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山道难行 » “第三十九章:总别离”

“第三十九章:总别离”

    经过了一个冬天的努力,黄三宝花钱雇人盖的新屋总算是完工了,院子的围墙是用灰砖砌的,屋子的上面铺着一块块青瓦,相比于之前那残破的旧屋,这个新屋子可以说是严密的很。二老看到这座新屋子也是欣慰的笑着,感叹着老天的垂帘,有了这样一个有本事的儿子。

    早在一个月前,雪花飘落的时候,在屋子里烤火的黄三宝就已经收到了吴广清的信,信上说他已经把赵巧巧安顿好了,来年的春天大概就会迎娶她,希望黄三宝可以早点来帮帮他。

    而黄老汉每天走在街上,腰板都直直的,像是回到了年轻的时候,荣耀总是不可避免的蔓延传递,从前来往较少的乡亲此时也同黄老汉亲热了起来,总是问着问那的,这大概是黄老汉感到最风光的事了,所以从前鲜少出门的他最近每天都要到街上去转几圈,熟络的回应着向他打招呼的人。当然黄老汉没有忘记最初的想法,他鼓励黄三宝读书多年,最期望的就是黄三宝可以考取功名,所以近日里一直提醒着黄三宝牢记初心。

    大洲的科举是在十二月举行科试,四月举行殿试的。虽然黄三宝也很想早点去找吴广清,但是黄老汉的多日提醒还是让他决定先去参加科试。这几日他读书更加用功,毕竟临阵磨枪,不光也亮。

    考场中与他年纪相仿的人却是不多,大多都已经是青年模样,甚至还有一些老者还在吹胡子瞪眼的满头大汗,眼前的题目好像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东西一般,一个个掩面沉思。博览群书的黄三宝在这场科试里并没有感觉到太大的压力,当然也可能是他年轻的意气风发,但是不管怎么说,面对考试的题目他还是风轻云淡的作出了自己的论述与答案。

    监考的考官看到他的从容也并未惊讶,有些人自信满满的写下答案,往往却是心高气傲的不堪与浅显,他们见识到了太多的这样的人,最开始的云淡风轻,到后来的谨小慎微,甚至到最后的吹胡子瞪眼。

    三天前,阳城里贴出了考中的榜,官家派了几个吹锣打鼓的人来到了黄三宝的村子里,黄三宝考中了,不比那些多年未中的人,可以说是少年得志了,他侥幸的成功了,虽然名次不高,但的的确确的是中了。明明是一个少年,为他送来文牒的人却叫他老爷,黄三宝觉得好笑,但还是忍住了。而黄三宝的二老则是激动的赶紧向屋中的祖先磕头上香,黄老汉是头一次这么虔诚的祭拜,感谢着着祖宗的庇佑,敬告着他黄家出了举人的大喜事,而且还是一个刚刚十八岁的少年郎。

    这一下,黄老汉的腰板更直了,就连那一辈子风吹日晒早已干褶的脸都开始变得圆润光泽起来了,村里的人也不在称呼他老黄了,现在都叫黄老太爷,毕竟儿子做了老爷,做爹的自然也要高上一辈儿。他现在每天要在街上走更多的来回了,黄老太也是笑着看着他突然的勤奋,嘴上骂到:“老不正经!”人的本性并不是喜欢偏居一隅的,假如他有着呼风唤雨的实力,而又不需要承担那份艰巨而又沉重的责任,他恨不得整日风光,谁又会在那昏暗的暖洋洋的炕上终日里迷迷糊糊呢?

    就在整个春天的风吹到得意洋洋的黄老汉的脸上的时候,黄三宝收拾了行囊,牵着那匹许久未曾远行的马儿上路了,二老满眼不舍的将他送到村口,黄大娘的眼泪依依,双鬓发白的黄老汉搂着他向刚刚上马的儿子挥手作别。

    “我走以后,父亲不用再耕田,母亲也不必再织布,家中我留下了几张金票,足够家里多年开销了。切记养好身体,希望儿子下次回来,二老不要苍老太多。”

    面对着儿子的叮嘱老头并未放在心上,反而是挤眉弄眼的叮嘱着黄三宝:“下次回来你可不能一个人了,臭小子。”

    黄三宝笑了笑没说话,转身扬起了马鞭,啪的一声,伴随着一声嘶鸣,马蹄蹬起了尘土飞扬在阳光下,沙沙的散落在空气中,黄老汉又笑着骂了一句:“臭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