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年少挽剑世无双 » 第二十一章 当年事

第二十一章 当年事

    顾涯和游昭看着林沧澜和沈千伶明明都恨不得长在对方身上了,却已经秉着那所谓得“发乎情,止乎理”的虚伪样子实在是难受,偏偏两个人好像又都很享受这种暧昧的感觉,明明都知道心中互有爱意,却偏偏都不挑明。

    顾涯和游昭两个人就夹在两个人含情脉脉的眼波里,十分的不自在。

    “顾大哥,索性现在也无聊,要不咱们现在就试试吧。”还是游昭机灵,出口让顾涯帮他探查一下自己究竟适合什么修行体系。

    顾涯心中狠狠的夸了游昭一句“好小子!”

    那边正眉目传情的林沧澜和沈千伶也意识到刚才的感情似乎过于炽烈了,可是这种事在这短短的一日内也发生了数次,两人也不似最初那样会脸红害羞。

    两人也不明白怎得从相识到互生爱意仅仅用了不到一日,或许这就是少年人之间最澄澈的初恋的感觉,就像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开,风什么时候会来。

    此时听到顾涯要探查游昭的修行天赋,也凑过来想看看不周山的“开蒙”手段究竟有多神奇。

    在这个世界里,所有的修行者在踏入修行界的门槛前若是能得到前辈的“开蒙”从而确定自己的修行体系,那么无疑是事半功倍的,可惜的是不是所有修行者都能得到这个机会,毕竟“开蒙”手段会得人虽然不少但是非亲非故的情况,谁愿意浪费精力为了不相干的人“开蒙”呢?

    况且若是没有相应体系的修行功法,就算是得知了自己最适合修行什么体系,那也只能徒增烦恼,所以这种“开蒙”仪式已经逐渐被普通修行者遗忘了,毕竟普通修行者别说体系了,就算是修行功法也仅仅能接触到几种极其有限的功法。

    但是这个问题放在游昭身上就不是什么问题了,毕竟顾涯身后那座山可以称的上是天下修行之巅,不论什么体系的修行功法,在山上总能找到那么一两本,这也要归功于当年的桃花观初代观主,也就是风华王朝的第一位护国真人——凌道玄。

    这位道爷和当年得圣祖林渊曾经想建立一所专门为朝廷培养修行者的学院,可惜的是当这个想法被林渊在朝会上提出的时候,却几乎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朝堂上的修行者,无非就是文道,武夫,道士,还有观星宗的术士。这四种修行体系也是风华境内最多的四种修行体系,各类传承功法不绝。

    道士自然不必说,当时朝内的道士都是直接听命于当时的天下道尊凌道玄,而且凌道玄也明确表示会把自己的修行体悟和部分功法先先贡献出来。

    而文道的文士呢,对这个提议也是不痛不痒,毕竟在他们文士的眼里,就算是我把功法和体系都贡献出来,也不见得有人能看懂那些圣人之言,从未一朝顿悟,文满天下,就算真有这样得天才,那么文士的功法就算是给这种人参详又能怎么样呢,说不定就能为自己这一派流芳千古。

    林渊听到朝堂上的文士大佬们没有反对,本来已经觉得这事已经成了,却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然被自己手下最忠心的将军和术士们给背刺了。

    术士的反对理由还说的过去,术士本就是观星相测吉凶,加上各种的阵法,一个六品术士在战场上的作用甚至可以和十个八个同境的武夫媲美,这种军国利器自然是不方便交出来的,毕竟人心难测,要是教会了某个天赋异禀的反贼那不是出了大问题?而且高境界的术士甚至可以移星换斗,付出相应的代价之后甚至可以动摇国运,林渊想了想,觉得观星宗的术士说的也合理,毕竟术士虽然战力不行,但是花里胡哨的的手段实在是太多,而且门槛相对不高,但是新朝刚立,就被手下背刺,帝王颜面实在是挂不住。

    好在观星宗的大头目本来就是林渊的家臣,看出来主子脸色不佳,急忙表示,可以经过筛选一部分术士功法来贡献出来,算是圆了林渊的面子,至于学了这种术士功法的修士最适合的就是当一个种地的农夫这种小事就不必和伟大的林渊陛下说了嘛!

