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桃花深处有神仙 » 十七章 朝堂事刚隐,岂料有人论

十七章 朝堂事刚隐,岂料有人论

    切!不坐便不坐,难得赏赐,竟还有奴才不领情!

    司徒真真也不想和卫求来这等粗俗武人一般见识,再看向燕万里的眼神,倒多了半分认可;

    像是这般读书人,最是会来事儿,什么事情都处理的妥妥帖帖,不让主子有一点为难,有一点难堪的,比如朝中那位;

    江南钱粮功曹楚唯利,太熙十九年探花,却是三甲中攀升最快、实权最重之人。

    燕万里被太康郡主看得紧张,又不敢有任何动作,口中紧张得生津,便微微抬头将口水倒灌;

    清了口腔,故作豪迈嗓音道:

    “小姐慈悲为怀,剑神大人想必是难以置信他二弟的鲁莽,天生丑态还敢惊扰圣驾,被小姐瞧见了他那副丑态,脏了小姐眼睛可真是该死!”

    司徒真真满意的抿嘴而笑,这副笑颜,燕万里又有点看呆了,索性他早有准备,狠狠在自己舌尖一咬!

    燕万里是见识过司徒真真美貌的人,凭借着强悍的理智恢复常态之后,自然是对这种魅惑到骨子里的容颜有了粗浅应对;他这一咬,不敢留力,怕自己清醒不过来。

    一不留神咬得深了,鲜血从舌尖直流。

    司徒真真心里想着,果然还得是读书人明事理;不是说怀疑武人们的忠心啊,只是这份可看得见摸得着的劲儿,那就是武人们缺乏表达的地方。

    司徒真真满意地点头,再问:

    “那你倒是说说,这当今朝野,有哪些可论之事,哪些可论之人?”

    司徒真真见到燕万里这副忠心的样子,找到了熟悉的感觉,瞧也不瞧那徐方策一眼,惬意地半靠在太师椅背上:

    “自然,我也知道朝中想来不喜被士子议论朝政;

    自太熙八年以来十几年,历年科举都以《道经》、《乐子论》为题,周秦古书被打压销毁,大魏遗族和我大晋国制相当,只是不如我大晋登峰造极罢了,不说也罢。

    但而今毕竟不是太熙帝刚继位之时,大魏遗族频繁活动,各地毛匪四起,各地多有举报周秦隐士出没。”

    司徒真真顿了顿,还是说道:“最更重要的,是前几个月前的那一桩大案。

    此时此刻,我偏想听听你们这些读书人,作何感想?”

    “小姐垂青,小姐喜听是小人的荣幸。”

    燕万里心里狂喜,只觉一腔抱负就此施展,脑中各种想法百转千回,最终是在短且急的时间里整理头绪。

    只见他正冠掸衣,对庙堂事,江湖事,皆娓娓道来:

    正是:书生意气凭风起,但言天下不平事;

    合则卖于君王家,赚个书生万户侯!

    “小姐既问,我便按小姐之题作答:

    小姐方问:有何可论之事,有何可论之人;然,天下大事,论事则不可不论人,因事起于人,终于人;于小人之浅见,凡所大事皆为人事,故今作答,两问并一答也!

    小姐方才提及数月前的大案,想必是说血玉阶一案,陛下龙颜大怒,天子一怒则血流成河,于皇宫之内,一日之间屠尽朝廷重臣;丞相、三公、九卿、大将军、骠骑、车骑、卫将军,四征、四镇、四平、四安,乃至各营副官、各府主簿、功曹,皆被株连,朝廷罪臣死去数百之众,牵连罪人过万!

    如此一来,龙心方愉,这些罪臣也算是死得其所。

    可如此一来,朝廷中枢匮乏,无以为继,便急需提拔新人!”

    重臣尽戮?

    饶是以徐方策自认为已经看清这个魏晋朝的荒诞和暴力,还是一时凝噎。

    按照他的理解,古代帝王纵然是享有天下,为君为父,也需要考虑官僚势力,即便是闹到党争祸国的一步,最多也只是肃清首脑,最多牵连出来几十个情节严重的大小官员。

    常言道法不责众,然而在这个魏晋朝却是全然失效了!

    徐方策还真想听听,到底是什么样的重罪,导致了如此严重的后果?

    若是篡位……

    如此多的文臣武将,囊括了三公九卿、大将军、骠骑、车骑、卫将军,连皇宫禁卫都是在卫将军管辖之下,更别提还有四征、四镇、四平、四安将军,这等于是将国家中央军队全部打包了!

    剩下的只有各地都尉手下地方军队。

    如果这样还造反失败,还是在这样一个连筑基期都没有的低武世界。

    徐方策都感到不可思议。

    “如今不过数月,大晋五虎之称的五人,从中脱颖而出,当真是石破天惊!”

    燕万里看了司徒真真一眼,毕恭毕敬,作出礼数地拱手赞颂:“我大晋五虎之一,也是其中唯一以女子之身挤进五虎的巾帼枭雄,我大晋太康郡主司徒真真小姐!

    能得小姐垂青,于今日一问,纵使今夜小人便粉身碎骨,也是死而无憾!”

    司徒真真剥了一只葡萄皮,低头尝了一块点心,嘴里含糊着嘟囔:

    “嗯,继续说。”

    “其余五虎,便是我大晋太子司马琅琊,还有人才辈出的太熙十七年的前三甲;状元如真来,榜眼贾怀是,探花楚唯利;

    其实小姐如果要小人评价,司马殿下自然是天潢贵胄,贵不可言,七岁破第一大关,十四岁破第二大关入七鼎,如今年方十七,传闻便已经正在闭关,突破八鼎境界!

    朝野上下皆有公论,说殿下爷有远超秦天帝之才,足克问鼎九鼎,甚至有望超越秦天帝所定九鼎境界,

    再开辟一片新天地!”

    “这,自是不消多说的。”

    “再说那有盖世英雄之称的如真来,文武双全,文有状元之才,武有七鼎修为;

    如真来大人那份状元试卷,被作三甲文章传阅天下,字里行间豪气冲天,忠肝义胆,也不消多说。

    还有楚唯利大人,文章功底扎实,哦……

    小人失言,楚唯利大人的文章如玄龟在卧,龙首蛇尾,以忠为本,以功为其灵动,可为百官之表率。”

    燕万里再度一看司徒真真表情,见司徒真真以手臂支撑头颅,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

    倒是在侧的钩拘和黑蛟骑的统领,位同校尉的诸葛百喂大点其头,显得很是认同。

    尤其是诸葛百喂,

    在燕万里的注意下,当他说道如真来有盖世英雄称谓的时候,那诸葛百喂眼睛都似乎正在放光。

    喜悦之色溢于言表。

    而这是连他燕万里说及太子爷司马琅琊时都不曾有过的事情。

    燕万里心中暗忖,这如真来在大晋武人,至少也是在黑蛟骑中颇有声望。

    这其实极不寻常,大晋等级森严,如真来如今在血玉阶一案后得以借势而上,位居五虎,如今也不过是位居平南将军,食禄千石,官阶校尉将军。

    如真来在隶属卫将军精锐的黑蛟骑中有如此威望,岂不是犯了僭越之罪?

    就如此,还能得陛下恩宠?

    这也太不可思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