息是多么的可贵,所以不但重组了原有的本家的情报部门,增加了许多新的情报网点,还投入了大笔钱给孙牟去开辟一套新的情报班子。俩个情报系统同时工作,力求在大宋乃至周边国内的大事一件也不能逃过我的耳目。值得一提的是,孙牟在短短时间内组建的谍报系统已近初具规模,上至达官贵人,下到贩夫走卒,成员应有尽有,其效率令人叹服。与此同时,用在通讯的信鸽也在本人的大力倡导之下加力养殖,是想在二十世纪的世界大战中,信鸽还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用在大宋那不就是最先进的联络工具了吗?

    当看完手下呈上的将兄弟会大将萧风的资料后,我就对这个人越发的欣赏了。连续十几场战斗的胜利,绝对不是碰巧,而最后燕京战役的失败也不能怪罪到他的身上,毕竟兵力悬殊太多,非战不利,而实在是实力不够。他就像古迦太基的名将汉尼拔,虽然不管自己人还是对手都承认他是绝世统帅,奈何自己方的实力相差太大,最终还是输掉了战争。

    萧风和汉尼拔一样,他们没有成功不是因为没有才能,而是没有成功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而现在的江南省,则正需要这样的将军,而我可以给他这样的舞台实现自己的抱负。招降萧风,这个大胆的计划就在我脑中出现。当然,这需要冒很大的风险,万一被发现,一个结交叛匪的罪名就够我这个代家主喝一壶的了,而且就算我愿意,人家萧风这样的人愿不愿意归降还是个未知数。不过考虑到我们和皇室之间的微妙关系,估计早晚有一天也会翻脸,那么早作打算为好,多一个萧风至少低得上数万兵马。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就是这个道理。而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可见一个名将对战争的重要性。下定决心后,我也不再瞻前顾后,立刻实施了自己的计划。

    半个月后天津卫,兄弟会残存的几千将士又来到了这里。想半个月前三十万大军突然出现在这里的守军面前,以恢宏的气势一举攻克这个燕京的桥头堡,那时候是怎样的气概和豪情。可仅仅半个月时间,竟然发生了这么多的变故。再次到达这里的时候,萧风不由生出一丝感慨,真是命运多舛。其实在北伐之初萧风就知道,起义军能拿下燕京的希望也是微乎其微,除非有着非常好的机运。但是当时的情况是,如果不采取这样铤而走险的计划,那么起义军则更没有任何胜算。没想到的事,自己的北伐计划进展的居然无比顺利,一路杀到了燕京,而且一度距离胜利是那么的接近。但是上天似乎和自己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将不该属于自己的希望给了自己,又在自己以为希望可以实现的时候将这个没猛打岁。

    萧风看着水中自己凌乱的胡茬,真不敢想象这还是自己。也许自己就应该在燕京和十几万兄弟们一起战死,用自己的生命献祭给自己的理想,而不应该听手下的话退出战场。往南的道路早已经被山东的皇亲吕家给堵住,而追兵最多还有半天就能到了,到时候还是难逃一死,说什么东山再起,都只不过是一句空话而已。另一面只有无尽的大海,难道真要这几千弟兄变成鱼游走?还是盼望天降救星?都不过是开玩笑而已。

    就在萧风和手下最后的战士摩拳擦掌,准备最后一战的时候,哨兵却报告了一个奇怪的事情,海面上驶来了头十艘战船。这是谁的部队,从哪儿来?是皇帝派来围剿的吗?一切都不得而知。不过很快就有了答案。舰队指挥要求见起义军的萧风大将军,并带去了本公子的一封信。当然,我在信中也没有说要招揽他这样的话,只不过告诉他可以帮助他们脱困罢了。估计以他的智谋也可以猜出我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了。不过就算猜出了又怎么样呢?这就是本少爷的阳谋,明知道是个局,他萧风也不能不跳进来,他自己不怕死,也要为手下几千最随他到死的弟兄着想呀。而我为此动用了家族最后的隐藏力量——一直驻扎在太湖的水军。

    三日后,江宁公爵府的正厅内,我见到了久闻大名的萧风。让我感到意外的是,这个人我竟然认识,居然就是和我在太白楼并肩作战和二皇子死磕得俊朗青年。显然他也认出了我,也愣了一下。后来我才了解到,原来那次他是自己偷偷到汴梁打听皇帝召开会议对弗兄弟会的情况的。当时打抱不平,强自出头,害怕被人认出来,所以早早走人。至于当时不想和我结识,是因为他也看出来,我肯定也是哪家的小少爷,以后多半要战场相见。

    不过既然认识,那么场面就轻松了很多,害得我已开始准备的开场白都没有了用处。不过我还是给了他当头一棒。

    “刚刚得到的消息,兄弟会总舵在五天前被皇家部队剿灭,包括总舵主方万斤和其他三大侍者全部战死。”

