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西汉那些事儿:文景之治 » 第一次后宫之争

第一次后宫之争

    汉景帝四年,刘启要做最重要的一件事:立储。

    立太子,不仅是国家大事,还是刘启的大事。父辈打下的江山,都希望儿子来继承,刘启也不例外。刘启继位的时候,就应该着手完成这件大事。由于被薄太皇太后和窦太后干涉,这件事被搁置。

    薄太皇太后希望太子的人选,是出自薄家。所以,她为薄皇后撑腰,鼓励她努力生孩子。薄皇后想生,却连皇帝的面都见不着。刘启为了无声的反抗祖母,和其他妾生了十几个孩子。薄皇后是个善良的女人,她没有将皇帝不宠幸的事告诉祖母。反而,独自承受着不孕不育的名声。

    薄太皇太后年事太高,没有等到薄皇后生下男孩。她带着这个遗憾,一起葬在了南陵。薄太皇太后去世,薄皇后无子,刘启用时间,赢得了这场胜利。但,他的母后窦太后是一个强势的女人,她想要立小儿子梁王刘武为帝储。

    窦太后爱小儿子,想要立他为太子,这是人之常情。殊不知,刘启也爱自己的儿子,也想将太子之位交给儿子们。刘启将想要立太子的事,告诉窦太后等人。然,这一次窦太后没有让刘启立梁王为太子,让他从子嗣中挑选。

    刘启对这个答案,并不感到意外。窦婴的高祖法制,是强大的武器,令窦太后明白,立梁王为太子,不仅得不到朝臣支持,还会影响到两个儿子之间的感情。尤其是现在,刘启平定了七国叛乱,恩威四海。谁敢去挑战刘启,不会有好果子吃。

    没有窦太后的干涉,刘启加快脚步,立太子。一旦,他立儿子为太子,就可以断绝窦太后立梁王刘武对皇储的想法。

    现在,刘启要考虑一个问题:立谁为太子。

    于是,刘启将这个问题抛出来,让朝臣商议。立太子的消息一出来,后宫第一次争斗开始了。来看一下,这场争斗,王娡是如何从劣势脱颖而出,成为获胜者。

    先来看第一次后宫争斗的人员名单:栗姬、程姬、贾夫人。

    获胜者:栗姬。

    后宫中能够有资格参加争斗的人,有这几位:栗姬、程姬、贾夫人、唐夫人和王氏姊妹。

    唐夫人虽生下儿子,但是在刘启醉酒的情况下所生,这是皇帝的耻辱。刘启也不宠爱这个儿子,将其封为长沙王。七国之乱后,刘启将喜欢的诸子改封到经济好、封地大的诸侯国。就连不满周岁的皇十子刘彘被封为胶东王,刘发依旧是长沙王。

    历史有时候真有趣,这个不得宠的皇子刘发,却有一个厉害的后代,为大汉续命两百多年。他就是东汉的开国之君,汉光武帝刘秀。唐夫人不得宠爱,儿子也不被皇帝关注,争不过,就不争。唐夫人没有选择,只能主动退出。

    王氏兄妹也不去争,姐姐王娡有三个孩子,两个女儿一个儿子(未来的汉武帝)。这个儿子不满周岁,不能去争。妹妹王儿姁得宠,却没有子嗣。

    实际参与第一次后宫争斗的人,只有三位。她们是栗姬、程姬和贾夫人。但,栗姬获胜的机会最大。

    栗姬有一个优势:儿子最长。

    当初,刘启被立为太子时,就是因为汉文帝嫡子皆死,他是诸子最长。所以,栗姬相信,太子之位,非她长子刘荣莫属。

    朝臣商议之后,根据立嫡立长的继承顺序,给出了一个答案:立嫡立长。

    薄皇后没有生子,就没有嫡长子。故而,长子刘荣是第一人选。

    刘启想要立儿子为太子,断绝窦太后和梁王刘武觊觎皇储的想法。朝臣以立嫡立长的宗法制,主张立刘荣。就这样,汉景帝四年,刘启立长子刘荣为太子。

    这一次后宫争斗,栗姬赢了。

    汉景帝立长子刘荣为太子后,又做了一件事:修皇陵。

    皇陵是帝王的陵墓,刘启没有选择陪伴在汉文帝左右,而是选择在渭河沿岸,以孙子的身份,陪伴在刘邦左右。阳邑被改成阳陵,成为汉景帝去世后安葬的帝王陵。并做好,迁居百姓来阳陵。

    刘邦的长陵,刘盈的安陵,刘启的阳陵。渭河沿岸,迎来了第三座帝王陵。

    刘启立太子、筑皇陵,又做了一件事:封诸侯。

    封中尉卫绾为建陵侯,封江都国相程嘉为建平侯,封陇西郡太守公浑邪为平曲侯,封赵国丞相苏嘉为江陵侯,封将军栾布为瑜侯。改封广川王刘澎祖为赵王。封姐姐馆陶公主刘嫖的次子为隆虑侯。

    馆陶公主刘嫖的到来,又将开启第二次后宫争斗。话说,窦太后为汉文帝生了二儿一女。其中,这个女儿,就是馆陶公主刘嫖。

    刘嫖和她母亲一样,起初身份地位不高。所以,在刘恒是代王时,吃了很多苦。及至,刘恒为皇帝,弟弟为太子,母亲为皇后。她的地位,发生了质的飞跃。她是汉文帝的长女,也获得了一个身份:长公主。

