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科举之,论如何提高古代地位 » 第13章

第13章

    饭过一家人也累了都早早休息了。

    蒙清除了规划扩建图纸外,还整理了一份自己蒙学默写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做为以后家人启蒙的学习材料。其实张秀才除了教《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外。还让蒙清有时间可以去书店看《幼学琼林》《千家诗》《弟子规》等书籍。这些书籍其实也是蒙学的书籍,但是在繁华朝教育启蒙有着“三百千”的说法。意思是蒙学教“三百千”就行,但是私塾老师会让你课后有时间或是感兴趣可以继续《幼学琼林》《千家诗》《弟子规》这些书籍,但蒙学不会考这些。

    现在蒙清已认识了古代绝大部分的字,字也练习得小有成就。

    接下面他要面临的是已班的学习,从已班开始学习四书五经。这个学习的层次更高,也更难。但是你如果学四书五经,说明你踏入了科举的范围。童生开始考的就是四书五经,但是也不是那么容易。四书为:《大学》《中庸》《孟子》《论语》,五经为:《诗》《礼》《书》《经》《义》。难度很高有些人做祖父了童生还未考下,可见难度。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十五天转眼即逝,又到了开学去学堂的时间。蒙父备着礼品和束脩带着蒙清来到张秀才私塾。

    已班的束脩要五两白银一年,甲班则是六两白银。其中还不包含书籍费。在古代书籍是很贵的,就比较一本《论语》一两白银。为什么怎么贵,是因为在繁华朝纸贵,书籍靠的是人工抄写才会怎么贵。所以说如果说家里没钱不好的,读书能压垮整个家庭。这也是读书人少的原因,大部分人上蒙学就负担不起了。

    “夫子好,学生蒙清来报到。”说完向张秀才行了个礼。

    “免礼,你现在开始是到已班学习。接下先学习四书,你可知四书是那四书?”张秀才望着自己的得意弟子。

    “《大学》《论语》《中庸》《孟子》”蒙清毕恭毕敬的回答道。

    “很好,书籍需要自备。这四本书你自己备好。”张秀才吩咐道。

    “好的,夫子。”蒙清打算去书店买书籍,《论语》是有的,还是报名时张秀才送的。

    蒙清和蒙父又来到了书店。

    “请问有何需要”店里掌柜笑呵呵的接待客人。

    “我需要《大学》《中庸》《孟子》这三本书”蒙直接把自己的需要告之。

    “好的,《大学》一两白银,《中庸》二两白银,《孟子》一两白银五百文。共四两五百文,还需要什么不?”掌柜看着蒙清人小都是都学到四书了,很历害了,态度极为友好。

    “给你五两白银,给我五百文铜钱的白纸。”蒙清想着真接买个整数,蒙清通过暴利卖摇摆椅和罗汉床赚了几千两白银,所以现在不差钱。

    其实以前刚启蒙时,家里是真穷。就想好好练字,将来也能抄书赚钱。自己再多抄一本,书籍不用?自己抄就行。

    但是现在自己有钱了,还是直接走捷径。就不抄。留下更多的时间学习,虽然抄书也有利于记忆。但那太慢了,自己这身体的记忆本来就很好,没必要抄。但是练字还是很有必要,蒙清打算回去问问张秀才,如果科举什么样的字体,考官更喜欢。

    蒙清和之前的同窗约定一起进入已班,不一会都有报告齐了。

    张秀才带着五人来到已班的学堂,此时已班的人都在认真看书目测人数十来个,比丙班要少上一些。

    “从今天起这五位学生,就是已班的,各位要相互学习,团结互助”张秀才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班新加入班级的往往会被分成一个团队,常被孤立起来,所以都作为他的学生,他希望大家都能融合在一起。

    “好的,夫子。”已班的学生齐声道,不管孤不孤立同学,但是夫子的面子是要给的。

    “有空的位置,自己找位置做。”张秀才说完就出去了。

    而蒙清五人选择发五个挨着的位置,各自坐下来开始学习。

    他们的字的学习程度跟班里的不太一样,其实班里的有的学到五经,有的学到四书。但是他们是从头开始,所以张秀才给他们讲课的时候是五个单独讲的。

    其实通常到了乙班跟丙班,通常夫子会按照他们一个学习进度,单独讲课,单独安排考核的内容。你在这里更能体现出每一个人的学习程度,还有一个接受程度,不是说所有的人都能去科举的。

    已班的同窗的年龄参差不齐,有的八九岁,有的十几岁,还有的二十多几岁的都有。

    “你们好,我叫张柏松我比你们大,你也可以叫我张师兄。”坐下不久后前面的一位同窗和我们打招呼。

    “张师兄好!”五个人齐刷刷的打招呼。

    “我作为你们的师说你们有事可以找我,我能帮忙的会为你们帮忙。”张柏松说道。

    有人在感慨,这是什么神仙师兄也太好了吧?

    “你们啊是真不用客气,这位张柏松,张师兄他和张秀才可不一般哦!张夫子是他的叔叔,亲的那种。所以你们有事真的可以找他,而且他就跟他叔叔住在私塾里。对了,自我介绍了。你们好,我叫姚晨森。”姚晨森他们解答并自我介绍道。

    姚晨森比他们大几岁,声音处在一个变声期。但是通过他说话,感觉他也是一个很热心的人。

    “姚师兄好!”五人又在齐刷刷的问好。

    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张师兄是张夫子的侄子,然后是住在西书里。嗯,是得好好打招呼,说不定以后真的有事麻烦到他。

    “师兄们好,我叫蒙清家住蒙山村。”蒙清自我介绍道,介绍完还向他们行了一个同窗礼。

    “师兄们好!我叫周同瑞,家住镇上的荣盛路7巷!”周同瑞同样自我介绍完,向师兄们行了一个同窗礼。

    “师兄们好,我叫李安。我家是开镖局的,镇上的镖局是我家的。”李安说完同样行了同窗礼。

    “师兄们好,我叫韩信。”韩信同样行了一同窗礼。

    “师兄们好,我叫白子亭。”白子亭说完同样行了一个同窗礼。

    …………

    已班的学生都觉得,新加入乙班的五个同窗都挺有礼貌的。

    礼多人不怪他们都对五个的印象都挺好。

    这样新进入已班,认识了更多的同窗。进入新一轮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