    虽然可能早有心理准备,我感觉萧风身子还是猛然一震。的确,虽然是个铁铮铮的汉子,可他依然有情有义,提及他亲人和朋友的死讯,怎能不让他悲痛万分。

    我知道这个时候萧风脑子里肯定是一片空白,于是就坐在一边看着他等他自己清醒后再谈。大约一炷香时间后,还是他先说话了:“感谢公爵大人收留我们这几千残兵败将,不过当我们开始起义的时候,萧某的命就交给兄弟会了,想让我背叛是不可能的。萧某的命是公爵给的,什么时候想要就拿去好了。”

    呵呵,早知道他会这么说,劝降哪有这么容易,本公子早有对策。“其实这件事情并不着急,萧将军不妨在我们江南省多走走多看看,也许就会改变主意。不过我倒是有个问题想要问将军,你们兄弟会起义的目的是什么?”

    “当然是为了广大穷苦百姓,为了让受苦受压迫的人都有饭吃有衣穿,为了这个目的我们兄弟会众就是付出这条命也在所不惜。”

    “哦,那贵会的理想可真是远大。不过睿智如将军所见,兄弟会的起义和历史上历次的农民起义又有什么不同呢?哪次起义不是打着这样的大旗来号召百姓呢?可是结果如何,要么给官军给剿灭,要么成功自己成王成官回头又来欺负百姓。”

    萧风显然被我的话说的一愣,看来他还没有考虑过这种政治上的问题,不过随即他就说:“我们方总舵主不是这样的人,他绝对是为了天下苍生才竖起造反大旗,这一点我深信不疑。”

    “这一点我也相信,可其他人呢?其他人有方总舵主这样高尚的情操吗?就像你手下投向皇室的将军,还没有等到胜利就禁不住高官厚禄的诱惑,那一旦你们取得了胜利,他们还会像现在这样只为百姓着想吗?而且就算方总舵主是个响当当的汉子,他当皇帝我们也没有什么话说,可是他的子孙后代也会像他一样吗?他们就一定也不会鱼肉百姓吗?”

    “我们能做的就是让目前的百姓过上好日子了,以后的事情谁能料到。难道公爵能让天下长治久安?”萧风带有一丝不屑道。

    “不错,我能。”靠,为了拉拢住这个人才,我只有先把大话将满了。

    “嗯?”显然萧风又被震惊了一下。今天面对这个看上去不过十来岁的少年,萧风的震撼真是太多了。看似弱小的少年从话语中透露出的无比自信和豪气,让一向傲视天下的他也不由得自叹不如,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王者之气?

    我当然没有想到自己的大话会给这个闻名天下的将军带来如此的感想,还是继续自己的话语。向他介绍起后世的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措施来,并且将君主立宪等他闻所未闻的思想对他说了出来。当然这都是关于政治上的大理论,至于经济、军事等方面东西并没有一下子讲出来,就这我还还怕他接受不了。

    萧风显然是在我的理论面前大受刺激。限制皇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老百姓自己选举官员,一系列萧风从来闻所未闻,甚至想都想不到的办法居然在这个少年口中如聊家常般说了出来。从他举重若轻的话语中可以看出,显然这一系列的理论并不是随口说出的空谈,而是早已计划很久,而且还有更多更详细的计划。而如果真的想年轻的公爵所说,那么老百姓永远过上好日子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自己和方总舵主的志向也就可以实现了。

    正在萧风犹豫不决的时候,我又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

    “也许你还在奇怪,当初你的三十万大军怎么就那么轻松的跑到了燕京。其实是我们世家和皇家已经产生了重大的间隙。吴家和韩家已经不存在了。而我们陆家则在两个月前消灭了十五万的皇家部队,才得以幸免,这件事虽然被两方面都严格保密起来,但是内部人士都已经知道。我们陆家已经成了皇帝的眼中钉肉中刺,要不是这次你们的起义让庆德皇帝自己也实力大损,那他们估计现在就和我们打起来了。而尽管我们现在暂时安全。可皇室的实力不是我们一个省能比得了的,而且他们又并了湖南和广东的地盘,实力更是大增。可以所现在我们家已经是危机四伏,如果再没有什么作为,那么最多十年,皇帝缓过这口气肯定就会对我们动手。庆德皇帝是个胸有大志的皇帝,既然都已经向吴、韩两家动手,那么向我们动手也不会有什么奇怪的。而像将军这样的人才正是我们现在为了对付皇帝所必需的,如果我们完了,那么再美好的愿景也无法实现。我只能向将军保证,在本人的有生之年,努力建立出耕者有其田,老有所养、幼有所依的世界。”

    当萧风从我这里告辞说是要和手下商量下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件事情已经成功了,因为我明显感觉到了他听过我话后的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