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奸臣升官系统 » 第二十一章 审讯

第二十一章 审讯

    “张大人,别来无恙啊。”

    幽暗的地牢里,韩良笑着问道。

    张定文早已没了高高在上的上位者姿态,他穿着一身又脏又破的囚服,头发胡须沾满了草芥,被铁链锁着挂在行刑架上。

    张定文抬起头,消瘦的脸上满是污痕,火把映的犹如伥鬼。

    他缓缓开口:“小...人...得志”

    韩良也不以为意,一边在手边台子上沾满了洗不净的污血的行刑器具中挑选,一边轻笑着说:“成王败寇,我是小人,张大人既然是大人,如今怎么沦落成阶下囚了呢?”

    像所有电影里,反派死于话多,韩良觉得自己现在就很像大反派,可这种感觉,确实挺爽的,看着你的敌人在你面前低头,免不得要炫耀唠叨几句。

    韩良不是个纯粹意义上的好人,他自私、惜命,阴险且狡诈,有着所有人类的共有的劣根性,自然,他也很乐意在仇敌面前嘲讽一下。

    “当...初,就不该...让你活着...出山寨。”

    “那我且问你,这个傀儡县令,当初你又打算让我活着当到什么时候呢?”

    张定文沉默了,过了半晌,他粗重地喘息了一口气,像是积攒了很大的力气,开口:“明天!哈哈哈哈,明天蒙古人来了,你就得死!府谷城你守不住,黄泉路上我等你。”

    张定文怨毒地诅咒着韩良,他晓得自己必死,此时更像是破罐子破摔,已经无所顾忌,不在意这番话是否会激怒韩良了。

    听着张定文的狂叫,韩良不屑地笑笑,笼中犬吠而已。

    既然张定文早就给自己划定了死期,想让自己死的人又何必跟他客气,还是让他先下去慢慢等着吧。

    “罪犯张定文,身为府谷县丞,不思报国,勾结蒙古准格尔部,多年来向塞外输送物资情报,意图献府谷城于蒙古,人证物证俱在,证据确凿。”

    韩良抖了抖手中的纸,这是印了张定文手印的认罪状,至于证据,也不算冤枉他,这些年张家跟蒙古人往来的书信、物资记录装了好几箱子,够他全家抄家灭族十来次了。

    “蒙古入寇,事急从权,为防勾结内外。今日,就由本官亲自送你上路吧。”

    韩良手中出现了一柄精致的西洋手铳,作为一个心智正常的人,他没有折磨犯人的癖好,至少目前没有,做不到像穿越前玩的游戏里日本变态浅野博文那种活体肢解犯人。

    既然要杀张定文,那就干脆利落一点,自己动手解决,也算是为这段短暂而难忘的傀儡时光的做个告别。不管如何,张定文除了没料到韩良这个变数,他其实差一点就已经除掉了所有反对他的人,这种人哪怕是自己的敌人,他也值得体面一点死。

    张定文高昂着头颅,道:“是我输了,我棋差一招,但,你未必还能笑到最后,省里,有人能治你。”

    “砰!”

    瞄着眉心的手铳瞬间就带走了张定文的命,张定文刚才还勉强昂着的头颅永远地垂下了。

    “叮,杀死囚犯府谷县丞张定文,随机抽取囚犯奖励。”

    “叮,获得奖励‘神秘的藏宝图(三)’”

    韩良将手铳收进道具空间,顺便看了看囚犯系统奖励的“神秘的藏宝图(三)”。

    物品名称:神秘的藏宝图(三)

    物品简介:一张神秘的藏宝图碎片(或许你能挖到宝藏,或许只是有人无聊时留下的恶作剧)

    这是藏宝图的一部分,画着山川地形和一些标注,暂时用不到,韩良一并收进了系统的道具空间。

    张定文最后的那句话,让韩良皱了皱眉。这个强敌,虽然时日不多,可却如大山一般压在自己面前,终于认输了。可却留下一句话。省里,是什么意思?

    掸了掸官袍上并不存在的灰走出牢门,离得老远的看守点头哈腰地迎了上来,韩良指了指关押张定文的房间,淡淡地吩咐道:“收拾干净,找个好点的棺材埋了。”

    牢房看守一哆嗦,这可是称霸了府谷这么多年的张家家主,这个看着年纪轻轻的韩县令,说杀,也就杀了,云淡风轻。当真是可怕的人物,捏死自己不跟踩蚂蚁一样。想到这里,赶紧连声应喏,生怕惹了韩良不高兴把自己也埋了。

    “东翁”

    出了大牢,就是另一个世界了,秋高气爽,大雁纷纷南飞。

    焦师爷笑呵呵地在旁边伺候着,焦面虎是个识实务的人,换句话说就是,人怂没气节。在张家倒台了之后,焦面虎一秒钟都没犹豫就表示以后韩县令说东他不往西。

    能活这么大年纪,越活越惜命,他可不想死,在他眼里比山还大的张家被一个月前的阶下囚傀儡说摧毁就摧毁了,他不效忠还能做什么。

    可韩良不放心,焦面虎是个人精,有自己的打算,石岗寨也有自己的计划。虽然在韩良除掉张家的过程中,焦面虎很没存在感,一直在忙乎自己的粮食计划。

    但不可否认,焦面虎是他在这个世界上接触到的一个有些特殊的人,这种人如果无法保证忠诚,他说的任何效忠的话语都不足为凭。

    而韩良在他表示自愿的情况下,给他用了初级幕僚卡,保证了忠诚度之后,也开始放心交给他做一些事了,最起码自己的钱粮方面能有人打理了。

    “你说,我是不是变了?”韩良笼着袖口,头上碧空如洗,他怔怔地问道。

    “东翁,人总会变得。更何况乱世人命如草,您不心狠点,就是别人对您心狠了。”

    韩良吐了一口气,是啊,我不杀人,死的就是我了。

    这个世道,只有最坚定,最冷静的人才能笑到最后,他没得选。系统已经给了他第二次生命,如果自己都不珍惜自己命,还指望谁在乎呢?

