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非洲种田:从埃及开始 » 第五十八章 收买舆论

第五十八章 收买舆论

    在英国这样的宪政国家,钱很难收买首相和国王,也很难去收买所有议员,但可以用来收买媒体、操纵舆论,进而影响议会的决策,达成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如果使英国民众改变对东方问题的看法,短期内可以拉拢英国站在奥斯曼帝国一边,长期看更可以使埃及在英国国内塑造个良好的形象,免得英国不断的针对埃及。

    至少要让英国的民众相信,埃及不是在中东扩张,威胁大英帝国霸权的敌人,相反,埃及是支撑奥斯曼帝国,对抗俄国扩张的最好盟友。

    最好像日本那样,能得到英国的扶持,成为英俄大博弈中的利器。

    另外,就是要使英国的资本家不去仇视埃及开发非洲,不反对埃及工业化。

    要让英国资本家认识到,埃及的扩张与发展,反而能增加自身消费潜力,从而进口更多的英国工业品.....当然不是低端的棉布和家具,而是利润值更高的机械零件或者机器。

    但如果去伦敦开个新闻社,叫做什么“今日埃及”之类的,伊斯梅尔猜这样会很难得到英国人信服。

    想要搞大外宣,想要打赢舆论战,还得找英国人自己。

    “巴拉德,《每日新闻》那篇夸赞土耳其的社论作者是谁?”伊斯梅尔问道。

    “戴维·乌尔卡特,”巴拉德说完,思考了片刻,“我好像没有听过这个名字.......”

    “那查一查这个作者吧。”伊斯梅尔吩咐道。

    可惜1850年的现在没有网络,要查询万里之外人的信息,非常麻烦。最好的办法就是借助埃及在伦敦的领事,直接询问《每日新闻》报社,这样信息传递就要花费至少一个月的时间。

    现在已经发展出来的电报,也不那么适合长途通讯。首先,就是电报的价格非常昂贵,不适合发送过多的信息,其次,现在也没有跨越地中海的电缆。

    结果伊斯梅尔的秘书们,只能在现有的信息中拼凑,他们在王公的档案室在翻箱倒柜,翻遍了邮轮运来的一期期英国报纸,又咨询英国和土耳其领事馆,过了一两天,总算凑齐关于戴维·乌尔卡特的履历。

    戴维·乌尔卡特是一位苏格兰人,现在在英国国会作为议员,有着不小的影响力。在过去,他青睐于希腊文化,参加了希腊独立战争,又在战争中负伤。

    1831年,了解希腊事务的他,受到英国驻土耳其大使坎宁爵士的委托,前往伊斯坦布尔参加外交会议解决希腊和土耳其之间的争端。

    到伊斯坦布尔之后,他竟然抛弃对希腊的热爱,越来越被土耳其所代表的东方文化所吸引。在外交事务中,戴维·乌尔卡特同土耳其外交大臣雷希特帕夏交好,渐渐的站在土耳其一边,激进的反对俄罗斯的扩张,支持切尔克斯人的独立。

    站在土耳其一方招摇呐喊时,他简直是一個疯子,就连一向强硬的外交大臣帕默斯顿勋爵,也被戴维·乌尔卡特指责为“过于软弱、放纵俄罗斯的扩张”。

    戴维·乌尔卡特创立的期刊,则不断的吹捧土耳其和东方文明,同《每日新闻》中他所撰写的一样,戴维·乌尔卡特认为土耳其文明更接近于英国,有着发展的希望。

    相反俄罗斯文明是野蛮的、愚昧的,尽管其地理位置处于东欧,可实际上完全被鞑靼征服者的精神所操控,与欧洲相去甚远。

    这个期刊还有个很著名的供稿人,一位叫卡尔的社会评论家,据一份英国报纸所说,卡尔在表面上很赞同戴维·乌尔卡特的观点,卡尔的密友弗里德里希则认为戴维·乌尔卡特是个完全的疯子。

    “没想到英国人当中还有这样明事理的人,”看完戴维·乌尔卡特的资料,伊斯梅尔不经感慨道,“英国民众应该多看看戴维·乌尔卡特的文章,多了解一下东方问题,而不该被那些支持俄罗斯的傻瓜所煽动!”

    伊斯梅尔现在决定,通过资助戴维·乌尔卡特来打一场埃及在英国的舆论战。如果可以,就支持戴维·乌尔卡特期刊的发售,增加其印刷量。再收买其他媒体和记者,令他们在东方危机中支持土耳其和埃及。

    只要打赢这场舆论战,使英国议会站在土耳其一方,对抗俄罗斯的战争就稳了。

    或许单单靠埃及的收买的舆论,难以同俄罗斯的支持者所抗衡,但众所周知的是,法兰西总统,路易·波拿巴,也一向擅长操纵舆论。

    伊斯梅尔到现在还没有因为英国问题同路易·波拿巴通信过,可稍微想一想,这位总统一定在千方百计的拉拢英国政要,使他们站在法国一边对抗俄罗斯。

    至于前往英国,收买舆论的任务,伊斯梅尔当然交给宣传部长巴拉德。

    巴拉德一向从事国内的宣传,现在也该拓展拓展国外业务。在国内,可以通过国家机器,使舆论一边倒,在国外就不那么一样了,必须得亲自怼那些本来就善于辩论、就善于歪曲事实的英国评论家,任务十分艰巨。

    接到伊斯梅尔下的命令后,巴拉德却不那么乐观。

    这不是因为他害怕任务的艰巨,而是对戴维·乌尔卡特产生了怀疑。

    “据外交部那边的说法,戴维·乌尔卡特同雷希特帕夏私交甚好,他会不会更喜欢土耳其,不为埃及的利益发声呢?”巴拉德问道。

    这么一说,倒是让伊斯梅尔皱起了眉头。

    在面对俄罗斯帝国入侵的时候,土耳其和埃及毫无疑问会紧密的站在一起。

    但在同俄罗斯的战争结束后呢?

    双方还能不能保持表面的亲密?

    当然,伊斯梅尔相信,如果阿卜杜勒·迈吉德苏丹考虑长远利益,肯定还是要和埃及紧密的站在一起。

    可亲兄弟,更要明算账吗!

    假如起了点小矛盾,需要英国调停,英国的舆论就至关重要,区分埃及和土耳其的利益也至关重要。

    总不能让埃及花钱买出的舆论,最后便宜了奥斯曼土耳其。

    “无论如何,他还是要为埃及所用的。至少在短期内,埃及的利益还是和土耳其一致的,”伊斯梅尔思考道,“这场战争一打肯定就是好多年,将来可以让戴维·乌尔卡特多来埃及玩玩,培养培养和埃及的感情。”

    巴拉德点点头,心领神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