    因为封地在馆陶,又被称为馆陶公主。刘嫖跟着祖母薄太后和母亲窦皇后长大,学到了很多权谋之术,她也继承了父母霸道的个性。

    史料记载,汉文帝刘恒有两个女儿。长女是馆陶公主刘嫖,次女没被记载,被叫绛邑公主。按道理说,不受宠的绛邑公主嫁给了周勃(功臣之首)长子周胜之。那么,受宠的刘嫖,应该嫁得不错。然,历史告诉我们,刘嫖嫁给了堂邑侯陈午。

    刘嫖出嫁时,父亲是汉文帝,母亲是窦皇后,长弟是皇太子,二弟是梁王刘武。根据这份家庭成员背景,刘嫖不嫁公卿大臣,至少也要嫁一个万户侯。及至,刘嫖到了出嫁的年龄,共卿大臣没人敢来攀这门亲事。

    汉文帝为了女儿的婚事,不停地张罗。怎知,出现了一个令人没有想到的现象。馆陶公主刘嫖嫁给了堂邑侯。

    堂邑侯封地只有1800户。从爵位和封地面积大小来看,刘嫖属于下嫁。

    史料没有记载,刘嫖下嫁得原因。但,根据野史记载,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刘嫖和陈午是自由恋爱,且没有门第观念。

    另一个是刘嫖性格霸道,名声不好,列侯、公卿大臣皆知。

    我个人认为,还有一点:汉文帝对女儿的保护。

    汉文帝继位之前,吕氏是最显赫的家族。出了三个皇帝,五个诸侯王,列侯十几人。还有被追封的诸侯王有三人。若论西汉那个家族最显赫,吕氏排第二,没人敢排第一。谁能想到如此显赫的家族,一朝被全灭。

    汉文帝目睹了吕氏的辉煌,也亲眼见证了吕氏的覆灭。汉文帝继位,地位也不稳。也许,那一天就被别人从皇帝宝座中拉下来,他不想吕氏走的路,自己的子孙也跟着走。所以,他要为子孙后代谋划。

    汉文帝为刘嫖挑选的夫婿,不求名声远扬,也不要多么显赫富贵。但,要满足这三点:

    刘嫖嫁过去不会被欺负。

    夫家的人,要家世清白,且充满智慧。

    夫家的势力不能对自己造成威胁,否则,皇家和夫家不能共存。毕竟,汉文帝次女嫁给周勃的长子,却没能巩固刘、周两家的关系,反而剑拔弩张。

    汉文帝继位的前几年,诸侯公卿,不是追逐权力,就是在追逐权力的路上。然,有一个人很低调,他就是堂邑侯陈午。

    来说说堂邑侯陈午的基本信息。

    陈午有一个厉害且充满智慧又十分低调的爷爷。他就是陈婴。在《西汉那些事儿:草根皇帝汉高祖刘邦》,我重点介绍了,陈婴这位风云人物。

    大秦时,他是东阳令史,为人诚实而谨慎。诸侯起义,他也起义,且干得有声有色,却不称王。他尊项梁为主,辅佐楚怀王,跟过楚霸王项羽,献土归汉。及至大汉王朝建立,刘邦封他为堂邑侯,食邑600户。

    这个爵位在汉初百名功臣榜排名86位。从排名、食邑来看,陈婴不算出类拔萃。但,他的确是个厉害的人物。他为人很低调,却对天下事分析透彻。所以,他才能在乱世中,多次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大秦亡了、项梁死了、楚怀王被杀了、西楚霸王自刎乌江,多少英雄豪杰,都退出历史舞台,而,陈婴却屹立不倒。

    刘邦平定异姓诸侯王叛乱,他没有被波及,反而担任楚相,辅佐楚元王刘交,食邑增加1800户。汉惠帝、吕太后、楚元王都善待他。及至吕太后五年(公元前182年),这位优秀且传奇的人物,才告别历史舞台。

    陈婴死了,其子陈禄继位,也继续发扬他父亲低调又谨慎的个性。陈禄在吕太后去世后,又做出正确的选择。

    汉文帝(公元前178年)二年,陈禄去世,其子陈午袭爵。陈午袭爵后,人生也是一片光明,他娶了皇帝的长女刘嫖。刘嫖下嫁,也有嫁妆馆陶邑。馆陶邑与堂邑,又相邻。陈午继续发扬父辈、祖辈低调且谨慎个性,又无形之中发展陈家的事业。

    陈午娶了刘嫖,又响应汉文帝诸侯归国的号召。刘嫖和陈午回到了堂邑侯国。他们再次出现在大汉历史舞台上,是在二十多年后。这二十年,陈午和刘嫖感情不错,还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现在,她的长弟刘启,成为了皇帝。她的二弟刘武,成为了同姓诸侯王之首。她的母亲,成为了皇太后,且能干涉朝政。母亲、弟弟都如此厉害,她也不能被比下去。趁着刘启分封诸侯,她做通了母亲和弟弟的思想工作,她的长子陈须,继承父爵。次子陈蟜被封为隆虑侯,食邑四千多户。

    时隔二十多年,刘嫖又回到了长安。走的时候,她是个与世无争的少女。归来时,她要努力挤进大汉的权力中枢。她,要做个有野心且志向远大的女人。

    因为馆陶公主的到来,第二次后宫争斗即将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