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阴司事 » 第一卷 第三章

第一卷 第三章

    那日过后,九判官便忙得连续十几日未见踪影,黑白无常亦是每日早出晚归,忙得不可开交。

    孙盼安安分分在察査司呆了几日,便渐渐没了耐心。

    这一日,她实在无聊得紧,便大着胆子来到门口向外张望。

    因这段时日,凡间爆发了瘟疫,地府鬼魂数量猛然暴涨,放眼望去,忘川河畔,到处都是鬼影,熙熙攘攘的,宛如人间街市。

    孙盼最喜热闹,便趁着两名鬼差不注意偷偷溜了出去。

    沿着忘川河漫无目的地走了一阵,路过三生石时,恰好看见一个妇人正对着三生石抹泪。她头上松松别着一只簪子将掉未掉。孙盼走过去好心提醒她,“夫人,您的簪子要掉了。”

    那妇人愣了愣,转过身,抬手取下簪子,摊在掌心,含泪笑道:“这梨花玉簪,是我夫君亲手做的。成色虽不算好,做工也不算精细,可在众多首饰中我唯独喜爱这一只,许是戴的久了,这簪子有了灵性,便随我来到地府。只是可怜我那夫君……”

    “梨花玉簪?”孙盼紧紧盯着那嵌在簪头雪白色的梨花,耳中那妇人的声音渐渐远去,只留下一阵一阵的呼啸声。眼前突然出现一副奇怪的景象,一丛丛一簇簇梨花开满山头,洁白的花瓣满天飘洒,如白云轻飘,如雪花漫洒。一个人静静站在其中,将手伸向前方,手心里摊着一只木头做的梨花簪。

    “孙盼,孙盼!”一个声音忽然自身后传来,孙盼茫茫然转过头,正看见一脸焦灼的白无常朝她这边跑来。

    她登时惊醒过来,吓得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叩首,“大人饶命,大人饶命,小人只是想出来转转,并不是想逃跑。”

    白无常满肚子气,看见她这幅可怜兮兮的模样,气不免消去了一半,可还是忍不住埋怨一番,“我不是给你讲过了吗?不要乱跑。若是碰见九判官,不免又要挨一顿鞭子,还连累我,快快起来,随我回去。”

    许是那日的鞭子太过疼痛,孙盼肩膀忍不住瑟缩了一下,赶忙站起身,紧紧跟上白无常。二人前脚刚进殿门,九判官后脚便走了进来。

    白无常面上一阵紧张,胡乱行了一礼,便火烧屁股似的跑了。

    九判官坐在案前,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眼睛却盯着孙盼,似笑非笑。

    孙盼被盯得浑身发麻,过了许久,才怯怯开口:“判官大人为何这样看着小人?”

    九判官勾了勾唇角,“你……当真什么都不记得了?”

    孙盼浑身一颤,咬着嘴唇半晌不语。

    九判官笑了笑,取出判官笔,在手指上转了个圈,看着她不语。

    孙盼浑身颤地越发厉害,哆哆嗦嗦地道:“民女……民女生前事已是忘了差不多,只隐约记得……记得家中有父母双亲,还有一个兄长。死后的事,我也是刚刚想起一些。只记得尸身被抛在一处满是梨树的山头,我便也随着来到那处山头。记得那日,好像是傍晚时分,晚霞映红了整座山头。一个打柴的樵夫刚好路过,发现了我。兴许是见我曝尸野外,分外可怜,便为我换上新衣,用新鲜梨木做了一只梨花簪,将我乱糟糟的头发挽起。最后将我葬在了一棵梨树下,用随身携带的劣酒和两块南瓜饼祭拜了我。”

    “哦……”九判官饶有兴致的撑起下巴,“莫非之前你说的未尽之事便是报答他的埋葬之恩?”

    孙盼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轻声道:“我不知道。”

    “若是如此,便去把这恩给还了。他拢共为你做了三件事,你便也还他三件事,这才公平。”九判官一拍桌子,这事就这么拍板了。

    孙盼一愕,总觉这事决定的有些仓促,张了张嘴想要说什么,但见九判官一双乌黑的眸子静静看着她。她心中颤了一颤,立即闭了嘴。

    凡间,勾栏院,孙盼看着面前这栋灯火辉煌的小楼,耳朵里听着自楼里传出不堪入耳的****,不由拽了拽九判官衣袖,小声道:“判官大人,咱们是不是来错地方了,这里是……”

    “没来错!”九判官却不看她,眼睛紧盯大门入口,声音毋庸置疑。

    孙盼怏怏地“哦”了一声,也转头看向大门入口。

    过了好一会儿,孙盼没了耐心,刚要开口,却听得九判官道:“来了。”

    话音落,门里果然走出了一群人,当中一个年轻人满面酡红,左拥右抱。门前坐着的小厮赶忙站起身,自那一堆莺莺燕燕里接过那年轻人,抱上了一旁的马车。

    肥硕的老鸨恋恋不舍地挥舞着帕子,冲着远去的马车娇声喊道:“伯爷,您慢走,记得明日再来啊!”

