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奸臣升官系统 » 第二十四章 填河

第二十四章 填河

    板升汉军填平了马家沟之后,蒙古人的大队依旧没有过河,反而在马家沟后面卸下辎重安营扎寨,而两千汉军在军官的驱使下蜂拥过河,这些汉军骑的都是矮脚马,一人双马带了不少东西。这些汉军算不得骑兵,只能算是骑马步兵,真正打起仗来还是要下马作战。

    板升汉军的装备不好,连皮甲都少得可怜,大部分是无甲兵,他们四散开来,因为前几日的坚壁清野,有的只能去远一点的地方砍树,有的则是打开马上背的麻袋开始就地挖土。

    “术彻台看来一点都不急,他来的时候没准备简易的攻城器械,打算临时打造。”

    “是啊,简易的没准备,可投石机,已经开始组装了。”

    韩良单筒望远镜里看到的景象让他倒吸了一口冷气,树立起来高大的底座、滚轴、抛竿,冷兵器时代最强大的攻城器械,在板升汉军缓慢的组装下,已经渐渐出现了轮廓。

    包蒙恩心有余悸,道:“还好不是回回炮,如果是回回炮,这城怕是不用守了。”

    见韩良有些疑惑,他解释说:“回回炮,又叫襄阳炮,史载‘石重一百五十斤,机发,声震天地,所击无不摧陷,入地七尺。宋安抚吕文焕惧,以城降’,那玩意已经很多年没人用了,我听族里的老人说,上一次回回炮大规模出现还是在前明帖木儿大汗东征的时候。准格尔人没什么好的工匠,只能造出来这种小型投石机。”

    韩良一听就明白了,就是配重式投石机,还好面对的不是这种攻城怪兽,想想都可怕,几百斤的石头高速飞过来,怕是城门楼都直接能砸个稀巴烂。

    眼前的投石机还是用人力拉绳索的投石机,只能投一些相对较轻的石块,还好准格尔人的技术水平比较落后。这种小型投石机的缺点是摧城威力不够、精度差,优点是便携、易于组装、对人员毁伤效果较好。

    板升汉军在有条不紊地挖土填麻袋,一个个麻袋填好了之后堆在地上等待砍树的同伴回来,府谷守军对此有心无力,几个蒙古百夫长带的骑兵队一直在附近逡巡,出城破坏显然是不现实的,现在也只能静等。

    府古城里没有投石机,只在城上有几门老旧的红衣大炮,炮位都是固定的。想到这里,韩良吩咐道:“把城里的木匠都召集起来,咱们也造一些投石机用,配重投石机造不出来,蒙古人这种轻型投石机应该不难,反正投石机最大的损耗无非是石头木料,城里都有。”

    “大人高见,小的这就去。”身边的小吏飞快的跑了下去,在这城墙上待着都要吓尿裤子了。

    板升汉军造的很慢,可再慢,也有个尽头,两个时辰以后,伐木做出来的三十几架云梯和数不清的巨盾在板升汉军的努力下已经造好了。受限于工程技术水平,这已经是蒙古人的建造极限了,毕竟早已不是统治世界时代的蒙古人,没有了先进工匠的帮助,准格尔部甚至连正经的基座式云梯都造不出来,跟别提冲车、巢车、飞桥之类的了。

    一千五百板升汉军如同蚂蚁一般密密麻麻地缓慢移动了起来,他们以五人为一组,两人持巨盾护住周身,剩下三人或扛或驮着填满了土的麻袋,城上城下的气氛一下子紧张了起来。

    “大人,板升汉军要填护城河了。”

    韩良皱紧了眉头,护城河决不能让他们轻易填平,活水难堵,填府谷的护城河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宽三丈,深一丈的护城河,足以成为准格尔人前行的天堑。

    蒙古人很狡猾,几个百夫长带的蒙古骑兵只在后边游弋督战,绝不靠近护城河。

    城上射箭有高度优势,况且步弓比骑弓更长,射的也更远,因此蒙古人连一贯的试箭射住阵脚都没用,直接驱使板升汉军去当炮灰。

    “大人,放箭吗?”

    “再等等。”

    兵法有云半渡而击,现在还没完全进入守军弓箭的射程,床弩倒是能够到,但没必要。等板升汉军开始填护城河,才是最佳时机。

    板升汉军的前锋已经抵达了护城河,见守军还没放箭,开始小心翼翼地搬着麻袋往护城河里扔。这个过程无可避免的缺乏了盾牌的正面防护,因为前面就是护城河,想填河就必须露出身子往里扔沉重的麻袋。

    韩良的右手猛地往下一挥。

    “放箭!”身边的传令兵大吼。

    府谷西城墙上弓兵极多,靠着边塞,会两手弓箭的人多得是,更何况守城是抛射,不需要直接瞄准,往天上射凑概率就是了。

    六百弓箭手挽弓蓄力,瞄准四十五度的天空,等韩良一声令下,步弓的箭雨一瞬间遮蔽了天幕,弓箭飞到抛物线的最高点,紧接着坠落,六百多只箭在填河的板升汉军头上如同一场倾盆大雨一般。

    雨,打在身上最多是有些冷,可箭雨,是要命的。

    重力赋予箭矢的速度携带了可怕的穿透性,几十个板升汉军不幸的被命中了头颅或躯干,踉跄倒下。

    “笃笃笃”这是箭雨射在盾牌上的声音。

    很快,随着第二波箭雨而来的是床弩沉闷地弹射声。

    粗壮如短枪的弩箭绝非这些粗制滥造的木盾所能抵挡,恐怖的弩箭瞄准了前排填河的板升汉军,往往一箭就能像串糖葫芦一样把两名甚至三名无甲的板升汉军钉在一起,洞穿胸口和小腹的血水混杂着破碎的麻袋中的泥土,滚入了护城河,被浑浊的河水瞬间冲走。

