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西汉那些事儿:文景之治 » 废除连坐法

废除连坐法

    汉文帝刘恒用一封书信,让南越王赵佗俯首称臣,不仅取得了外交上胜利,还用和平的方式解决了南方的边患。真可谓,半壁江山,一纸书。

    然,诛吕的事态,依旧在继续发展。

    诛吕,早就已经尘埃落定。但,涉及诛吕的事,还在继续。其中,刘恒的四个儿子,不知道什么原因,集体去世。这四个儿子,是代王后所生,是刘恒的嫡子。

    按照吕太后控制诸侯王的手段,她会把吕家女嫁给刘姓诸侯王。皇子刘友、刘恢,因为对吕氏女有意见,一个被活活饿死,另一个为爱殉情。皇子刘建,与吕氏女不和,与其他女人生下儿子,他死因不明,儿子被杀,封国被除。

    齐王刘肥割城,尊妹妹为王太后,才躲过一劫。

    汉惠帝刘盈,立外侄女为后。

    刘恒是被边缘化的诸侯王,但,也有个皇子的身份。兄弟都娶吕家女,他也不能搞特殊。史料没有记载,这位代王后的基本信息,连她的名字都没有留下。

    刘恒去长安为帝,代王后去世了。谁没想到,刘恒称帝两个月后,他的几个儿子也去世。史书没有记载,这几位皇子,是怎么死的。后人,经过脑补,对他们的死,给出了几个意见。

    如皇权冷血论。

    刘恒为了当皇帝,与功臣集团达成协议,除掉自己带有吕氏血脉的四个儿子。

    如刘恒凉薄论。

    代王后是吕太后指派,刘恒并不喜欢。为了生存下去,躲过吕太后迫害,他阳奉阴违与吕家女处好关系。这个观点,也被人反驳。理由是不合情理。刘恒不喜欢吕家女,怎么和她生儿子,还生了四个。

    又如功臣逼迫论。

    功臣势大,诛杀吕氏,废掉汉后少帝,迎立藩王入京为帝。连汉惠帝四个儿子都以不是已出,而被杀掉。刘恒继位,根基不稳,他们也有能力除掉。

    也有这种观点:疾病论。

    这个观点是站在医学的角度,说刘恒继位后,皇宫发生了一场瘟疫。刘恒四个儿子被瘟疫感染,皆死去。这个观点,被后来人反驳。他们给出了最直接的证据:刘恒其他几个儿子为什么没有感染瘟疫?

    死的这几个儿子,他们都有一个共同身份:吕氏血脉。

    还有一个观点:后宫争夺战。

    这位人物,就是窦漪房,也是未来的窦皇后。她要为自己的儿子,铲除继承帝位的障碍。

    也许,这四个皇子离齐死亡,是真的不知道原因。

    或许,是知道,但,不敢记载。

    代王后和四个儿子,是怎么死的。这也成为了一个千古的谜底。

    这四个儿子去世,让刘恒清醒过来,他还要做一件事:让诛吕彻底画上一个句号。

    刘恒继位后的第三个月(汉文帝元年十二月),召集朝臣,商讨一件事:废除连坐法。

    刘恒没有用强硬的方式与大臣过招,而是用柔和的手段,召集朝臣讨论。刘恒是皇帝,第一个发言,问:法律是用来干什么的。

    朝臣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官方回答:制止暴乱,引导百姓向善,维护大汉统治。

    刘恒先对这个答案表示认可,说了这样一句话:法令是国家的准绳,制止暴行,引导向善。

    随后,他又提出反问句:如何引导百姓向善?如何才能制止暴乱?

    这个问题一出,朝臣都摸不着头脑。他们不懂,皇帝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

    刘恒先问:犯罪的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为什么还要定他父母、妻儿、子女、兄弟、同族的罪,收为奴婢。

    接着,又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我认为这种做法很不可取。

    表面上,刘恒是替那些被牵连的无辜者喊冤。实际上,刘恒是告诉诸位朝臣,诛吕到此为止,不要继续扩大杀戮。

    朝臣听话,没有听音,也没读懂皇帝话中潜藏的意思。这时,有几位大臣站了出来,提反对意见。他们是读书人,又懂法,说话就要有水平。他们先解释了,为什么实行连坐法:百姓不能自治,制定法令来禁止他们做坏事。无罪的亲属连坐,和犯人一起收捕判罪,是使人们心有牵挂,感到犯法干系重大。

    为了让自己的观点,增加权威性,他们以古说法:连坐法,由来已久,不能更改。

    刘恒看着抱团取暖的朝臣,没有动怒,选择以理服人。他说:法令公正,百姓就会忠厚,也会信服。要引导百姓向善,就要官吏以身作则。如果官吏自身品德有缺陷,又以不公正的法令来处罚他们,这是加害于民,导致天下大乱。这样的法令,不会让人向善,要来有什么用?

    陈平不愧是这个时代的聪明人,他读懂了刘恒话中潜藏的含义。刘恒两次明确表态,要废除连坐。陈平再不懂,就对不起汉初谋臣的身份。

    于是,陈平第一个站出来,举手支持刘恒的主张。当然,陈平这样做,还是有私心。他也不想自己后代子孙,因为一人犯罪,牵连整个家族。

    御史大夫张苍,曾遭受连坐之苦,也极力表示支持废除这项惨无人道的法令。

    朝臣闻风而动,也跟着风向转变,拥护皇帝的意见。皇帝要废除连坐法,他们也顺势废除。这些人也懂一个道理,不能跟皇帝作对。

    汉文帝继位后第三个月,他干了一件事:废除连坐法。

    刘恒不仅废除了这项法令,他还亲身实践,告诉天下人,以我为表率。刘恒没有对吕氏有关的人物,斩尽杀绝。其中,有几个典型的人物。他们是张嫣和张偃两兄妹。

    张嫣和张偃,他们是鲁元公主(吕太后女儿)和被废赵王张敖的儿女。他们也是吕太后的外孙女、外孙。

    张嫣,被立为皇后(汉惠帝)。

    张偃,被封为鲁王。

    刘恒将张嫣请出皇宫,安置在北宫,仍称呼她为汉惠后。张嫣,又活了十七年,去世后,被合葬汉惠帝陵墓。

    张偃王爵被废,被改封为南宫侯。

    宣平侯张敖的另外两个儿子,被剥夺爵位。

    樊哙的长子樊亢,因遭受诛吕,被杀,舞阳侯国被除。刘恒让樊哙的第二个儿子,樊他广继承爵位。

    还有诸多与吕氏有瓜葛的人,也被赦免。其中,有个人物成为了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的重臣。他就是袁盎。他的故事,后面再讲。

    刘恒通过这种方式,告诉朝臣和天下人。吕氏,已经得到应有的惩罚。诛吕,彻底结束。其他人员,不会被追究问责。

    刘恒宣告了一人犯罪,祸连全家的时代,结束了。他赢得了与吕氏有关的人物支持。他也赢得了天下的人心。

    这次和朝臣无声的较量,刘恒赢了。然,上天没有让刘恒闲着,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这就是汉文帝时,最著名的事件:立储立后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