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的外甥朱厚照 » 第七十六章 新年气象

第七十六章 新年气象

    年关一过,便是新春,这是万物复苏的时节。

    张鹤龄早早地来到西山,巡视这里的生产情况。

    玻璃工坊里,无数明亮平整的玻璃堆置在一起,甚为壮观。

    整个冬天,工坊里加足了马力,每日都要生产大批玻璃。

    但张鹤龄一时还未找到销路,便将玻璃全都堆在工坊里闲置。

    看到这么多闲置玻璃,张延龄坐不住了。

    “我说阿兄,这些玻璃看上去倒明亮璀璨,可老堆在一起也不是个办法啊!”

    “依我说,全切了拿来做眼镜,那眼镜百两纹银一副,又费不了几块玻璃,最是来钱了!”

    张延龄最近数钱数得很过瘾,对制造眼镜已入了迷。

    在他眼里,制出来的那并非是一副又一副眼镜,而是一锭锭雪花纹银。

    眼看这么多玻璃闲置,他恨不得将之全都敲碎了,统统拿来制造眼镜。

    张鹤龄自是拒绝:“那眼镜并非消耗品,买一次可用数年。靠之牟取暴利,并非长久之计。”

    “再说这些玻璃,我本就另有安排。”

    新制出的玻璃,原本是打算用来制作门窗之用。

    只是冬日里连个太阳都极少见,这玻璃门窗实在难以推销出去。

    张鹤龄便打消了销售念头,先关起门来疯狂生产,将玻璃门窗备足了货,就等着开春之后,再推出市场。

    “阿兄,这回你又想霍霍谁?”

    一听张鹤龄早有计划,张延龄已搓着手露出奸商笑容,他对张鹤龄倒极有信心。

    张鹤龄想了想:“自然是挑有钱人下手了,依我看来,还是得从那些公卿王侯们开始。”

    京中有钱人不少,但最有钱的,自然要属那些权贵公卿们了。

    张鹤龄打算将这玻璃门窗,推销给这些人。

    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即是能更快将玻璃门窗推广开来。

    公卿王侯们素来引领京师风潮,只要他们家里都装上玻璃门窗,其余商贾富户们望风而动,自然也会效仿追随。

    这一回,张鹤龄不打算再靠玻璃赚取暴利了。

    这门窗和眼镜不同,并不算稀缺物品。

    玻璃门窗虽好,但若价格太过高昂,想是很难推广。

    那纸糊的窗户、木制的门窗虽比不过玻璃,却也勉强能用。若玻璃门窗定价太高,想是不会有人采买的。

    但是,眼下的问题是,如何向这些王侯公卿们展示这玻璃门窗的好处,让他们动起采买门窗的念头呢?

    张鹤龄想了许久,终是将心思,打到了宫里头。

    ……

    寒冬一过,暖阳越来越足。

    这日中午日头正浓,弘治皇帝在张皇后的陪同下,到了御花园里散心闲逛。

    远离那泄露炭毒的暖阁,弘治皇帝的身子好了不少,刚一开春就已丢掉了暖炉和厚重的大衣。

    夫妇二人在御花园里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所谈的,无非是太子朱厚照和京里最近发生的趣闻。

    “说起来,你那两个兄弟,最近在京里倒很活跃。”

    “听闻他二人制出个眼镜,向京里的翰林文生们四下贩售,赚了不少银钱呢!”

    “那眼镜朕也见过,用的是上好的琉璃片制造,虽说成本不低,但卖一百两银子一副,也着实吓人。”

    弘治皇帝含笑向张皇后说起此事,言语里带了些许戏谑。

    张皇后一脸无奈:“妾身也听说过此事,心中也在担心,他们会不会因此得罪了王公大臣们。”

    “那倒不会……”弘治笑道,“朕已向几位阁老打听过,他们说那眼镜功效超群,对老眼昏花之症有奇效。想来,朝臣们也是心甘情愿花这银子的。”

    “可……毕竟价格高昂……”张皇后蹙了蹙秀眉,“那两个小子,好端端的皇亲国戚,却非得经商行贾,这不是送上门给那些御史言官弹劾么?”

    弘治皇帝一听乐了,连连摆手道:“这一回,绝不会有御史弹劾他们。”

    “为何?”张皇后明亮的眸子闪过一抹好奇。

    弘治皇帝笑道:“听闻那御史言官们,几乎是人手一副眼镜。想来,他们是没脸去弹劾张鹤龄的。”

    你既是上赶子送钱给人家,支持人家的生意,又哪有脸去弹劾人家呢?

    听到这般解释,张皇后无奈苦笑。

    她摆了摆手:“罢了,商贾之道虽不入流,可总比他鱼肉百姓,欺凌弱小要好得多……”

    说起张鹤龄的变化,弘治皇帝也颇感欣慰:“是啊!朕也没想到,你那两个兄弟,竟有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

    从前说起张家两位,哪一个不要摇头叹气,甚至骂上几句的?

    现在倒好,朝臣们虽对那眼镜的高昂售价不满,但也有人是真心感激的。

    旁的不说,那首辅阁老刘健,现在提及张鹤龄,也会面含笑意夸上一句“此子颇有鬼才”的。

    刘健几十年的老花眼,现在整日将那老花眼镜当宝贝般捧在手心里,他自然是对张鹤龄颇有感激的。

    “靠这眼镜,寿宁伯在百官之中,已有了些好评。这至少是件好事!”

    弘治皇帝悠悠笑了笑:“朕对他倒抱有厚望,他与太子交好,朕倒是希望他能多携带太子,助太子快快长大成人。”

    张皇后点头:“希望如此吧!”

    两人正走到一处石阶前,便坐下来,吩咐宫人送上些糕点,正要用膳。

    “陛下,寿宁伯求见!”

    却有太监过来通报。

    “寿宁伯?”弘治皇帝轻笑,“真是说曹操,曹操到,传!”

    很快,小太监就将一脸笑意的张鹤龄带了上来。

    “臣见过陛下,见过皇后娘娘!”

    张鹤龄随意拱了拱手,就算是行过礼了。

    “寿宁伯来得倒巧,前两日大朝会你为何称病不来?”

    弘治皇帝笑着招了招手,唤张鹤龄就座。

    他所说的“大朝会”,乃是一年一度的朝会盛典。

    新年伊始,第一次朝会要京师百官集体到场,君臣一起共庆新年,商定全年的朝政方针。

    这也算是大明朝堂的“年会”了。

    但这样一个热闹时节,张鹤龄却是称病没去的。

    之所以不去,当然是有原因的,但张鹤龄却不打算透露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