    反对声音最大,反对意志最强烈的,还是那些随着林渊一起打天下的武夫将领,这也是林渊完全没有想到的,在林渊看来,武夫的修行体系就是全体系中最好入门的,十个修行者得有八个是武夫体系的,根本就没有什么需要拒绝的理由,无法就是贡献出一点自己所修的高等功法,这又什么难的?

    但是那些武夫将军们可不这么想,武夫体系虽然好修行,但是没有高级功法配合的武夫,就算天赋如何惊人,也不可能修行到七境以上,因为现在流传的武夫功法,大多都是一些粗浅入门的功法根本就没有高境的修行法门,而武夫修行体魄经脉,就算是修行到瓶颈有所奇遇得到了某种高等功法,但是这部心法和之前所修的功法还有可能是冲突的,除非是废去之前全部真元从头苦修,可是这样对经脉的损伤又极大。这样就陷入了一个死循环,所以天下修行者中武夫的数量虽然最大,但是高境的武夫数量远远不及其他体系。

    在座的将军们,大多都是贵族出身,自小修行的都是家传的武夫功法,又经过多年的战火磨练,境界都达到了六境七境,而小半出身草莽的将军就如张诚先祖张不空一样,因为作战勇猛,忠心不二,得到了林渊从秘处所得到的《后土返春功》。可是别的将军就没有这种运气了,出身草莽的将军,甚至普遍境界不过五境,而且所修功法粗浅至极,根本难以发挥武夫应有的战力。

    若是将功法贡献出来,那么以武夫的修行基数,很快就会冒出一大批中高境界的武夫,那么这些人如果加入军中,不出几代就能威胁到现有的军队体系,军中最重勇士。可是若手下不断出现那种万人敌的勇士,会不会威胁到统帅的地位,会不会因为自己境界高过主帅而阳奉阴违导致错失战机这是以方面,更重要的却是修行者的地位无意于会高过普通士兵,那么如果每个士兵都能修行,就算是境界不高,那么他们还会有心作战吗?当一个普通人得到了改变自己阶级的机会,那么他还会含不畏死的冲锋陷阵选择用命去拼一个阶级跨越吗?

    若是军队中大多都是修行者,那么或者短期内会战力激增,甚至于可以扫平天下,但是长此以往,享受了足够修行者的福利的普通士兵,会不会用自己的力量去掠夺本来应该属于普通人的资源?

    那些实在没有修行天赋的普通士兵普通百姓,会不会在修行者有意无意的特权欺压下彻底丧失了活命的希望?天地的资源看似无穷无尽,但是修行者的境界有高低之别,需要的资源也有多寡之分,当掠夺完普通人赖以生存的资源之后,高境的修行者定然会出手掠夺属于低境修士的资源,那么就势必会带来反抗,而修士之间的对决,所带来的后果本就是毁天灭地的,何况是大批修士参战的战役,甚至会给整个世界带来不可逆的伤害,那么最后大家也不用抵抗冥界了,因为那个时候,可能内陆上已经没有活人了。

    听到这种道理从武夫的嘴里说出来,朝堂上的众人还来不及惊讶,就都陷入了思考。

    尤其是那些文士大佬,他们之所以同意献出自己的体系奥秘和修行功法,是因为文道之路本就坎坷难行,不只是文道,包括道门,术士,甚至是南疆蛊师,枭族祭司,剑修等等所有体系,对于修行的门槛都谈不上太低,很难通过培养催生大批量的修士,所以他们可以同意。但是武夫不同,武夫功法本就注重体魄修炼,而高级功法对于体魄的锻炼更是惊人的,是以就算是天赋极低的人得到了高级武夫功法,那么进入一境二境也是可以的。那么这些将领的担心就会变成现实!

    林渊做为帝王更是深知,如果这种局面发生,那么首先受到影响的就是自己林氏天下的传承,虽然自己的修为傲视天下,但是不能保证之后的子孙都有自己这般的奇遇和天赋,若功法普及,野心和力量的催生之下,自己的林氏天下,早晚会变成一个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