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雨蝉 » 第三十一章 同学

第三十一章 同学

    两人没吃饭,喝了几杯茶,他现在也忙,除了学校分工,还有研究生院一摊子。李彬也没说别的,临走才说:“老家姊妹过得怎样,如果想换个环境,我在县经开区有点小投资,可以去那帮帮忙。”

    “能放几个?我这事上老家一大把人情请托,学校不好安排,正头疼了,你看我这头发,就这事愁的。”陆康回道。

    “刚投了个汽车交易市场,放个三五个问题不大”李彬道:“如果县里有项目,我可能还会投,到时再给你安排几个。”

    “那肯定够了,你这是发大发啦?”陆康问:“有闲钱么,给学校投几个?”

    “你们好几所附属医院,暴利行业,缺钱?”李彬问道。

    陆康道:“性质不一样,学校的基建不需要;主要是奖学金这一块,多多益善;特别是研究生、博士这一块,补助太少,家里负担太重,再不想想办法,没几个家底的都不敢在学业上上进了。”

    “这么严重?”李彬问。

    “比你想的严重,二十大几三十岁读硕读博还要找家里伸手,精神压力很大。我也是这样过来,要不是和你高考一起睡几天,学到你的稳当劲,说不定就崩了!”陆平道。

    “别乱说,我没和你睡!”李彬开玩笑:“我一大老爷们,取向正常,别坏我名声。”

    “只要你投钱,你到外面说我要找你睡的,我认了。”陆康道,这是真急了。

    “你不往上反应反应,上面更好解决!”李彬问道。

    “有反应,不只一个二个。但这方面没个十年八年不会有结果!”陆康回道。

    “那需要多少?你得说个数”李彬道。

    这话把陆康给刺激到了,陆康盯着李彬道:“你这不是一般的打发,说数就给?”

    “你考虑清楚再说,一次机会”李彬回到:“并且你得想好投钱的名头。”

    这下到陆康麻爪了,不知道说多少好,李彬也不吱声,盯着杯子茶水研究。等了好长时间陆康才说犹犹豫豫道:“要不,六千万,你看行不行?”

    “行啊,一年六千万,一次性十年六个亿”李彬道。

    “多少?”陆康激动得站了起来:“六个亿?”

    “是啊,六个亿;你不是说政策要十年、八年才有结果么?我们按十年准备”,李彬道:“少了?”

    “不少,多了”陆康顺嘴回道,然后感觉不对,赶快又补充道:“也不多,够用了”

    “你这少了多了够用不够用的,目前就这点,下次还得等一段时间”李彬逗趣道。

    “还可以有下次?”陆康感叹道:“兄弟,你这是神仙放屁,不同凡响啊!”

    陆康原本能希望李彬能赞助个五六千万,他这研究生院研究生加博士近两千人,每人每年再补助五千,先撑个五年,也轮不到他发愁了;他这每年找校友弄资助,都不理想;没想到李彬给力,翻了十倍给,这事轻轻松松就解决了。名头好说,赞助中医研究就行,至于流程,他得回去汇报再说。这事太大,不是他一个副校长能全部走完的。李彬笑道:“那你抓紧,我在省城还有三四天,过后就不等了”

    和陆康喝完茶,转头就和约好的同学老金见面,两人是大学同宿舍的同学,见面自然是要喝酒的。和老金约定的餐馆不大,生意很好,很热闹。两个人一钵鱼,一盘花生米,一盘酱牛肉,一瓶白酒。店家另配了几个蔬菜,等鱼吃得差不多了就鱼汤下。又点了两杯绿茶,小热水瓶就放在桌子上,便于自己添水。

    两人边喝边吃,边吃边聊,首先谈到的就是各自的状态,老金说年前魏、苏两位师兄都来过,把企业的状况也介绍给老金,所以工厂的事老金很清楚,但老金的状况没有给两位师兄多说,今天李彬过来就有点诉苦了。“这几年工程不多,就接点南岳市的修补工程,发发工人工资,维持日常开支。合作伙伴想退出,我这也拿不出钱。老李,现在办实体太难了!”

    老金咪了口酒又道:“你是真有胆气,把让出去五六年的市场从大鳄嘴里要抢回去,我是没有这气魄了,被市场折磨得没点脾气了。”

    “是市场不行,还是你业务展开这块力道不够?”李彬问道。

    市场不好就是整个市场萎缩,蛋糕变小,那拼抢市场要付出的代价就更大了。业务没展开,那是企业自身的问题,有可能是硬件沒跟上,有可能在资金垫付这一块搞不过别人,也还有可能关系走得不到位,信息处处慢人一步。

    “市场缩了点,我这块底子薄了点,也垫付不起;以前市场好的时候,没把硬件提起来,还是八九年前的老设备,这竞争力就更差了。另外方向选择也错了点,当时觉得用设备接工程风险小,但利润也小。”老金对李彬说道:“还记得我们两人去的西县设备厂么?”

