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回九十年代初的乡村 » 005 诸事不顺?

005 诸事不顺?

    苦荬菜的长势让陈殊感觉到惊喜,他知道自己的实验成功了,他相信自己肯定可以闯出来一个不一样的出路,他说不定可以成为一个盘踞在乡村的农牧业大户。

    只是在湾领这个地方,陈殊也觉得实在是地方有限啊,基本盘不够大、土地的面积也比较有限。想要做大做强的话,这可能也是有点费力气。

    最简单的,其实就是现在的湾领村几乎没有水田,想要种植水稻等作物都是没有可能的事情。

    张秀荣也觉得比较惊喜,看着苦荬菜说道,“这苦荬菜长得好,就是稍微少了一点。要是有着半亩地,不要说再养一头猪了,我看两头猪也都能养。”

    这么说也没有什么问题,苦荬菜的话正常的来说年亩产量达到一万斤并不需要大惊小怪。

    陈殊则立刻说道,“那我们把这旁边的地再开出来一块,小猪要吃点饲料。我们现在要是再种一块地的苦荬菜,大概能够赶得上小猪稍微长大一些。”

    这也算得上是错过了最佳的养猪阶段,绝大多数的农村人家都是在过完年就逮来小猪养着。差不多十个月的时间,也就可以杀年猪了,过一个还算稍微肥一点的年。

    陈四清则摇了摇头,有些惋惜,“先看看吧,这些苦荬菜到底能长成什么样子还难说。”

    逮来一头小猪也是要花些钱的,要是这些苦荬菜没有长起来,到时候家里可就很难养得起两头猪了。还是再等等,现在可不能冒险。这样的一些农民们,也没有太多的资本去冒险。

    要不然的话,很有可能就是伤筋动骨了,一家人就要更加苦哈哈了。

    就在陈殊有点惋惜的时候,陈四清继续说道,“再开一块地倒是可以,这个苦荬菜的种子好像挺好。苦荬菜多一些的话,我们也少出去打猪草,能够省点功夫。”

    陈四清这样的做法也没什么问题,这些苦荬菜到底能长成什么样,是谁都难保证的。现在就去买头小猪崽,谁知道这些苦荬菜会不会只是现在长的好,接下来就不长了?!

    再开一块地也没多少关系,家里到底还是养了一头猪的,就当是给家里的猪准备的猪食好了。

    有着父母再开地,效率就快了很多。至于这个时候的陈殊,自然也没有闲着。

    “你好好的非要在前面栽棵竹子干嘛?”陈四清皱眉,觉得陈殊就是在帮倒忙,“你不是不知道,竹子这东西根太厉害了,一下子就钻的到处都是。”

    竹子的根系确实发达,但是陈殊有他的想法,“不要紧,它就在外面,不会抢营养。我按照格局做的,要不然我的苦荬菜也不会长得那么好。”

    陈四清乐了,觉得陈殊这傻小子还是在做梦,“那好,那块田的苦荬菜长得好是你在奇奇怪怪的摆弄。那我就要问了,这两块地看起来也不一样,外头的摆设不一样。”

    “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陈殊实话实说,这就是事实,“主要还是这两块地不一样,方位、环境不一样,所以布置当然不一样了。说了,你也不一定能懂。”

    由着这个不省心的儿子作妖吧,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确实不好对付,一个个的都不省心。

    在挖着地的张秀荣问道,“其他人马上要放暑假了,你到底是怎么个打算?要复读早点说,我们去初中找老师说说。真的要说不读书了,我们也得给你找个事情做。”

    陈殊想了想,说道,“我好像有种田的天赋,打算在家里种田。我弄一块地,绿色有机蔬菜很受欢迎。”

    陈四清就问道,“什么绿色有机蔬菜我不知道。我就问你啊,现在种菜的能卖几个钱?我们这边家家户户都有菜园,乡里倒是有个菜市场,有多大你也心里有数。”

    去乡里,走路都要四十分钟。这要是去市里的话,从乡里搭中巴,沿着崎岖的山路开过去得一个半小时左右。这里,确实有些交通不便,但是这就是事实。

    更何况现在的宛陵,不要说现在只是一座破落的小城市了。就算是未来,都只是四线城市。

    现在就去搞种植,难度可能有点大。毕竟现在的很多农村家庭都是自给自足,起码蔬菜是自给自足的。除非是比较‘特殊’的蔬菜、水果了,寻常人家不会栽种,这样才有一定的市场空间。

    陈殊想了想,说道,“那要不,我们承包一个鱼塘,我们搞养殖好不好?”

    陈四清指着村外,说道,“我们村底下有一个小水库,得有五十亩。你去承包看看,你能拿的出来承包费了?”

    水塘的话,村里其实倒是也有几口水塘,但是基本上都是‘名花有主’了。基本上都是村民在年初的时候放进去一些鱼苗,年尾的时候抽干水,到时候也就可以逮鱼了。

    鲢鱼、草鱼、鳊鱼这些家鱼为主,除了可以过年的时候吃,也可以卖点钱。

    陈殊心动了,说道,“我们村上的塘,没说是哪家的吧?”

    “这倒没有,又不是山场,基本上也就是哪个放了鱼,基本上算是那个人的塘了。”张秀荣这个时候开口,说道,“都是有本事的,长友、小勇和你小表叔、老四子,他们几个都是能人,把塘给占了,都好几年了。”

    这一下看起来想要搞水塘养殖都不成了,这水塘也是抢手货啊。

    毕竟放进去一些鱼苗成本不算太高,想起来了扔点水草进去当鱼食。基本上没有太多的养殖成本,也不会太费事,自然也就比较抢手了,毕竟还可以有一些产出的。

    种植计划还没开始,这就发现好像没前景。不只是市场的问题,也因为湾领这边的农田等等太少了,根本没办法做大做强、形成规模啊。

    养殖计划同样也是胎死腹中了,成本不够是一回事,也是没有什么用武之地。

    “其实真的要是养鱼的话,好像还行。”陈四清这个时候也说道,“董村、刘村,那边都有大塘,都给人承包了在养鱼,好像还不错,要不然也不会养这么好几年。”

    张秀荣笑着说道,“那是,不赚钱、没好处的事情,你看谁愿意做?”

    种植计划展开看起来不顺利,养殖计划似乎也是要无疾而终了,这让陈殊有点受打击。

    不过他或许也没有意识到,就算是有田、有池塘,他的父母未必就会支持他去搞养殖。说到底就是陈殊没有做过这个行业,谁知道到底能不能成功呢。

    如果是亿万富翁的家庭,家长们或许不介意拿出个几百万给孩子练练手,亏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就当作是买个教训。

    但是对于一些经济条件比较拮据的家庭来说,每一分钱都要精打细算,他们可经不起什么损失。

    陈殊觉得自己的前途,好像是有点渺茫啊。看似是得到了金手指,只是这第一桶金想要得到,这看起来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得仔细想想看了,陈殊觉得自己还是需要仔细考虑一番才行,他绝对不能就这么认命了。要是不努力争取一下,那么他会看不起自己。现在看起来各种条件都不成熟,但是这也没什么关系。

    要是能那么容易就成功,那就不会有这么多的失意人了!

    还是得发挥出来自己的优势,还是的利用好现有的一切资源,可以先搞些简单点的、规模小的。投资小、见效快,这也是为了能够更好的积累资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