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西汉那些事儿:文景之治 » 淮南王刘长造反案

淮南王刘长造反案

    刘长的这些谋逆行为,被人揭发,并上报给刘恒。刘恒得知这个消息,高度重视,让丞相张苍、御史大夫、宗正、廷尉等高级官员,彻查此事。不久后,谋逆人员被擒拿归案。尤其是棘浦侯柴武的儿子,也牵扯其中。

    审判之后,刘长谋反案,渐渐浮出水面。

    刘恒拿到审判结果,要解决两个问题。

    1.功臣后裔牵扯其中,他要怎么处理。

    2.刘长谋反证词、人证、罪证确凿,他应该如何处理。

    谋反,是威胁到刘恒的切身利益。所以,他是零容忍。当即下令,彻查此事。柴齐被捕,其父柴武没有遭到牵连。这说明刘恒没有扩大打击面。

    刘长是真的反,还是假的。对刘恒来说,这不重要。毕竟,刘长是皇帝人选之一,还坐拥淮南四郡。一旦,他真的要反,就是刘恒最头疼的人。

    刘恒爱总结经验,尤其是刘邦平定异姓诸侯王叛乱那些事。韩信、彭越、英布、陈豨、卢绾,刘邦用了一招,让他们来长安。

    来,代表什么。

    不来,绝对有鬼。

    这些人都称病,拒绝来长安。进而,成为刘邦重点平叛的对象。

    刘恒也是这样做的,亲自下达诏令,让刘长来长安。令人奇怪的现象发生了。刘长接诏,来到了长安。

    刘恒完全搞不懂这个弟弟,他怎么会来。来了,也省去了很多麻烦,避免战火连天。刘恒直接下令,抓捕刘长入狱,严格审查。

    这就是汉文帝时,有名的淮南王刘长谋逆案。

    经过丞相张苍、冯敬、廷尉贺、宗正逸等为首的高级官员联合调查,刘长谋逆人证、物证皆在,且证据确凿。

    接下来,就是朝臣向刘恒汇报工作。

    这份汇报工作的内容,记录在淮南王列传。它先论述了一个观点:刘长包藏祸心,图谋不轨。

    再拿出证据,来应证这个观点。

    1.僭越。

    废先帝之法,不服从天子诏令,起居从事不遵法度,自制天子所乘张黄缎伞盖的车驾,出入模仿天子声威,擅为法令。

    2.擅自委任官吏,大肆封爵。

    郎中春被任命为淮南国相,国内两千石官吏也自行任免。赐爵关内侯以下者九十四人。

    3.擅自收纳犯罪和逃亡者,处处与长安作对。

    淮南国不仅收纳各郡县和诸侯国的人以及负罪逃亡者,还把他们藏匿起来安置住处,安顿家人。

    再论述刘长危害宗庙社稷,谋逆大罪。

    先列出共同谋逆人员:柴齐(棘浦侯柴武之子)、开章(有罪之人)、大夫但、无爵南七十名,以及联合匈奴、闽越共同反汉。

    再列出谋逆工具:四十辆大货车。

    谋逆地点:谷口县(位于长安和甘泉宫中间)。

    再述说,谋逆经过。

    大夫但与有罪失官的开章等七十人,伙同棘蒲侯柴武之子柴奇谋反。开章是谋逆案件的联络人。他不仅做刘长谋逆的思想工作,还是具体负责人。刘长多次与开章晤谈宴饮,还为他成家娶妻,供给二千石的薪俸。

    开章教人报告大夫但,诸事已与淮南王谈妥。国相春也遣使向大夫但通报。

    事情败露,朝廷派长安县县尉奇等前去拘捕开章。刘长藏人不交,和中尉忌密议,杀死开章,以灭口。并,伪造坟冢,欺骗办案人员。朝廷传唤忌,刘长百般阻拦,谎称忌有病,拒绝前往。还有案件当事人国相春,也被刘长杀害。

    再谈及刘长治理的淮南国,藏匿逃亡者,抓人冒充顶罪,任意加人罪名,使受害者无处申冤。他在淮南,要谁生,就生。要谁死,就死。因为滥用刑法,诛杀无辜,弄得百姓怨声载道,逼得庐江郡内的南海百姓造反。

    最后还行总结性发言:刘长罪恶滔天,人神共愤,依法当斩,以谢天下。

    刘恒看了这份审判报告,说了一句话:我不忍心依法制裁淮南王,交列侯与二千石官商议吧!