    “记得,也算是同行。”李彬道:“吃了顿农家菜,味不错,最后好象还搞了合影?”

    “对,就那家!”老金道:“现在做得不错,全做材料设备,你过来那年我就准备进材料市场。”

    “你那天不是签了台P700的合同?还下了两万定金!”李彬问道。

    “最后场地没弄下来,黄了!”老金叹了口气:“当时有个带码头的地块,关系没搞到位,被别人抢先了。”

    “现在还有没有机会,如果能搞到带码头的地皮,添设备不难;我给你担保,请魏师兄安排给你组织生产;如果这边西县更合适,这边买也行。”李彬问道,材料设备这块润城工厂最近的计划好像是没有了,利润率太低,两位师兄都不想做。

    “最近是有一幅,但现在价位更高,没这本钱。场地费用、码头接驳设备、厂房、材料设备还要添两台装载机,可能还要自备几台重卡,这没三千万打不下来。就算用地皮贷抵押贷款部分,自备资金可能也少不了2000万。”老金道:“我这手上资金还有几百万,再多就拿不出来了;有钱都喜欢用资金玩短频快;实体来钱慢,风险大,合作伙伴难找!”

    李彬道:“老金,要不我投点?”

    “你工厂现在正需要大量资金周转吧?魏师兄年前说回去可能也要找银行贷款”老金道:“这个时候你从工厂抽资金不合适。”

    “我不从工厂抽资金”李彬道:“另有资金来源,你就说如果我投点,保证三千万齐套,你做不做得起来?”

    “你真投?”老金问道。

    “这要看你做不做得起来?”李彬道。

    “主要是地皮,要不我们去看看,如果地皮能抢下来,肯定做的下来!”老金精神上来了,立马就想动起来。

    “现在就去?”李彬问。

    “对,现在就去”老金回道:“你抓紧吃两口,酒不喝了,我让人开车过来”

    等老金的工人开车过来,两人也吃了个七八分饱,拎着没喝完的酒就上了车。老金对司机道:“小赵,去沟山江边码头,我们上次去得那家”

    两人运气不错,到沙场的时候,老板也来了;年青人对父辈留下的实体不感兴趣,卖掉沙场码头,想做金融投资。三人沟通了一会,价格其实先前老金和他磨过,差距太大,没谈成;也有其他人在谈,可能都多少有点欺他不懂,死命的压价;但看着自己父亲做了十几年,不说精深,哪有不知道行情的,这几天几方正僵着了。

    李彬没这心,正常价位就行,这谈起来就快了;老板在两千万的报价上让了两百万,签订合约,打定金18万,约好后天上午办理过户全款拿证。李彬和老金没多留,准备继续赶到西山,准备把设备也定下来。在路上和苏师兄沟通过,他要从头组织生产两套设备的投入,可以在西山买三套了,并且生产周期还长,这就不用考虑了,只能是西山买。

    到西山的时候,天已经快黑了,打着小灯进的工厂;老板是两人,都是从沿海打工回来,站在大门外等;老金和他们熟,李彬和他们吃过饭,也算是熟了。

    下车寒暄几句,老金就打趣:“王老板、董老板,我这同学自从上次在你们这吃过农家菜,一直念念不忘,今天又来混吃了。”

    王老板回到:“您能记得我们的农家菜,那是对我们招待朋友的肯定,这是我们的荣幸;希望我们的产品也能让您念念不忘。”

    “可不是念念不忘么,六年了我们今天不是又找上门来合作么?”老金笑道。

    “感谢感谢,今天一定让金老板、李老板宾至如归!”董老板说道。

    行情大家都清楚,能扯的不多,合同很快拟定,签字盖章;拟定合同时,老金明确告诉两位老板,这次没有定金;一切正常,后天下午按合同百分之三十货款到位,交货另付百分之五十,一年质保到期结清尾款。有变化,合同废弃,晚上的招待费要白花了。

    王老板场面话说得不错:“就算没有合同,两位老板来看看,那就是支持我们,这招待也不打折!”

    “招待不打折,这价格可以打折,王老板、董老板,要不这合同价格再商量商量?”老金打趣到。

    王老板回到:“金老板,这价格已经是骨折了;再折骨头就断了,您得让我们能走路;高抬贵手,留条路走走!”

    还是老地方,同样的味道,焯水的野菜嫩嫩甜甜,用红辣椒一炒喝酒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