    板升汉军阵后,术彻台眯着眼睛看着前方的伤亡,神情没有半点波动,仿佛死的只是微不足道的蝼蚁。

    这是一个典型的蒙古贵族,信奉草原规则,对人命漠视且自我狂热。他深得博罗汗信任,因此被派往了这个榆林府境内第二难以攻克的城池。

    “可惜张定文这个废物不能献城,还要多费些手脚”

    术彻台嘟嘟囔囔,准格尔在这些边境县城没少下功夫,这几日他也从府谷逃出来的细作口中得知了张定文已经被府谷新任县令韩良联合巡检包蒙恩除掉了,具体细节不得而知,但不得不说,这是个巨大遗憾,没法不战而下府谷了。

    作为入侵者,他也承认,府谷这座城池是比较难以攻克的,三面有山河环绕。不过没关系,他只需要驱使这些草原上的贱民用命去填好壕沟、护城河,乃至城墙就好了,宝贵的蒙古勇士没必要耗在这座无聊的小城上,与满洲八旗的战斗才是他最渴望的。

    “让投石机开动吧,争取今天天黑之前在拿下这座城池。”

    在术彻台眼中,这座情报中只有几百缺乏实战经验的守军的城池,两千板升汉军就足以攻克了,山河之险,高城深壕,也要有人守才有意义。这些守军只不过会远远地放放箭罢了,等云梯搭在城墙上,惨烈的肉搏战足以击垮这些守军的心理防线,毕竟他们只是没打过仗的守城兵。

    每一架投石机都要几十个汉军拉着绳子,这种原始的单梢人力抛石机是依靠许多条绳索让人力拉拽而将石弹抛出,抛石机的后方牵拉着连在横杆上的梢,梢架在木架上用绳索栓住容纳石弹的皮套,当人力释放的时候,受杠杆作用的影响,抛石机会把石弹抛向天空。

    因为是很多人一起用力,而且每根绳索每次释放的用力大小完全不同,所以弹道极其不稳定,除非训练有素,否则几乎没法做到精确瞄准,更多的是靠运气,打到哪算哪。

    十来架投石机打了三轮,基本没有直接命中城墙上的守军,投射位置超过了有效距离,大部分砸到了城墙前和护城河周围,反而误伤了几个自己人。因为受力不均匀和制作粗糙,甚至直接原地解体了一架投石机。

    看着四百多个板升汉军在投石机前忙活了半天都没造成杀伤,前边的一千五百板升汉军这会儿已经在守军的弓箭和床弩下伤亡近百,术彻台有些生气,他大喊道:“让这些愚蠢的板升快点把投石机往前移,换上碎石块!”

    板升汉军推着投石机的滚轮往前挪动了近一百步,这次齐射终于有效果了,城头传来惨叫,韩良在城门楼里亲眼看着碎石块削平了一个士兵的半截脑袋,

    韩良突然感觉有些反胃,眼前的战火硝烟也让他有些失神,敌军没有能摧毁坚固建筑物的武器,在城门楼里还很安全。韩良定了定神,下令道:“让炮手瞄准敌方的投石机开炮。”

    隐藏了许久的炮手掀开炮衣,虽然炮位的移动空间有限,但因为敌方投石机十多架也是一字排开的,故而不是很难瞄准,西城上的五门红衣大炮点燃了引信,这些老古董发出了属于自己的怒吼。

    尴尬的是并没有取得什么效果,第一轮齐射几发实心铁弹都没砸到投石机,倒是砸死砸伤了不少投石机附近的板升汉军。

    火炮的射程比投石机要远,两者相同的一点是射速都很慢,投石机的发射速度受人的体力限制,这些老旧的火炮则有一套复杂的装填流程,需要浇水冷却,还需要用毛刷清理炮膛。

    就这样对轰了个把时辰,板升汉军的投石机质量不过关自我解体了三架,被火炮命中打散了一架,府谷城上的火炮也没好到哪去,一共五门炮,有一门射了几发炮弹就不知道怎么回事没法装填了,还有一门直接炸膛,把周围的炮手和装填手炸的稀巴烂,全尸都没留下。

    韩良的脸色很难看,他对着包蒙恩的耳朵大吼:“包大人,你把所有的炮都调到西城来吧!包括之前你用的那三门小型的!”

    没办法,不吼不行,战场上噪音分贝极高,不贴近了大吼根本听不清。

    包蒙恩点了点头,吩咐了下去。

    天马上要黑了,板升汉军死伤了两三百人,还在护城河面前不得寸进,扔下最后一轮麻袋,在蒙古人鸣金收兵后,府谷守军也不约而同地喘了口气。

    韩良站在城墙上,伤兵哀嚎着被抬了下去,不少弓箭手都已经射的手臂抽筋,高强度的射箭往往一个时辰就能让一个守军手臂抬都抬不起来,地上的箭筒都空了两三个。

    板升汉军的第一天进攻,并非全无效果,在暮色降临之前,韩良就已经明显的看到护城河远离城墙的某些地段,河水已经出现了阻塞,哪些地方,往往都填满了麻袋、木盾和夹杂在其中肉眼可见的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