    张苍等人从这句话,领悟到一个信息:皇帝这次不想放过刘长,否则,不会说交给列侯与二千石官商议。刘恒说这句话,是要他们召开扩大会议,且人数要多,要把刘长犯的罪公布于众。

    刘恒不只是想要他及办案人员知道,还要更多的人知道,最好让天下人都知道。张苍按照皇帝的意思,立马举行扩大会议,这次参加人员,除了办案人员,还有列侯、两千石以上的人,总计有四十三人。

    这次会议,一致表决通过,维持原判。刘长不奉法度,不听天子诏,乃阴聚徒党及谋反者,厚养亡命,欲以有为。依法判决,当斩。

    按道理说,这么多人都认为刘长当杀,也达到了皇帝想要的舆论效果。然,刘恒不按常理出牌。对于这次扩大会议主题,进行了鼓励,却不认可这次讨论出的结果。刘恒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不忍心依法惩处淮南王,赦免他的死罪,废掉他的王位。

    张苍等人慌了,他们收集证据,却得到这个回答。一旦,刘长谋逆被赦。那么,刘长会如何对付他们。

    他们不敢想,也不敢去想。或许,审食其的下场,就是他们的下场。皇帝不顾国法,却念及兄弟之情。刘长犯下如此滔天大罪,皇帝不依法处理,国法何在。

    张苍等见皇帝赦免刘长大罪,也摸清了皇帝最后的底线。皇帝想处理刘长,却不想背负杀弟的名声。刘长可以杀,却不能用皇帝的手去杀,更不能让皇帝下诏书去杀。

    不能杀,那就采取另外的办法:流放。

    张苍等人再次上奏,和皇帝无声的较量,先赞扬皇帝仁德,认可皇帝的处置方案:刘长犯有大死之罪,陛下不忍心依法惩治,施恩赦免,废其王位。

    再提出朝臣商议的方案:流放。

    他们为刘长挑选了一个流放地点:蜀郡严道县邛崃山邮亭。

    为了根绝后患,以免遭到刘长家人打击报复。不仅刘长要流放蜀地,其妻儿也要随行。当然,这些话不能说出来,要有更充分的官方话语:令其妾媵,有生养子女者随行同居,由县署为他们兴建屋舍,供给粮食、柴草、蔬菜、食盐、豆豉、炊具食具和席蓐。

    朝臣还提了一个要求:将此事布告天下。

    张苍等人将刘长的罪行公布天下,有两个意思。一个是符合皇帝的心意。另一个是告诉天下人,他们是依法办事,且证据确凿,并不是功臣胁迫皇帝,消灭刘长。

    这一次,刘恒认可了朝臣的这个方案。他不用背负杀弟的恶名,也保留了他仁君的形象,还将刘长调离封地,打压了一个竞争对手。刘恒对这个方案,还有些补充说明。他准请供给刘长每日食肉五斤,酒二斗。命令昔日受过宠幸的妃嫔十人随同前往蜀郡。

    刘恒还用了另外一种方式:载以辎车,发车封,令县以次传。

    这个行为,就会让沿途的官吏,摸不清皇帝到底是怎么想的。皇帝是想刘长安全抵达蜀郡,还是想他在死去的路上。皇帝没有名言,他们也不敢去问。你擅自打开封门,替刘长备食,是死罪。你不打开封门,为刘长备食,出了事,也是死罪。