    孙盼瞪大了眼珠子,指着那个人,只觉得满心荒唐,“不会……就是那个人吧?”

    九判官却一拽她的胳膊,“错不了,快跟上去,按本判说的去做。记住天亮之前必须回到地府,莫想着逃跑,你身上有本判设的追魂咒,无论你逃去何方本判都能找到你。”

    孙盼向前踉跄了一步,再回头,九判官已不在了。她跺了跺脚,怀着满心的疑虑,嘟囔道:“怎么会是这样一个纨绔?”

    马车沿着宽大的大街行了一会儿,便拐进了一个巷子。借着月光,可以看见,这整个巷子只有一户人家,富贵气派的让人艳羡不已。

    不远处的巷子中央,有一扇宽大宏伟的门。门两侧挂着两个大红灯笼,灯笼上写着三个大字,“安阳伯”。这个时候,已是深夜,可大门口却是密密麻麻站满了丫鬟婆子。

    马车停下,小厮背着那年轻人下了马车,守在门口的丫鬟婆子便都一哄而上,打扇的打扇,擦汗的擦汗,递水的递水。背着年轻人的小厮被挤得东倒西歪,险些跌倒。

    当中一个衣着讲究显见是个领头的婆子,见底下这些人完全没个章法,便大声斥道:“让出一条道来,先让伯爷进屋。”

    那些丫鬟婆子当即让出道,小厮背着年轻人很快进了屋,将将把他放在床上,便听得屋外传来木头杵地的声音。

    那衣着讲究的婆子一听,急忙迎出屋外,“哎呦喂,老太君,这半晚上,您怎么过来了?当心您的身子!”

    老太君通身华贵,气度不凡,声音中气十足,“那孽障回来了?”

    那婆子忙连声回道:“回来了,回来了,现在已经安置了,您还是早些回去歇下吧。”

    老太君显见是气狠了,手中龙头拐杖大力地杵着地,发出“咚咚”的声音,“我怎么就教出来这么个孽障来,叫我老婆子死后如何面见乔家列祖列宗?”

    那婆子连忙替老太君顺着气,柔声安慰道:“眼下侯爷还小,不懂事。往后日子还长着呢,您再慢慢教他。”

    老太君闻得此言,不知想到了什么,叹了一口气,由那婆子搀着出了屋子。

    屋内总算安静了,孙盼来到床前,低头看那年轻人。这人行事虽荒唐了些,但样貌却生得一等一的好。难怪勾栏院里的姐儿们,见了他都疯了一样的贴上去。多金又好看又肯一掷千金的公子哥,谁不为之疯狂。

    她正这般乱七八糟地想着,不妨那年轻人突然面向外翻了个身,且怔怔然睁开了眼。

    四目相对,那年轻人楞了一下,呼的一下坐起了身。

    孙盼亦是一愣,退后一步,有些不知所措,正想着要说些什么才不会显得突兀时,迎面却飞过来一个玉枕头。她吓得愣住了,躲也不躲,那玉枕便径直穿过她脑袋,落在了身后的石板地上,化作瀣粉。

    年轻人傻傻地看着一地的碎片,半晌,大叫一声,“鬼啊……”便跳下床,撞开房门哇哇呀呀怪叫着跑了。

    孙盼杵在原地,讪讪地摸了摸鼻子,“这人胆子也忒小了些。”

    悻悻然回到察査司,孙盼没料到九判官正坐在察査司的桌案后,埋头写着什么。见她回来,头也不抬,淡淡问道:“怎么样?说上话了吗?”

    孙盼摇了摇头,“未曾。”

    九判官手中的笔顿了顿,抬头笑道:“无妨,今晚要说上话才好。”

    那笑容分明和蔼可亲的很,孙盼浑身却不知为何打了个冷战,忙不迭地点了点头。

    九判官满意地微一颔首,道了声“好”便又埋头奋笔疾书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待九判官终于写完了最后一个字。孙盼觑着她面上的神情,小心翼翼地问:“那人是谁?”

    九判将笔放进笔洗里涮了涮,又放进了笔筒,才道:“乔显,乔家现在的家主,年方二十有二,承袭了祖上传下来的爵位,是为安阳伯。乔家祖上靠铁矿发家,发展至今,已有百年。家中产业遍布全国各地,金银财宝更是数之不尽,可用……”她顿了顿,凝眉想了一想,“可用富可敌国来形容,是皇帝的钱罐子,亦是皇帝的眼中钉,肉中刺。”

    孙盼张大了口,愣了半晌,有些犯难,“乔显这样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定是什么都不缺,我一个魂魄不全的残障人士又能为他做什么呢。”

    九判官抬起头,意味不明地一笑,“非也,有钱人也有缺的东西,你自去问他不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