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宝莲灯之乖乖巧巧好外甥 » 第十二章 你中有我

第十二章 你中有我

    翌日,沉香正打算辞别父亲外出远行。父亲茵茵嘱托,神色间也是颇为不舍。

    沉香前世交通颇为发达便利,今生更是腾云驾雾的神仙中人,自是没觉着离家远行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然而父亲这般叮嘱,他也忽然生了些离愁别绪。忽然心中一动,似是想起了什么,便说还有东西没有准备,明日再走。

    刘彦昌闻言,暗自纳闷,儿子虽然早慧,可如今毕竟只是个十二岁的少年,自幼在村中长大,虽说如今有些仙家手段,但在他眼中,终究是个不谙世事的孩童罢了。

    可他也明白,事已至此,拦是拦不住的,只能由着他去闯荡了。好在沉香身上还有那一幅四公主给的舆图,还能像龙宫水脉寻求帮助,倒是让他放心了不少。

    可如今说好的日子却又推了一日,不知他又闹什么鬼名堂。

    沉香独自一人进了城,买了一把质量上乘的折扇。返回家中,将折扇拿给刘彦昌,说道:“爹,出门在外留个念想,你帮我画个扇面吧。”

    刘彦昌甚是无语:“为父不擅丹青,你又不是不知。”

    沉香笑道:“只要是爹画的便好。您不是说十分怀念与娘在华山时的桃林小院吗?我那时年幼,却是没什么印象了,不若你将之画下来如何?”

    刘彦昌听儿子如此说,不由得勾动了心绪,眼前似乎又出现了那落英缤纷的美景。叹了口气,说道:“好吧,我画便是了。”

    刘彦昌的丹青之术算不得十分高明,却也是拿的出手的。如今欲要画的这一幅桃林小院的扇面,更是寓情于景,自然是超水平发挥了。

    待刘彦昌画完了扇面,天色已暗,果然如沉香所料,今日是走不成的。

    于是在家中又住了一日。

    ……

    等到沉香离了家,却是不曾腾云驾雾,只是凭借着双腿赶路,一路向西而行。

    如此走了月余,却还在徐州境内溜达。他这一路行进的虽然慢了些,却一直也没闲着。

    这一路上又点化了数只小妖,也如刘风一般,将他们送上了天庭。为了防止被人看破,他给这些小妖的宝物自然也是多种多样,有用山石凝聚而成的小印,有从集市上买来的铃铛,也有在文斋里淘来的上好笔砚,如此花样百出,从没一个重复的。

    虽然耗费了许多法力,然而他消耗的这些个法力,只要打坐恢复也就是了,并没有那些小妖想的那么大代价。

    这些小妖如今还不成气候,但若数量多了起来,想来也是有用的到的时候。

    他当年看大闹天宫的故事时,就想着,齐天大圣当初在天庭会友游宫,交朋结义。可他在危难之际,那些个星宿天王,并无一人相助。若他能有些帮手,或许另有故事。

    当然,那时他是山间野猴。与众仙相交,或有诚心,却无礼数。自是难交下什么真朋友。

    沉香也并非什么情商高绝之人,与人相交也没什么倾盖如故的本事。而且他是奔着找些能帮上忙的仙家,连个“诚心”都比不上昔年的孙悟空。自是也交不上什么真朋友。

    不过沉香也有他的法子,便是这点化之术。

    既然没“朋友”,就自己造。既然“朋友”没地位,就想个法子把“朋友”们往上推一推。你中有我,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

    ……

    这一日,沉香又一次错过宿头,只得露宿在山间的破庙里。不由得想到了许多话本故事里,出门在外的旅人,总能在需要时,遇到各种破庙栖身。

    如今才知道,这是有许多苦行的僧人专挑这些人迹罕至之地建立,本也不是为了香火,只是让人栖身罢了。佛门昌盛,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沉香自不会在这破庙里委屈自己,展开折扇,便欲进入其中。却忽听得庙外人声鼎沸。沉香犹豫一下,终是又将折扇闭合了。

    不一会儿,破庙便进来了十多人。

    带头的是个身穿褐色麻衣的中年汉子,见到沉香在庙内,也是一愣,旋即笑道:“小兄弟,我们是路过的行商,天色晚了,便在这里歇息一宿,在下谢游,小兄弟如何称呼啊?”

    沉香也是客气答道:“在下刘沉香,也是路过此地。”

    谢游打过招呼,便招呼同伴们进来。他们将破庙大致收拾一番,又点了篝火,各自取出干粮,边吃边说笑。

    谢游也招呼了沉香一声,然而沉香看得出,他只是客气罢了,更何况自己已经吃过,不想同他们吃这冷硬干粮,笑着拒绝了。

    夜深了,众人陆续休息。虽然有片瓦遮头,不是荒郊野外,商队却也分了两个人守夜,那守夜的对沉香似乎有些戒备。

    沉香对此却不感惊讶,毕竟他孤身一人,且没什么行李物品,确实是有些可疑。然而彼此不过是匆匆过客罢了,谁又会在意呢。

    沉香忽的醒来,站起身来,向商队那边看去,只见守夜的二人已经换人了,此时正在闲聊,看到沉香起身,俱是戒备的望了过来。

    沉香不理会他们的戒备,反而是手拿折扇,指了指庙外,问道:“你们没听到动静吗?”

    守夜的二人大为惊讶,忙转头向庙外看去,然而只有深沉夜色而已。

    那年轻些的起身低声怒喝:“竖子乱说什么?哪里有什么动静?”正要走上前去,向沉香讨个说法,却被那年长的拍了拍:“噤声!”

    年轻守夜人闻言,立时闭了嘴,又顺着年长者的目光,向着庙外再度张望。然而没看几眼,就被年长的赶走:“将人都叫起来,小点声。”

    年轻守夜人听话的去挨个低声叫醒。

    这些行商许是常年在外,分外警觉。年轻守夜人稍有动作,便都迅速起身。没问原因,都是赶忙拍起身边的人。

    待众人都精神了,领队的谢游才对着年长守夜人问道:“老宋,怎么了?”

    那老宋苦着脸答道:“外面不对劲,我也是疏忽了,也是刘小兄弟提醒了,我才发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