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西汉那些事儿:文景之治 » 大汉王朝第五位皇帝

大汉王朝第五位皇帝

    代王刘恒接受天子玉玺,继承帝位。他要进宫,成为大汉王朝第五位皇帝,首当其冲就要解决一个问题:汉后少帝安置问题。

    正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君。

    刘恒是朝臣共同推举的皇帝,但,未央宫还住着一位皇帝。这位皇帝,是汉惠帝第四子,吕太后扶持上位。他就是汉后少帝。

    公元前184年6月,汉后少帝成为大汉王朝第四位皇帝,至今,在位有四年。

    刘恒不能对皇帝侄儿说:这个位置,是我坐。你下来。

    这样说,就会落下把柄,不利于未来对大汉的统治。一旦,有人不满,就会打着为汉后少帝的旗号,反他。

    诛吕,刘恒没有参加。

    赶皇帝侄儿下台,他也不能做。

    他做了,就不是功臣集团合法推荐,继承帝位。就会演变成,代王刘恒勾结功臣集团发动政变,迫害少帝。

    刘恒明白,这件事的严重性,他不能亲自去做。

    刘恒现在已经是皇帝的最佳人选,且已成定局。他的难题,自己不用亲自去做,就会有人替他解决。

    这时,站出来两个人主动替刘恒扫除障碍,解决汉后少帝安置的问题。

    一个人叫太仆令汝阴侯夏侯婴。

    另一个叫东牟侯刘兴居。

    夏侯婴在秦时,有个体面的职业:沛厩司御,后担任县令史。

    他对刘邦有恩,撤销刘邦对他的伤害,自己受刑入狱一年。诸侯反秦时,他以属官的身份,前去做刘邦思想工作。

    他也是刘邦第一个封爵的人:七大夫兼任太仆。

    诸侯反秦,他跟着刘邦,战功斐然,成为第一批封侯的人:昭平侯。

    楚汉争霸,他也跟着刘邦,立下汗马功劳。彭城惨败,他不仅对刘邦不离不弃,还救了鲁元公主和年幼的汉惠帝。

    刘邦平定异姓诸侯王,他也积极参与。

    夏侯婴也成为大汉开国功臣,被封为汝阴侯,食邑六千九百户。他在大汉开国功臣,排名第六。

    汉惠帝时,夏侯婴恩宠不减,继续担任太仆。汉惠帝为了感谢夏侯婴在下邑的路上,救了他和姐姐,对他格外恩宠。不仅赏赐他紧靠皇宫北面一等宅院的府邸,还亲自取名:近我。

    吕太后称制时,念及夏侯婴救了她的子女,也没有为难他,让他继续担任太仆。沉寂十五年后的夏侯婴,又一次出现在历史舞台上。

    按道理说,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吕太后对他恩宠有加,他应该尽忠,照顾好汉后少帝。但,现在局势突变。代王刘恒继位,已经成为定局。朝臣都在表态,他也要表态。否则,他就会被当成吕氏一脉,遭到清理。

    现在,他要做一个选择题。

    一边是皇帝,另一边是家族。

    他最终选择了家族,舍弃皇帝。

    他还能为新皇帝做一件事:清理后宫。

    东牟侯刘兴居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齐悼惠王刘肥的第三子。吕太后分封家族为诸侯,他得到恩宠,被封为东牟侯,居住长安。

