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春秋逆旅 » 第七章 诗迷

第七章 诗迷

    “太叔差人来见姜氏了?可说些什么?”

    一小臣躬身对祭足回话:

    “回大夫。只是遣人来问安,带了一枚玉环与一些吃食。太夫人没有私下问话,只是让他稍待。”

    “嗯,盯着和他接触的人。”

    暴躁多日的姜氏今日安静了下来。

    就在前日,姜氏与郑寤生母子又吵了一架。姜氏再次指责这个长子没有兄弟情分,设计坑害自己的胞弟。郑寤生竭力否认,并怪罪郑段在自己生病期间不守君臣本分。他最开始是希望弟弟自己收敛的,给了他很多时间也不见他停手,无奈之下才公开收拾边鄙局面。姜氏指出长子不是希望幼子收敛,而是故意放任,没有尽到做兄长的责任。而郑寤生则怨称姜氏也没有约束郑段,导致他不敢越过姜氏惩戒胞弟,因为他还要对姜氏尽孝。姜氏见长子将责任推给了她本人,勃然大怒,当场离席。双方不欢而散。

    然后郑段派遣的人就来了,给姜氏带了一枚精美的玉环,以及她爱吃的水果野菜,问母亲安好。

    姜氏冷静下来,她把自己关在寝室中,一呆就是半日。

    到了日之方夕,她才走出内寝,来到堂上,并命随身女史准备笔墨简牍,也让人把郑段的使者招了过来。

    当着下人与使者的面,姜氏持笔而书。半晌之后,木椟上写满了字。而后姜氏从腰间摘下一块玉佩,连同木椟一起,指使小臣将它们交给郑段的使者。

    “带给段。”

    说完,姜氏长出了一口气,颤巍巍的站起来,像突然老了十几岁一样,被侍女扶着下堂歇息去了。

    使者将玉佩与木椟置于囊中,当即离开了姜氏之宫,前往北门。而后不久在半路就遇到了带着几个小臣的次卿祭足。

    使者驻足,行礼。祭足对这使者并不客气,直接发问:

    “太夫人让你给太叔捎了些什么?”

    使者来时郑段有所交代,一应物品,除非太夫人有所交代,否则不要遮掩。他老实的拿出皮囊,取出了玉佩与木椟奉上。

    祭足看了一眼玉佩,是块好玉,但没有什么异常。他拿起木椟,仔细端详,只见木椟上写了八句诗,每句四字,共三十二字:

    黾勉从事不敢告劳

    无罪无辜谗口嚣嚣

    知子之好杂佩以报

    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

    “黾勉从事不敢告劳

    无罪无辜谗口嚣嚣

    知子之好杂佩以报

    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郑段手持木椟,倚床而卧,口诵诗句,心下迟疑。

    “黾勉从事,不敢告劳。无罪无辜,谗口嚣嚣。”这四句他是学过的,乃出自一首雅诗,以首句“十月之交”为名。这是一首悲愤时局之诗,诗中的这四句话确实也和他目前的境遇相似。他郑段替邦君管理边邑,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但现在却有人进谗言,以他为罪。他有何罪?

    后面四句“知子之好,杂佩以报。天实为之,谓之何哉。”是知其心而安慰他,将不协之事归于天意。但出于何诗,抑或为姜氏自作,郑段就不知道了。

    不过,以郑段对自己那强势母亲的了解,他并不觉着姜氏只是安慰安慰他就算了。也或者,是郑段自己不甘心,想抓住任何可以改变目前处境的机会。

    于是他叫来他的长子郑滑,一起参谋此事。

    郑滑对着木椟看了又看。

    “父亲,滑知道第三句的出处。”

    “哦?可速道来。”

    “这是我邦民谣,讲男女好合之事。”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

    子兴视夜明星有烂

    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

    宜言饮酒与子偕老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知子之来之

    杂佩以赠之

    知子之顺之

    杂佩以问之

    知子之好之

    杂佩以报之”

    郑滑抑扬顿挫的吟出此诗,看来是对本邦风诗烂熟于心。郑段没理会他儿子不好好学习雅诗,却于风诗上下功夫。因为他听到郑滑念第一句的时候,就有所明悟。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

    “十月之交,朔月辛卯。”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

    “十月之交,朔月辛卯!”

    “我儿,今日是什么日子?”

    一直颓废的郑段有些过糊涂了。

    “啊?王历五月初七,乙酉日。”

    “辛卯日是哪天?”

    “六日之后。”郑滑屈指算了一下。

    “六日之后,六日之后……”

    郑段从床榻上猛地坐了起来,吓了郑滑一跳。

    “你去找个懂诗之人,去问问‘天实为之,谓之何哉’出自哪首诗,快去!快去!”

    郑滑有点惊讶其父的慌张表现,他来不及细想,口称“唯”就快步离开,走到门口,又被郑段叫住。

    “别慌张,不要让人看出来。”

    “唯。”郑滑暗叹,“慌张”到底说的谁…

    ---------------------------

    “君上,这是版犊上三首诗的完整文字,乐师已经确认无误了。”

    祭足双手奉上竹简一卷。郑寤生接过来,放在案上,从右至左缓缓打开,边看边问:

    “子仲如此慎重,想来已经看出其中的问题了?”

    “是,臣下昨晚仔细思量,有个猜测。”

    郑寤生抬头看了祭足一眼没出声。虽然是他的腹心之臣,但郑寤生仍然很讨厌祭足的卖弄玄虚。

    “表面上,太夫人截取了三首诗的各一部分,以用来宽慰、开解太叔。实际上,臣发现这三首诗中或有日期,或有时辰,或有地点,连在一起就是太夫人与太叔在约期、约地。”

    得到祭足提醒的郑寤生仔细端详竹简有晌,不确定的道:

    “十月……辛卯?鸡鸣……昧旦?——北门?”

    (春秋之时,一天分为十个时辰。鸡鸣大约是夜间三点,公鸡第一次鸣叫,而昧旦则是太阳升起之前,约么五点之时。)

    “君上睿智。十月估计是虚,其余连起来就是本月辛卯日,鸡鸣昧旦之交,北门之地!”

    郑寤生“哗”的一下将打开的竹简卷起,“梆”的一声掷于地上。他奋而起身,想找个什么东西砸下去,环视四周却什么也没有,只有祭足伏倒在地,口称“君上息怒”。

    郑寤生冷静了下来,颓坐于席,发出长叹。他本是个恩仇必报的激烈性子,只是被多年的邦君生涯磨平了棱角,日常才显得喜怒不形于色。但大怒之时,郑寤生仍然难以控制自己,年纪带给他的,不过是比年轻的时候更容易息怒。

    “是我失态了……离辛卯日还有几日?”

    “还有六日。”

    “这么说,再过六日,我就能看到我的好弟弟了?也好,也好……”

    祭足犹豫了一小下,还是忍不住提醒道:

    “说不定太叔看不明白。”

    “呵呵。母氏从小就说他比我多智,他哪能看不明白?早做准备吧。不仅是辛卯日,临近之日都要有所防范,你知道该怎么做吧。”

    “我这边没问题。其他大夫们……”

    “寡人来安排即可。”

    郑寤生说完,以手扶额,闭上了眼,不再说话,祭足小声告退他也没有反应,就这样一直歪着,似乎只要不把手从脸上拿下来,就可以勉力遮掩一下那满面泪水。

    作为邦君,他该做的事都做了。作为儿子与兄长,他该如何面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