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回九十年代初的乡村 » 011 长势喜人

011 长势喜人

    早晨起来的陈殊晃晃悠悠的回到了家里,他现在就住在小坝这边,住在小小的窝棚里。养殖户,这就是陈殊现在的身份,对于这个身份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的。

    陈四清一边泡着茶,一边说道,“你那个苦荬菜长得确实好,看样子过几天就能涨起来了。”

    这就是陈殊骄傲的本钱之一,“好像是这么回事,我种的苦荬菜好像比一般的苦荬菜长得要快一点,成长速度快了不少。家里再逮一头小猪吧,实在不行我再开一块地。”

    端来饭碗的张秀荣有些心动了,说道,“真的要是再逮一头小猪的话,估计苦荬菜也够用。养两头猪,现在那点苦荬菜可能也有点吃力。”

    “我在小坝那边闲着也是闲着,再开一块地。”陈殊开口,笑着说道,“反正以后虾子也需要吃苦荬菜,要不然就弄个地种苦荬菜,稍微大一点好了。”

    陈四清这个时候想了想,说道,“我记得小坝那边有一块地,刘飞家的。要不然我们跟他们换一块地,你在那边养虾、种苦荬菜,应该可以。”

    陈殊眼前一亮,小坝那边确实有一块地,土壤的肥力应该算得上不错。最主要的还是那么一块地如果陈殊用来种些作物,确实是比较省力的,他也觉得应该比较合适。

    张秀荣就有点犹豫了,担心的说道,“他那块地有半亩,我们家没有这么大的地吧?”

    “那就把茶场那边分出去一点。”陈四清开口,说道,“实在不行,把我们家给小五子种的那块地收回来,和刘飞家换掉。”

    因为这里是山地,所以可以耕作的土地确实比较少。刚开始包产到户,陈家一家五口人,除了十七亩的茶场,以及属于湾领村的山场之后,总共也只有三亩土地。这样的土地用来种植水稻之类的也不划算,主要是太少了,而且田地比较零碎、分散。

    陈殊想了想,主动开口说道,“爸,真的要是换了地也好。我们可以专心一点搞养殖,现在大家生活越来越好,我们在这边搞起来养殖,也可以赚些钱。”

    陈四清不置可否,只是说道,“我回头去问一下,要是真的能换田也好。”

    就在这个时候,陈曦从房间走出来,说道,“哥,你的虾子养的怎么样了?”

    “去过你的六一儿童节,最后一个儿童节了。”陈殊幸灾乐祸,心情非常不错,“等你读初中了,就没儿童节了,到时候你会怀念这一切的。”

    陈尚川就来劲了,因为儿童节学校一般会发糖果、饼干这些。至于说三好学生、优秀干部这些奖状得不到也没什么关系,陈尚川志不在此。

    陈曦就不一样了,很骄傲的说道,“我是三好生,不止有奖状,我还有一个文具盒的奖励!”

    其实看看家里的墙壁,也也就是陈曦带回来了奖状,每个学期最少一张。三好生,或者作文比赛的奖状都有。陈殊这个难兄,以及陈尚川这个难弟,加起来一个奖状都没有。

    在弟弟妹妹都去参加六一儿童节活动的时候,陈殊也懒的过去凑热闹。现在乡里的小学儿童节还有文艺汇演之类的,还是比较热闹的。在这个缺少娱乐活动的年代,很多人都是喜欢去凑热闹看看。

    扛着铁锹的陈殊慢悠悠的走向小坝,看着育虾池的虾苗笑的很开心,“看样子再过一个星期,你们就能去水潭了。”

    其实虾苗到虾仔放入水潭,正常来说是二十天到三十天的培育时间。而陈殊觉得在八卦阵里的虾苗成长速度不错,大概是比正常的虾苗成长速度提升了三分之一的效率。更何况到底是养殖的虾苗,营养和食物相对来说是充足一点的。

    比如说陈殊,现在就是在小水潭打了一个鸡蛋,这是给小虾苗的食物。

    自言自语的陈殊看着小虾苗,满怀期待,“正常来说,从虾仔到成虾,一个半月就可以拿出去卖了,但是那个时候个头不大。好一点的情况是三个月,二十只差不多能有一斤的样子。你们快点长大,两个月我就可以赚一笔了。”