    大哥齐王刘襄第一个讨吕。

    二哥朱虚侯刘章诛杀吕产、吕更始,建立大功。

    现在,他也要尽一份力。

    刘氏三兄弟,岂能少了他。

    吕氏族人被诛杀殆尽,大哥刘襄无缘帝位,四叔代王刘恒为帝已成定局。他要表态拥护,为自己争取最大化的利益。

    他能够做的只有一件事:清理后宫。

    一个是功臣集团为代表的夏侯婴,另一个是皇族为代表的刘兴居。这两个人去清理后宫,更能向天下人传达一个信号:汉后少帝及另外三个兄弟不是汉惠帝的儿子。

    进而,更加巩固了刘恒继承帝位的合法性。

    夏侯婴和刘兴居抵达皇帝居住的地方:未央宫。

    汉后少帝看着爷爷辈的夏侯婴,哥哥辈的刘兴居,已经猜到了结果。母家势力被连根拔除,那些人也不会放过自己。

    汉后少帝问:你们来干什么。

    刘兴居是年轻人,直接表明主题:你不是刘氏子孙,不应立为皇帝。

    汉后少帝愣了,他竟然被堂哥说不是刘氏子孙。

    下一刻,汉后少帝的反应:我是谁。

    刘兴居没有回答他的问题,他是谁,已经不重要。他来只有一个目的:清理后宫,把皇帝赶出未央宫。

    刘兴居命令守卫皇帝的近卫,放下兵器,速速离开。

    不离开者,杀。

    侍卫见大局已定,又忌惮刘章、刘兴居两兄弟,选择放下兵器。然,有几位侍卫,依旧拿着武器,保卫他们的皇帝。

    眼见,一场血溅未央宫的大戏,即将上演。这时,一个人站出来阻止了这场宫廷流血政变发生。

    他就是张泽。

    汉高祖时,张泽有一个身份:宦官。

    汉惠帝时,张泽有个新的官职:中谒者。

    吕太后时,他因为采纳田生的计策,献诸吕为王,又迎来一个新官职:建陵侯。

    他也是历史上,第一个以宦官封侯的人。

    现在,他有个官职:宦者令。

    官者令,是宦者的头目。他的工作,要管理好皇宫事务。他是吕太后的心腹,知道很多内情。

    如今,吕氏被诛,群臣又立新帝。张泽抓住机会,为自己谋条后路。就在汉后少帝的侍卫与刘兴居即将发生武斗时,他站了出来。

    史料没有记载,张泽说了什么。但,张泽做通了侍卫的思想工作,避免了一场宫廷流血事变。

    太仆,是官职,九卿之一。他的职责:掌天子的舆马和马政。

    清理皇宫,需要动用车辆。夏侯婴是太仆,职责所在,他去,很合适。

    十岁的汉后少帝见这个逼宫的阵势,深知大势已去。

    前有刘章劫持他派出的使者,扩大杀戮。

    后有刘兴居,率军逼宫。

    他是不是汉惠帝的儿子,已经不重要。

    他的存在,令所有人担忧。

    他在,那些人做的事,就是反叛者。

    以前,父亲死了,他还有一个奶奶(吕太后)。奶奶很强势,却对他们这些孙儿还不错,至少能够保证生命安全。

    如今,奶奶去世,母家势力被灭,他彻底成为被遗弃的孩子。

    汉后少帝接受来自命运的安排,露出了可怜无助的眼神,问了最后一句话:你们要带我到哪里去。

    夏侯婴看着这个少年的眼神,于心不忍地答:离开皇宫,出去找个地方住。

    汉后少帝对夏侯婴比较信任,没再说多少,跟着他坐上天子车驾,离开未央宫。

    你们要我走,我就走吧!

    此去,他再也不能回来。

    再见了,未央宫!

    夏侯婴也明白,等待少帝的命运是什么。但,为了家族安危,他不能心软。这也是夏侯婴,为汉后少帝做的最后一件事。

    他怎么也没想到,刘邦信任他,刘盈格外恩宠他,吕太后对他也不错。他救过刘邦,也救过刘盈。现在,他要把刘邦的嫡孙,刘盈的儿子送走。

    或许,这就是上天给他开的玩笑吧!

    汉后少帝被接出未央宫,去了一个新地方:少府。

    夏侯婴安顿好汉后少帝,看了他最后一眼,驾车又要去做一件事:迎接新天子。

    夏侯婴准备好天子乘坐的法驾,前往代王府邸,迎接刘恒进宫。夏侯婴先汇报了工作结果:皇宫已经清理完毕。

    再表明态度:请代王入住未央宫。

    入住未央宫,象征着刘恒是大汉王朝第五位皇帝。

    刘恒认为,清理后宫,会遭受阻力。却没想到这次清理皇宫,没有流血牺牲,进展相当顺利。这也表明,汉后少帝人心尽失。

    夏侯婴依旧干着本职工作,用天子法驾,迎接刘恒入住未央宫。这辆法驾,坐过了很多人。他们是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前少帝、后少帝。

    现在,夏侯婴又给另外一个人工作:新帝刘恒。

    对于夏侯婴而言,他依旧干着原来的工作。只不过,换了一个人罢了。夏侯婴一直为天子御驾,对于未央宫的路线,简直是轻车熟路。本以为,这个工作会相当顺利。一个意外情况发生了。十名谒者持戟守卫端门,阻挡刘恒进入未央宫。

    为首的人不知道刘恒是未来的皇帝,上前喝道,还高声质问:天子尚在,你是什么人胆敢进入未央宫。

    这绝对是对刘恒的超级打脸。

    他是刘姓皇族和功臣集团,选出来的皇帝。

    无论是来长安,无声敲打周勃。还是在代王府邸,多次辞让皇帝。甚至,清理皇宫。一切都按照他预期那样,相当顺利。却没想到,进入未央宫被侍卫阻拦,还被训斥一顿。

    按照剧情发展,刘恒会亲自趾高气昂的教训侍卫。又或者,身边的人上前大骂:没长眼睛的东西,这是新帝。还不快滚开,让路。

    直接点:杀了他们。

    然,刘恒不按套路出牌,并没有因为大局已定,就忘乎所以。刘恒压制住脾气,没有与侍卫发生矛盾,他做了一件事:让太尉周勃来处理。

    刘恒之所以这样做,有三个目的。

    1.他继承帝位的资格合法性。

    2.他是贤能的人。

    3.告诉周勃,你是怎么办事,令我很不满意。

    刘恒没有表现出生气,却向办事的人,展示了他很生气。

    刘恒叫来太尉周勃,让他去向侍卫解释。这些侍卫,不认识刘恒。却知道,诛吕的大功臣周勃。

    周勃三言两语,就做通了侍卫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放下武器离开。侍卫的举动,让刘恒看到了一个现象:皇帝侄儿尚在,很多人不服他。

    但,刘恒看懂,不会明说。有人替他清理皇宫,赶走皇帝侄儿。就会有人替他做善后的工作:根绝后患。

    汉后少帝和三个兄弟的存在,刘恒不放心,诛吕的人更不放心。这些事,有人会去做,不用自己动手,更不用示意人去做。

    刘恒要做的只有一件事:这场宫廷政变,与他没有任何关系。

    刘恒进入了梦寐以求的未央宫,他将执掌朝政,开启属于自己的时代。

    我是大汉王朝,第五位皇帝。

    未央宫,是我的。

    长安,是我的。

    天下,也是我的。

    我,刘恒,将会载入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