    一个人看出了皇帝心里面是如何想的,这个人就是袁盎。

    袁盎委婉的提醒刘恒,说了两句话。

    1.陛下过度恩宠淮南王,也不派太傅和国相去劝导,才使他落到如此境地。这句话潜在意思,是告诉刘恒,刘长有罪,也是你造成的。

    2.淮南王性情刚烈,现在这样对待他。蜀地路途遥远,臣担心他会在途中身染风寒患病而死。

    袁盎深怕皇帝听不懂,更加直白地说:淮南王死在路上,陛下就会背负杀弟的恶名。

    袁盎说了刘恒心里面的话,但,刘恒不想承认,随口说了一句:我是想让他为自己犯下的错,吃点苦头。以后,再把他接回来。

    袁盎担心的事情,最终还是发生了。刘长没有抵达蜀郡,就死在了雍这个地方。

    刘长是仅存的皇子,还有继承皇帝的资格,也是大汉南边的藩王。如今,落得这般田地。他向来心高气傲,怎能忍受如此屈辱。正所谓,士可杀,不可辱。刘恒没杀他,却羞辱了他。

    刘长回忆过往,发出冷笑。

    他的四哥,真是好四哥啊!要杀他,还想博得天下美名。

    刘长幡然醒悟,说了一句临终遗言:都说,老子是勇猛的人?我哪里还能勇猛。我因为皇帝恩宠,过度骄纵,听不到自己的过失终于陷入这种困境。人生在世,怎能忍受如此侮辱!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淮南王刘长死在了路上,他是绝食而死。刘恒听说淮南王刘长死了,心里很高兴,嘴上很悲伤。他悲泣对着袁盎说:我不听你劝告,终至淮南王身死。

    袁盎明白,皇帝这句话,不是悔过自己的作为,而是想要袁盎为他消除杀弟的恶名。袁盎给出了一个方案:斩杀丞相、御史,以谢天下。

    袁盎为了维护皇帝的光辉形象,把过错推给丞相、御史。但,刘恒不傻。刘长被流放,是经过他盖章同意。丞相、御史是照章办事,杀他们,还会多一项恶名:冤杀大臣。

    再说,丞相张苍已经是八十几岁的老者。你让老人顶罪,天下人又如何看待这位皇帝。刘恒没有采纳袁盎的建议,也努力消除杀弟的恶名,做了几件事:

    命令丞相、御史收捕拷问各县押送淮南王而不予开封进食者,一律弃市问斩。按照列侯的礼仪在雍县安葬了淮南王,并安置三十户人家守冢祭祀。善待刘长遗孤。

    这里有个问题,刘长是否的造反?

    有两种观点:

    1.真的。

    刘长造反的细节,被调查得清清楚楚,且通过丞相、御史大夫、廷尉、宗正、列侯和二千石高官一致通过,且布告天下。

    2.假的。

    谋反是件大事,刘长谋反太过儿戏,七十个人和四十辆车就敢谋反。谋反地点选在谷口,且谋反当事人在淮南。如果刘长谋反,为什么敢去长安。

    对于,刘长的死,也是充满争议。

    刘长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与刘恒有莫大的关系。看似刘恒恩宠刘长,其实,是用了高明的手段:宠杀。

    这个手段,就是春秋时,郑庄公除掉共叔段的故事,极其相似。

    袁盎也提醒过刘恒,刘恒也了解刘长的个性,就是为了用无形的手段,除掉刘长。还有刘长的临终遗言,是因为恩宠,过度膨胀,听不到别人劝告的声音。吕太后时,刘长是个乖孩子。怎么到了刘恒时,他就过渡放飞自我。

    此时,刘长已经是四个孩子的父亲。

    该叛逆的年纪,言行举止乖顺。反而,到了快立业的年纪,却嚣张跋扈。这些问题,都是谜底,还要更多的资料来应证。

    但,能够明确一点:刘长绝食而死。

    刘长用这样方式,实行抗议。也用这种方式,表示不服皇帝。两年后,淮南王的四个儿子,被封为列侯。长子刘安,封为阜陵侯。次子刘勃,封为安阳侯。三子刘赐,封为阳周侯。四子刘良,封为东城侯。这四个儿子的名字,连起来,是表明刘长需要一个安刘的周勃,还要上天赐给他一个张良。

    刘长死了,他和刘恒的恩怨没有结束。及至汉武帝时,刘长的儿子,举行了反叛长安的旗帜。当然,这是后面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