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三世情缘之黄泉孟婆 » 第九十七章

第九十七章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照在皇城之上,清冷的椒房殿也沐浴在余晖之下,一身明黄色龙袍的老皇帝带着大包公公走了过来,走到一半,他忽然停下脚步问

    “皇后知道朕今晚要来用膳吧”

    “回陛下,奴才早就来通禀皇后娘娘了”

    “那就好”抬脚走了几步又停下来

    “那她可有说什么?”

    “回陛下,娘娘没说什么,想来是娘娘喜悦之情无法言表呢”

    “是吗?”

    “陛下,您来看皇后娘娘是一件喜事”老皇帝就如一愣头青一般看着自己这一身明黄色的龙袍,觉着是不是太过正式了一些。

    “朕怎么穿了这身衣衫,不行,朕得回去换一身”大包公公看着老皇帝那焦躁不安的情绪,知道他心里多少号还是有些紧张与不安,轻声安抚

    “陛下,您是皇上,这身龙袍十分合身,您今晚在皇后娘娘这儿用膳,娘娘并未婉拒,依老奴看娘娘应当是欢喜的”听到大公公说皇后知道自己要去用膳是欢喜的,皇上不禁追问起来

    “此话怎讲?”

    “伺候皇后娘娘的宫娥们,听到后都欢喜得要飞起来了,她们是伺候娘娘的,一贯知晓娘娘的心思,若是娘娘不喜陛下去她们定然是不敢表现得那般喜悦的”

    “是这样吗?”

    “是的,陛下,时辰不早了,想来皇后娘娘宫里已经备好晚膳了”

    “对,走走走”老皇帝迈着轻快的步子直奔椒房殿,大公公亦步亦趋的跟在后面。

    到了椒房殿,如大包公公所言,晚膳已经摆好了,只不过,皇后已经坐在餐桌前用膳了,身后站着嬷嬷伺候,看着身子单薄,衣着素净的皇后,老皇帝皱了一下眉,悬着的心也沉了下来,慢慢走近,看到桌子上那两道青菜,还有一小锅白粥,不禁皱起了眉头

    “皇后”正吃着青菜的皇后将嘴里的青菜细细的咀嚼咽下并不急着起身行礼而是端着粥碗喝了一口粥后才放下筷子慢慢的起身行了一礼

    “陛下圣安”老皇帝眼中带着一丝丝心疼

    “皇后啊,朕知道你还没有放下当年的事情,这些年一直在气朕,恨朕,可万不该拿自己的身子骨与朕赌气”皇后抬眸没有任何情绪的看了他一眼,就连以往会流露出的嘲讽微笑现在也都吝啬的不露一丝一毫

    “陛下过虑了。臣妾吃这些只是因为信佛”老皇帝有些尴尬,很想问一句你当真连恨朕都不愿意恨了吗?碍于面子并未问出口,只是坐在蒲团上

    “用膳”大包公公拿过一旁的空碗给他盛了一碗粥又递上筷子,皇后坐回原位,端着那吃了一半的粥慢慢的吃了起来,殿内只剩下两人细细的咀嚼声,伺候在旁的大包公公都觉得此刻气氛十分尴尬,皇后娘娘当真是一分薄面也不给陛下啊!

    帝后二人各怀心思的用过晚膳后,殿内点着明亮的灯火,皇后在佛像前打坐,老皇帝坐在软榻上看着她的背影,心中五味陈杂,大包公公端起茶壶给他斟茶,却发现倒出来的是白水

    “陛下,这”老皇帝浓眉一皱

    “皇后宫里就没有茶叶吗?”嬷嬷回道

    “回陛下,皇后娘娘不喜欢喝茶”老皇帝又是一窒,自年幼时,她就十分喜欢喝茶,因为喜欢喝,泡茶的手艺也很好,每当各地进贡上来的好茶总是会第一时间送到这椒房殿来,如今,什么都变了,老皇帝觉得自己待不下去了

