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神医奇侠 » 第三章 北国之行2

第三章 北国之行2

    皇韩二人骑马进入金境,一路上晓行夜宿,尽力赶路。

    这边虽归金国统辖,可百姓却大多都是汉人,风土人情也与大宋无异,因此皇韩二人并无什么不适应。

    二人每年都去北国,轻车熟路,加之翻过华山之后,道路便愈加平坦,行程自然也加快了,约莫半月左右,他们已到了燕京。

    这燕京自古以来就是北国的大城市,辽国未灭时,曾在此地建都,称为南京,由南院大王管辖。

    韩浣梅的父亲当时便在南院大王府上行医,韩浣梅也是在此地长大的,此番故地重游,却已物是人非,韩浣梅心下不禁五味杂陈。还好这事已经过去了好几年,她心中的悲怆逐渐淡了,否则那一定要哭上好一阵的。

    此时天色已然不早,二人找了一间客栈投宿,第二日一早,皇甫英南将两匹马寄存在客栈,又去集市买了一辆骡车,载着韩浣梅继续向东北而行。

    当初金军破城之时,韩浣梅的父兄以及家人,跟着突围的辽军逃往了距此几百里的龙城。

    谁知还不待他们走到,就有消息说龙城被陷,无奈之下,他们只得往深山中而逃。

    一口气走了数十里,在一处山坳又遇伏兵,一时箭如雨下,韩先生便不幸殒命于此。

    伏兵散去,韩家的管家幸免于难,把韩先生就地葬了,又托人捎信,韩浣梅这才知道父亲陵墓所在。

    燕京距龙城还有两三天的路程,北国的腊月天寒地冻,二人都换上了厚棉衣。

    一路上倒也顺利,第三日一早便赶到韩先生墓前,二人祭拜一番,刚刚礼毕,天上突然下起鹅毛大雪来。

    山中崎岖路滑,雪停后更加难行,二人赶忙驱车下山。

    但这雪下得甚急,一顿饭的工夫,路面已有三寸厚的积雪,驾辕骡子的鬃毛粘了汗水,冻成了一窜冰溜子。

    朔风吹雪,根本睁不开眼,皇甫英南只得将车停下,找来些干柴生火,与韩浣梅在骡车边烤火取暖,好在车上干粮草料一应俱全,倒也不担心饿着,只是冷得难受。

    “咯吱、咯吱……”

    忽听得有踏雪之声,二人寻声望去,只见一个彪形大汉挑着两只木桶快步走来。

    他头戴皮帽,双手对插在棉袍的袖口之中,一条压弯的扁担在肩膀上一颤一颤的,也不用手扶着,步伐却矫健的很。

    “诶!大兄弟,冰天雪地的咋在这儿呆着,那不得冻坏了呀!”

    大汉瞧见皇韩二人,远远的就开始打招呼。

    皇甫英南起身拱手:“我俩只顾赶路,没注意天气,这下困在这儿了!”

    “那也不能在这儿呀!”大汉转眼已走到近前,依旧双手插在袖管中,说道:“快把骡子解下来,跟我回去,到我家暖和暖和,等雪停了再走,快!”

    皇甫英南大喜,躬身施礼,还不待他说话,大汉忽道:“快别磨叽啦,俺没念过书,没甚么讲究,快跟我走吧,再过会儿你俩都冻成冰块啦!”

    他二话不说,挑着扁担伸手去解骡子缰绳,那两只木桶个头甚大,里面装满了水,每只少说也有六七十斤,这人挑着,就如儿戏一般,若不是有些功夫,那可真算是天生神力了。

    片刻之后,他已将骡子解下,皇甫英南也从车上取下包裹,韩浣梅对着大汉做了个万福,说道:“多谢大哥……”

    话还没说完,就被大汉打断道:“哎呀,都别啰嗦啦,快走吧!”说着便拉着骡子向前急行。

    韩浣梅生在北国,对北国人的豪爽很是了解,知道眼前这人没有恶意,便与皇甫英南跟在大汉身后。

    那骡子看见桶中清水,也觉得渴了,伸脖子要去桶中喝水,大汉一把托住它的脖子,道:“你先忍一下,到家了让你喝个够,这山泉水是我特意打得,你一口要给喝干了,那可不行!”

    只见他一托之下,骡子的头登时低不下去,可见他力气着实惊人。

    皇甫英南对韩浣梅使了个眼色,示意这人会武功,凡事多加小心。

    出门在外,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韩浣梅自然是懂的,对皇甫英南点了点头,并没作声。

    走出约莫二里多路,来到一处庄院,大汉叫道:“媳妇儿,快点出来,来来客人了!”

    一个妇人应声而出,手持一个小小的扫把,说道:“唉呀!冻坏了吧?”边用扫把扫去二人身上的积雪。

    皇甫英南四下打量,只见这是一个农家小院儿,耕作农具一应俱全,这才放下戒心。

    但一转眼间,看见马棚内一匹高头大马,毛色油光发亮,神骏异常,显然不是农家耕作之用,倒像是匹战马,不禁又是起疑。

    大汉将骡子栓在马棚,将皇韩二人让入屋内,他们这才看清大汉和他媳妇儿的样貌。

    这男的与皇甫英南年纪相当,四十岁上下,身材魁梧,脸上却没留胡子。

    女的约莫三十五六岁,面皮白嫩,生的却有几分姿色,更不像是农家妇女。

    那大汉对二人道:“快点脱鞋上炕,我们这儿很少有客人,今儿咱们好好喝两杯,哈哈哈哈!”

    转头对那妇人道:“你快烧火,多炖几块骨头,我去打酒。”

    说着拎起旁边一个大酒葫芦,急匆匆的出门而去。

    皇甫英南道:“兄台,不用客气,我这儿……有酒。”

    皇甫英南知道北国天冷,在燕京时便已备下一壶烈酒。只可惜他话未说完,那大汉已大步流星,出门而去,转眼已到了大门口,有酒二字,并未听见。

    那妇人叫道:“二柱子,回来,这大雪天,买不到酒!”

    皇甫英南追了出去,却见地上新踩的脚印到大门口便不知所踪,吃了一惊:“莫非这人轻功了得,踏雪无痕?

    他这么着急而去,莫不是去找同伙,欲要加害于我夫妇二人……”

    “妈了巴子!”

    正在皇甫英南沉吟之际,一个人头从大门口路边的沟子中钻出,正是那个大汉,他从沟内爬了出了,说道:“奶奶的,雪天太滑,差点摔晕了我!”

    “呵呵呵……”皇甫英南见他形状滑稽,忍不住笑出声来。

    那妇人也追了出来,叫道:“让你别去,这位大哥有酒……”

    大汉眼珠发亮,哈哈一笑,道:“有酒就好,有酒就好,别管谁的酒,有酒就好!”

    方才他火急火燎的出门,显然是禁不住馋虫勾引所至。

    几人回到屋内,韩浣梅帮着那妇人整制酒菜。这是一三间的茅屋,东边一间住人,西边一间堆放杂物,中间的当做厨房,房子前门朝南开,院门却是朝东面开。

    这是契丹寻常人家的标配,韩浣梅当然知道,这也证明这对夫妇是契丹人,就算他俩未必都是契丹族人,那也之前有一个是。

    契丹一族据说起源自一对骑白马青牛的仙人,族人崇拜太阳,讲究向东拜日,举火燎天,因此大门都是向东而开。

    按这个道理来说,他们居所的前门也该朝东才是,只不过他们都生活在北国,冰天雪地,门窗朝东,白天是晒不到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