    直到现在,韩良才意识到,自己真的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道路,风波云起,诡诈不凡。

    在此之前,他一直有着强烈的不真实感,这种不真实感来源于自己的处境,究其根源,也来自于自己的内心。

    除掉张家的过程其实说起来并不长,他来到这个世界也不过短短地一个月。可正是这一个月,让他从一个普通的官僚成长为了一个冷血的县令,如果这是奸臣升官系统的目的,似乎它达到了。

    张定文是个优秀的人,可惜他棋差一招,没料到自己有系统给予的爆发性武力。棋差一招,也意味着满盘皆输,他压上来的全部身家,都输给了韩良。

    说真的,韩良没想过在府谷当傀儡县令的日子会这么短暂而漫长,他试想过这个过程中会发生很多的事,很多的冲突,或许有些戏剧性的转折。

    但事实残酷而冰冷,政治斗争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容不得半点温情和戏剧。况且在这个武夫横行的年代,拳头大才是真理。除掉张家的过程没有任何可以称道计谋的地方,如果没人杀得了张定武,那么一切谋划都是空谈,所有人都会被张家一网打尽然后按上蒙古奸细的帽子。

    张家没有把微不足道的韩良放在眼里,因此造成了满盘皆输的结局,怨不得别人。

    韩良其实没有刻意去做什么事情,风云际会,很多事都是顺势而为。韩良除了阵斩张定武,也没什么惊人的表现,他一直老老实实地待在县衙里默默谋划。

    正是这些波澜不惊的努力,最后才造成了现在府谷变天的格局。

    收回思绪,韩良有些释然,这段日子,是历练也是成长,今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他说道:“走吧,叫上方寒衣,去看看流民和城外百姓安置的地方。”

    “是,东翁。”

    府谷城始建于唐、宋之间,后经元、明多次修葺。时至今日,城墙周长五里,形似靴状,城高两丈有余,夯土石砌,城垛以砖砌成,城内面积三百多亩。府古城有东、西、南、北四大门和小南门、小西门两小门。六门均有城楼,南、北大门和小西门设瓮城。小西门就是之前放流民入城的门,瓮城是增建于城门外的半圆形城,因其形似陶瓮而得名,又因其形似马面而又称为马面城,是增强城门防御韧性的军事建筑。

    城内有横贯东西的主街两条,纵横成网的坊巷十二条,府古城的中心点是钟楼,城东有文庙、城隍庙、魁星楼、鼓楼等,西有关帝庙、祖师坛、观音殿、二郎庙等,南有南寺、大觉寺。如今流民被安置在城西的各种庙宇中,庙宇普遍占地不小,两千人也安置的下,南边则是内迁的附近居民。

    韩良带着护卫和焦师爷还有方寒衣先去了城南,城南安置的人并不多,只有几百人,很多附近村落的村民在府谷城中都有亲戚。况且蒙古人南下也不是第一次,因此沾亲带故的都去借住了,只有一些没有亲戚的破落户才被官府安置在佛寺中,这些人颇多乡间无赖,韩良打算好好练练他们。

    看了一圈,韩良很满意,这些人有吃有喝,情绪很稳定,也不闹事,都不用官府派来的衙役监督,寺里的大和尚就能把他们安排的妥妥帖帖的。

    城西的庙宇就是各路神仙都有了,满天神仙,只要有点名气的,基本都有,庙或大或小,小的只有一个院落,配殿都没有,大的则三进五进亦有。现在都被熙熙攘攘的山西流民占据,韩良颁布的政策已经在这片流民营地有效地实行了,他们有了独立的排泄地点和干净的饮水,不至于引起瘟疫。

    并且随着粮食的配给,流民的营养状况得到了有效的改善,逐渐增加的伙食让他们空瘪的胃找回了在山西逃荒前的感觉。里面的青壮都是良家子,他们感激韩县令和包巡检的恩德,很多人都志愿加入团练,加强了守城的力量。

    现在掰手指算算,府谷能用于守城的青壮已经有了近千,包括本地的百姓,流民,以及附近村落的百姓。

    这对一个只有几万人的县城来讲,数目已经相当不少了,也让韩良对守城有了些底气。事实上,能从山西逃荒过来的,老弱都在路上死掉了,现在过来的基本都是青年中年男女和少量孩子,所以流民还比较好管理,只要有粮食,他们就不会闹事。

    说起来很心酸,这个时代的人民或许麻木、愚昧,但对官府的要求真的很低。只要给一口吃的,就能感恩戴德的给你卖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