    “朕今晚就不在这儿歇了,皇后早些安置吧”只有嬷嬷说了一句恭送陛下。

    大包公公看着老皇帝从椒房殿出来就像老了十岁样

    “陛下,皇后娘娘心中还有气,待到她气消了也就与陛下你重修旧好了,陛下切莫忧心”

    “朕倒是希望她气消了就原谅朕,可朕今日这一看啊,这辈子她也不会原谅朕了,不然也不会与朕怄气二十多年,见到朕连多瞧一眼也不愿”

    “陛下”

    “罢了罢了,朕往后加倍弥补她就是”

    “陛下宽厚”老皇帝失落的回到寝殿没有召任何嫔妃侍寝一人独睡,做了一个梦,梦里是他与皇后甜蜜的年少时光,醒来时,已经三更天了,怅然若失的望着纱幔,大包公公拿着龙袍上前

    “陛下,该起了”

    “嗯”伺候老皇帝更衣洗漱用了点膳食后去上朝。

    朝堂上,文武百官已经站在殿中,文臣这边为首的是丞相长孙贺,武将那边为首的是杨勇,一番议政上递奏折后,早朝便要结束时,杨雄出列

    “微臣有事启奏”老皇帝眼皮都没有抬

    “奏吧”

    “陛下,微臣所奏之事是为了立太子之事”大臣们都小声的议论了起来,杨勇大呵一声

    “杨雄,陛下家事,岂容你多嘴”杨雄拱手继续说道

    “父亲所言,儿子明白,可立太子乃是国之大本,不光是陛下的家事更是天下人的大事,就如国不可一日无君一般,国也不可一日无太子。几位王爷虽各在自己的封地之上,但谁能保证他们不会为了这个中宫之位在暗地里自相残杀,为避免此等祸事,还请陛下早立太子”

    “杨雄,你,你”杨勇被自己这个大儿子气得话都说不出来了,老皇帝倒是泰然自若,要是细看的话定能看到他的眼里闪过一抹厌恶与不耐烦,老皇帝什么谏言都能听唯一听不得就是劝他立太子,抬了抬耷拉着的眼皮看着杨雄

    “那么依爱卿所言,朕该立谁为太子?”杨雄此时有些得意了,他就知道陛下一定不想看到皇子们自相残杀,定然会听自己一言,拱手道

    “依微臣愚见”话还没说出口就被父亲杨勇打断。杨勇吹胡子瞪眼

    “杨雄,你个逆子,此事岂能你一个小小的侍郎插手胡说”杨雄有些不明白了自己眼下做的事可是对忠义候府有利的事情,怎么父亲还如此动怒,当真是不喜自己这个长子,老皇帝淡淡地说

    “让他说下去”杨勇只好退后一步,对杨雄怒目圆睁而视,杨雄毫不在意的继续道

    “陛下,依微臣拙见,景王在几位王爷当中年纪最长,性子宽厚,品德兼优,仁慈和善,是乃”

    “是乃什么?东宫的最佳人选?”站在老皇帝身边的大包公公此刻感受到从陛下身上传来的那股子怒意,这杨雄不光是有勇无谋,还忒没眼力见儿了。

    杨雄以为陛下很是赞同自己的提议,目光熠熠的看着老皇帝

    “回陛下,正是,自古以来便是立嫡立长”这番话不光是说给老皇帝的还是说给他那老父亲的,杨勇此刻是真的要被这逆子气死了,身子一歪险些摔倒,幸好身后的学生翰林院院士高成扶住他。

    老皇帝昨晚在皇后哪里吃了瘪,正愁心中烦闷,火无处发泄,这杨雄眼瞎的撞了上来,他冷冷一笑

    “哈哈,好一个立嫡立长,爱卿你可知何为嫡何为长?”杨雄

    “嫡母所出便是嫡,嫡母所出的长子便是长”

    “好一个嫡长,他景王可不是皇后生的,只是朕的妃子生的,何来的立嫡立长,爱卿倒也实诚,一点也不避嫌,向朕推荐的太子人选是你的大外甥,自古以来便有举贤不避亲,可朕倒是很想问爱卿一句,贤者有哪些品德?为君者又要有那些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