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宋:开局霸王附体 » 第305章 树大招风!抗雪救灾!

第305章 树大招风!抗雪救灾!

    晁天一阵错愕,虽然说早就想到了会有这么一天,可是却没想到来的这么突然。

    “你们这是做什么?”

    “大业未成,数万万百姓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如何能够贪图享乐,去坐什么狗屁王爷。”

    晁天是真的不想进位为王。

    如今山东河北的镇东军。

    江南,淮南,川蜀,西北,山西等地大大小小的势力,没有一个狂妄自大称王称霸的。

    枪打出头乌。

    树大招风的道理道理最清楚不过,如今他要是进位为王,将会被推到天下人的对立面,到时候镇东军四面树敌,得不偿失。

    正因为晁天想到了这一点,才会如此的反对进位为王。

    “进位为王一事,到此为止,从今以后,任何人不得再提起。”

    “你们若是是在没有事情,那就去好好想想如何提升军队战斗力,如何让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

    晁天秒沉似水,呵斥一句便转身拂袖离开。

    金龙殿之中,留下面面相觑的一众文武。

    “这…进位为王不是好事吗?主公为什么不同意?”李存孝疑惑不解。

    金殿之中饶是房玄龄,杜如晦,狄仁杰这等一等一的谋臣也有些目瞪口呆。

    “呵呵呵……

    坐在金殿之中须发皆白的程灏突然手捋须髯,呵呵笑了起来。

    “老师有何高见?”

    众人见得程灏突然大笑,纷纷看去,杨时躬身施礼,疑惑问道。

    “主公其实并不反对进位为王。”程灏老先生手捋须髯,突然说了一句。

    “不反对?”

    “若是主公不反对,应该欣然答应才对啊?”

    “可是为什么如此动怒,严词拒绝?”

    听得老先生程灏回答,众人更加的疑惑不解。

    房玄龄,杜如晦,狄仁杰,耶律楚材,张居正几个人若有所思,可还是没想明白。

    “树大招风。”

    老先生程灏见得众人还是不明白,呵呵一笑,又说了四个字。

    树大招风!

    原来如此!

    房玄龄,杜如晦,狄仁杰几个人这才恍然大悟,纷纷朝着老先生程灏躬身施礼。

    姜还是老的辣。

    众人都没有想明白的问题,老先生程灏却是看的通透。

    “看来我们是着急了。”房玄龄苦笑一声,摇了摇头。

    旁边的杜如晦随声附和,叹了口气“这些日子过得太顺利了,以至于我们都有些洋洋自得。”

    “主公不愧是主公啊!”

    耶律楚材同样感叹一句,看向晁天离开的方向,目光之中闪过一抹微不可查的钦佩。

    第一次劝谏进位为王算是失败了。

    可是房玄龄,杜如晦,狄仁杰等人并没有失望,反而是兴致勃勃。

    他们知道了晁天的真正意图。

    潜伏爪牙忍受,只是为了日后的扶摇直上九万里!

    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

    所有地方一切归于平淡,镇东军忙着巩固新的地盘,安抚百姓,兴修水利,鼓励商业,修桥补路,一件件利国利民的措施使得镇东军下辖军民一心,宛若铁通一般。

    北边金国元气大伤,也在默默的舔着伤口,休养生息。

    川蜀节度使,汉中侯徐自义!

    太原威武大将军,原田虎之子田定!

    淮南天王大都督,原王庆之子王乾坤!

    江南圣公,原方腊之子方天洪!

    江州无为军节度使蔡德胜!

    西北风翔府节度使种师道!

    大大小小的势力错综复杂,良莠不齐,鱼龙混杂,让天下局势更加的扑朔迷离。

    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最后鹿死谁手。

    而这一切都跟晁天没有任何关系。

    日复一日,勤勤恳恳,事必躬亲。

    晁天越来越喜欢上了这种权势的感觉,看着自己麾下百姓安居乐业。

    说不出的满足,骄傲和自豪。

    镇东军文武人才济济,房玄龄,杜如晦,狄仁杰,耶律楚材,刘伯温,张居正,张廷玉这些人单单拿出一个来,都能够安邦定国。

    更何况晁天麾下有如此多的人才。

    晁天只需要把握大的方向便可,其他的具体实施,自会有这些历史上名垂青史的绝世文臣来做。

    春去秋来,花开花落。

    眼看着深秋已过,还有不到一个月便要入冬。

    天气渐渐转冷,秋风呼啸着仿佛为了迎接冬季到来。

    金龙殿。

    灯火通明,任凭外面如何寒冷,金龙殿之中也是暖意盎然。

    晁天坐在龙椅之上,看着外面深秋的狂风呼啸,眉宇之间透露出一抹愁容。

    大殿之上,文东武西,数十位文武坐在两旁。

    “启禀主公,昨日臣夜观天象,今年入冬将会更早一些,而且说不定还有狂风暴雨。”

    刘伯温欣然起身,朝着晁天躬身施礼,沉声禀报。

    晁天没想到自己在这里还能够遇到大暴雪。

    即便是在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大暴雪同样是需要引起重视的自然灾害。

    就更不用提在这冷兵器的宋朝。

    百姓大多住的是茅草屋,烧木柴取暖做饭,道路,河流结冰;饥寒交迫:物资匮乏,等等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都是会死人的。

    汉元鼎三年,大雪纷飞,上演了“自相残杀,以食”的人间悲剧。

    唐天复六年,“城中薪食俱尽”,“民冻饿死者日以千数”。

    唐史记载“自后宫、诸王十六宅,冻馁而死者日三四”,堂堂帝王之家,每天都有好几个人被冻伤饿死,民间灾难之深重就可想而知了。

    军师刘伯温话语一出,金龙殿之上所有人脸色都变得越发凝重起来。

    晁天负手而立,目光凝重,死死的盯着面前巨大的地图。

    镇东军治下数千万百姓,大部分还都处在忍饥挨饿的生活,这也没办法,想要让老百姓改变,还需要一年的时间。

    晁天虽然有系统,可毕竟也是人。

    想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还需要一段时间。

    半响,晁天这才转回身。

    “各州府县郡官吏全部出动,统计辖内简陋民房,将山野偏僻的村庄的百姓全部集结在县城之中,统一安排。”

    “华夏商会立即调拨所有钱粮,购买布匹棉衣等过冬之物。”

    “镇东军麾下所有军马全体出动,一个月时间内,每个州郡都要修建一座可以容纳下十万人的安置点。”

    “安置点房屋要求结实保暖耐用,能够抵得住风雨。”

    “镇东军全体上下,务必众志成城,抗雪救灾。”

    晁天想到这么多,便一项一项交代下去。

    金龙殿一众文武听得晁天的命令,俱是错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