    这是最理想的一个状态,只是陈殊也知道不能过于乐观,也需要担心有一些不确定因素。

    喂完了虾苗,陈殊就看着铁锹来到小坝上游的一处相对来说比较水流平缓的水域。这里不是砂石底,基本上都是泥底,这也意味着水草是相对来说比较多的。

    移植一些水草到水潭里,这也是陈殊的工作。除了是让进一步的完善八卦阵之外,这也是给虾苗提供食物、提供虾苗的栖息地、遮掩地,这也是为了它们的成长。

    这些事情看起来是比较繁琐的,不过陈殊也是乐意做这些事情,他现在的主要工作就是这些。

    连续忙碌着,陈殊觉得自己的水潭布置的越来越完善了,看着不断成长的虾苗,他在期待的时候也忍不住开始担心起来了。说起来养殖密度,稍微有点大啊,这可不太好,可能有些隐患。

    “应该没问题吧,虽然密度是大了一点,但是我这边都是活水,水里的氧气也比较足。”看着水潭,陈殊有些担心,“应该,应该不会缺氧吧。”

    想到这些,再看看虾苗,陈殊自言自语,“得回去求助了,还是要家里支援才行。”

    午饭的时间,陈殊说道,“爸,还得麻烦你给我买点网。虾苗长起来了,得放进水潭了。”

    陈四清愣了一下,连忙问道,“不是说要二十天左右才能放过去吧?现在能有一厘米?”

    “嗯,差不多一厘米了,估计也就是这两三天的事情。”陈殊开口,说道,“从虾苗送到我们家到现在,也快十天了。这些虾苗本来就比较大,我也养的好,长得就快。”

    陈四清和张秀荣有些意外,不过觉得这应该是一个好事情吧。

    吃完饭,陈四清和张秀荣立刻跟着陈殊到了小坝。看到育苗池里的小虾苗,他们也觉得意外。虾苗送过来的时候,普遍还没有芝麻粒大。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虾苗看起来长大了不少。

    陈殊也笑了起来,颇为得意的说道,“其实虾苗死的不多,成活率相当高。我得赶紧把水潭给封起来,要不然虾子就全跑了。”

    看着陈殊早就做好的简易小坝,陈四清说道,“我下午就去扯几张网回来,这得封好了才行。”

    虾苗的成长速度稍微超出了预料,不过看到虾苗在茁壮成长,这就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消息了。看起来陈殊,还真的有些养虾的天赋,这一次的成长是相对来说非常不错的。

    在陈四清匆匆到乡里买了几张聚乙烯的‘隔离网’,大家也安心不少。网口的大小不一,这也是层层拦截,就是为了不让虾苗有机会逃走。

    “我也考虑过水位的事情,我这个小坝结实的厉害!”一边在固定着隔离网,陈殊一边说道,“我这几天有事没事就在加固小坝,小坝的两边也通了口,模仿泄洪通道。真的要是涨水了,我就放放水。”

    陈四清露出笑容,主要是小拦截坝比较高,蓄水量还有一些余地。

    只是陈四清也提醒说道,“真的要是来了大水,两个小孔估计也没办法把水给放下去。到时候,估计你那边的小窝棚都要给淹到。”

    这也是事实,要是春汛、夏季暴雨,水位迅速上升。

    “没那么夸张,除非是特别大的暴雨。”陈殊指着窝棚,说道,“我的窝棚都靠岸边了,除非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大雨。不过这些事情,还是得小心一点。”

    陈四清点了点头,说道,“要是这些虾子养起来了,你打算怎么办?”

    陈殊继续说道,“看情况了,要是养起来了,还要看能不能卖出来价格。要是赚到了钱,肯定扩大规模了。到时候,多圈几块地、种点苦荬菜这些,应该可以吧。”

    养起来了虾子当然好,但是也要看市场反馈。没有利润空间,那就没有动力。

    俗,没什么不好,搞养殖的最根本动力就是为了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