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宋的荣耀 » 第二十六章 岳飞行踪

第二十六章 岳飞行踪

    赵楫激动的声音让周围的人都多少觉得有些发蒙,张宪更是有点不知所措,刘锜也是觉得莫名其妙。自己的这个小师弟平时是个挺稳重的人呀。看着眼前迷茫的二人,赵楫有点尴尬的解释道:

    “张宪自己是他们这一批里的第一名,他说他的兄弟比他还优秀,本王不是听见了有人才可用,心中欢喜吗。四师兄你也知道,王府缺人呀。”

    这边刚和刘锜说完,又转脸对张宪追问着,道:

    “你兄弟叫什么?”

    张宪双手抱拳,躬身说道:

    “回郡王殿下,草民的兄弟叫岳飞。”

    岳飞。真的是岳飞,赵楫开心的哈哈大笑起来,连声说好,然后又急忙问道:

    “这岳飞他人呢?”

    赵楫的态度让张宪有点摸不到头脑,机械的回答道:

    “我那个兄弟办了休学,回老家探望母亲去了。我们兄弟二人少时就是同窗,又一起来到京城的御拳馆学习,所以我了解他,他真的是个人才。请郡王殿下可以留下他。”

    赵楫按耐下心中的激动,说道:

    “既然你说他是人才,我相信你,这样,你马上收拾一下,去岳飞的老家,看看他母亲的病如何了。最好是给老人家接到东京城。”

    正说话间,周侗回来了,赵楫一见,就微笑着说道:

    “周馆主,你来的正好,本王想找你要一个人。”

    周侗一见张宪,瞬间就明白过来,说道:

    “张宪,郡王殿下看的起你,你要好好的把握,我让你做这个辅导教师,也是不想你荒废了学业,并不是要留你在御拳馆,而是留在京城,等待机会。现在就是你千载难逢的机会来了,记住了,好男儿志在四方。”

    张宪听见这么一说,心中一暖,对着周侗就深深的鞠了一躬:

    “学生多谢老师垂爱。”

    然后又转向赵楫,鞠躬道:

    “多谢郡王殿下抬爱,张宪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

    赵楫开怀大笑说道:

    “好,从现在起,你就是我们郡王府的人了,你马上收拾下,跟我回府,明天去把你自己还有你兄弟的家人都接到京城。暂时就住在王府。”

    张宪当即跪下领命。起身就走了出去。对于年轻的张宪来说,去郡王府要比留在御拳馆有前途的多了。年轻的心怎么能守得住寂寞呢。

    要说赵楫目前最大的心愿,莫过于能亲眼见到岳飞了,他是无数人心中英雄的典范,他忠于国家,孝敬父母,文采斐然,武功盖世,坚毅勇猛,用兵如神,还有最后的毅然赴死。

    好像所有赞美的形容词都可以用在他的身上,让他的人生既是光彩照人,又是慷慨悲歌。一想到这一世,能和自己的偶像并肩战斗,赵楫心中充满了豪情,还有期待。

    吩咐过张宪,赵楫又对周侗说道:

    “周馆主辛苦了。本王要感谢你为朝廷培养了这么多有用的人才。”

    由于朝廷的重文轻武,还有不思进取,御拳馆一直不受待见,这几十年还没有被一个皇室成员或者朝廷大员认可过。猛的一听赵楫的话,周侗激动的热泪盈眶,说道:

    “多谢郡王殿下抬爱,下官一定竭尽全力为朝廷效力,为陛下效力。”

    赵楫由衷的说道:

    “其实本王知道,这么多年以来,朝廷一直不重视军队的建设,对御拳馆投入也不够,让你们举步维艰,我想以后会有改观的。”

    周侗在一旁不住的感谢,赵楫又接着问道:

    “你们现在共有多少学员?开设的课程有哪些呀?”

    御拳馆主周侗香都没有想,说道:

    “一共有四百八十名学员,每年招手一百二十名,需要在拳馆学习四年。现在教授的主要还是个人武力,以长兵器如枪、戟、马槊这些为主,另外还有极少的一部分学习的是后勤保障,这样的学员基本上都是来自商贾之家。”

    赵楫一听就明白了,这御拳馆还是以培养马战人才为主,加上学习后勤补给的,最初的设想应该是对北方的游牧民族作战为主,随口就问道:

    “那现在馆里的马场在城外吗?有多少匹马?”

    周侗有点尴尬的说道:

    “回郡王殿下,御拳馆没有马场,也没有训练用的马。”

    闻言大吃一惊的赵楫沉默了半天,才苦笑道:

    “你们训练的可是骑射之术呀,没有马场,也没有马,实在太荒谬了。简直就是既想马儿跑,还不给马吃草。”

    面对着赵楫这个皇室的皇子,周侗在旁边也只是不停的赔笑着,不敢乱说话。赵楫心里很是苦闷,大宋不是没有实力,没有能打的军队,只是从上到下都充满着奢靡享乐之风。

    大家都认为现在是四海升平的太平盛世,没有一点危机感和使命感,每天只知道吟诗附会,追逐着声色犬马。

    赵楫心里明白,在没有形成自己的影响力之前,哪怕自己是个皇子,也没有能力改变现状。现在要做的事,就是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想要有影响力就必须有人跟随,要有人就必须有钱,如果没有钱,就连聚集人气的基础都没有。你不能要求一群人陪着你饿着肚子谈理想吧。

    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一个真理,只有你有钱了,才能带动很多人和你成为一个利益集体。才会影响到很多人和你保持同一个声音,才会有影响力。你发出的声音才会被别人听见。

    想到这些,赵楫也只能安慰周侗说道:

    “会好的,陛下迟早会意识到御拳馆的作用的。你看,本王不就跑到你的御拳馆来招人了吗。”

    赵楫一边说话,一边走到椅子上坐下,周侗亦步亦趋的跟着身旁,双手捧着御拳馆学员的名单。赵楫随手拿了过来,简单的翻看着。其实他要名单最主要的目的是岔开岳飞的消息,现在找到了,也就没有在翻看的意愿了。就对周侗说道:

    “你们即将毕业的这一批学员,禁军要多少?”

    周侗有些尴尬的说道:

    “这一批,禁军一个也不要,说是蒙恩入伍的都安排不过来了。不光是这批,前几批的学员入伍的也不多。下官正在发愁怎么安置呢。”

    赵楫哭笑不得,今天这趟御拳馆给他的意外真的挺多的。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几十万军队,一年就需要轮换几万军人,居然连这一百二十名学员都安排不了,这可是大宋唯一的军校呀。可想而知,现在的军队都是些什么货色,有多少吃空饷的。

    仔细的想了想,赵楫才说道:

    “这一批都给本王吧,还有你们联系一下前三批的毕业生,如果有愿意跟着本王的,本王也可以安排,不过不能保证都能入伍,有官身,但是起码有一口饭吃。”

    赵楫说完,周侗和周围御拳馆的教师们都十分激动,齐声道谢。赵楫随即就对刘锜吩咐道:

    “四师兄,这个事情交个你负责,明天先把这一百二十人领到王府。七天后,再来领其他的。”

    赵楫刚一说完,紧接着他又对周侗说道:

    “周馆主这几天费费心,联系下,七天后,我们来领第二批学员。”

    二人皆是低头应是。

    这时,收拾好自己私人物品的张宪也回来了。赵楫一行也圆满的完成了自己此行的目的,和周侗几人告别后,就带着张宪,打道回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