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西汉那些事儿:文景之治 » 项氏后裔、周亚夫个人悲剧

项氏后裔、周亚夫个人悲剧

    周亚夫与皇帝赌气,称病不朝。皇帝为了表示自己真的生气了,直接一道诏书,罢免周亚夫,让他彻底无缘于朝堂。周亚夫罢相,汉相的位置空了出来。刘启又要开始新的人事安排。谁,能成为汉相呢?刘启只有一个标准:听话的人。

    周亚夫有能力,但,跟皇帝对着干。这样的人要来,就是给自己添堵。窦太后举荐窦婴,希望自己这位侄儿能够在汉相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刘荣被废,窦婴与皇帝对着干。刘荣侵占祖庙用地案,窦婴也与皇帝对着干。窦婴多次得罪皇帝,皇帝怎会把这样重要的岗位交给他。

    刘启物色了一位汉相的最佳人选,他就是桃侯刘舍。来看一下,项氏子孙位列九卿三公那些事。

    刘舍,是功臣之后桃侯刘襄的儿子。刘襄,他原本姓项,是项燕的第三个儿子,项羽还要喊他一声叔父。

    诸侯反秦时,项襄跟随兄长项梁一起参加反秦大业,复兴项氏一族的辉煌。及至,项梁战死,项襄又坚定不移支持自己的侄儿项羽。项氏一族,是名将世家,在那个时候有很强的号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

    秦灭,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分封十八路诸侯,分割天下。项氏一族有几个代表人物:项伯、项襄、项声、项它等。

    怎知,项氏一族的其他人,却连侯也没能分封。

    楚汉争霸时,项襄坚守定陶,是阻挡汉军东进,守卫彭城的第三道防线。刘邦号召诸侯王灭楚,口号喊得响亮,定三秦、攻诸侯,数月抵达定陶。

    项襄立战不克,被灌婴击败。就在这个时候,项襄加入刘邦阵营,成为汉军的一份子。项羽彭城绝地反击,以三万骑兵,击破数十万诸侯联军,逼得刘邦狼狈逃窜。项襄依旧选择跟定刘邦,没有做出叛汉的行为。

    项羽乌江自刎,楚汉争霸结束,刘邦赢得了天下。刘邦击杀项羽后,不仅善待项氏子弟,给他们封侯,还给他们改了姓氏。如项伯被封为射阳侯、项他封为平皋侯等。我在《西汉那些事儿:草根皇帝汉高祖刘邦》第二卷《楚汉争霸》讲了这些事。

    项襄被封侯赐姓,完全是靠自己的战功。淮南王英布叛乱,项襄以大谒者身份,参加平叛。因功被封为桃侯,食邑千户,在汉初功臣排行榜135位。他还有一个官职:淮南郡守。

    据史料记载,刘襄(改姓之后)的一生,也很坎坷。汉惠帝七年(公元前188年),因罪,侯爵被免,封国被废。吕太后专政二年(公元前186年),为了巩固吕家地位,又让他复爵复国。诛吕,又让他遭受牵连。好在,他遇到了一位好皇帝汉文帝,又一次复爵。及至,汉文帝十年,桃侯刘襄去世,其子刘舍袭爵。

    刘舍袭爵,在汉文帝时代,相当低调,没有任何存在感。进入汉景帝时期,刘舍被记载有了第一个官职太仆(汉景帝五年)。

    汉景帝七年(公元前150年),太子刘荣被废,皇十子刘彻被立。汉相陶青因为立场问题,又得病,被罢免。太尉周亚夫,被升迁汉相。刘舍因为正确的站队,也被升迁为御使大夫。

    谁能想到,项氏一族的后裔,能够位居三公九卿。然,刘舍的好运,不止于此。周亚夫因为阻谏窦太后请封王信为侯,阻皇帝封匈奴降将为侯,被罢免。按照汉朝任用汉相的方式,下一位接替汉相的人,就是御使大夫。刘启也沿袭这种方式,升迁刘舍为汉相。

    就这样,低调的桃侯刘舍,成为汉景帝时,第四任汉相。而,项氏一族的荣光,以这样的方式,再次登上历史舞台。

    桃侯刘舍为相这五年,是汉景帝时期最不好的几年。

    有很多的自然灾害:四次地震、三次日食、彗星、蝗灾、涝灾、冰雹。

    还有兵祸:匈奴入侵。

    当然,这几年刘启还是做了几件事:

    封王。

    封诸子为王:皇十一子刘越为广川王、皇十三子刘寄为胶东王、皇十三子刘方乘为清河王、皇十四子刘舜为常山王。这四位皇子,有一个共同的母亲,她就是王儿驹。足以见得王氏姐妹,在后宫有多得宠。

    又封梁王刘武一脉为王,如长子刘买为梁王,次子刘明为济川王,三子刘彭离为济东王,四子刘定为山阳王,五子刘不识为济阴王。

    恩惠百姓。

    比如赦免修建阳陵的囚犯,解放劳动力;大赦天下,赐给民众每户户主爵位一级;效外祭祀五帝庙祈福;特许民众聚会饮酒。

    改官名。

    如将诸侯国的丞相改称为相;廷尉改名为大理,将作少府改名为将作大匠,主爵中尉改名为都尉,长信詹事改名为长信少府,将行改名为大长秋,大行改名为行人,奉常改名为太常,典客改名为大行,治粟内史改名为大农,把中大夫令改名为卫尉。

    刘舍五年为相,遭遇了很多天灾,还有兵祸。而,汉景帝病了,还很严重。刘启认为大限将至,要做好一件事:托孤大臣。

    要托孤,就要选择合适的人。其中,条侯周亚夫是重点考察对象之一。这次考察,也导致了周亚夫的人生悲剧。

    周亚夫以病为由,被刘启免相。周亚夫被罢免后,闲赋在家,一边等待东山再起的时机,另一边替自己修缮坟墓。周亚夫不居朝堂,仍有很强的影响力,尤其是在军队,有很多重要岗位都是他的部将。

    手握重权,这也是刘启要考虑周亚夫的因素。能用,则重用。不能用,就要下手狠点,扫除障碍。

    周亚夫这一等,就是五年。还好,他等待到了。

    刘启举行了一场酒宴,特命使者去请周亚夫。按道理说,刘启这个信号,无疑是告诉周亚夫,你表现安分点,我就会重用你。不知道周亚夫是如何作想,面对皇帝的邀请,他不穿正装前往,反而以素装出席。这身打扮,也就算了,还不按时抵达。

    也许,在周亚夫眼中,最重要的人,总是最后出场。但,周亚夫忘了,他不是主角。

    按理说,皇帝邀请周亚夫参加酒宴,已经是在向他释放友善的信号。不知道周亚夫是怎样想,他没有因为自己迟到而做出道歉的行为,反而落席,看见自己面前只有一团肉,却没有吃饭用的工具。

    周亚夫觉得这是有人故意刁难他,暴脾气一下上来,当着大多数人的面,怒喊:拿吃饭的工具来。

    周亚夫这一喊,让所有的人都保持安静。他和皇帝成为了所有人的焦点。也让酒宴气氛降到了冰点,更让他彻底站到了刘启的对立面。周亚夫对这次酒宴不满,就等于对皇帝的安排感到不满。刘启不出来说话,他的脸面何在。

    这一喊,闹得皇帝下不来台,也彻底点燃了皇帝心中的怒火。刘启对周亚夫仅存的一点好感,就这样荡然无存。

    五年啦!五年。人生有多少个五年。

    这五年,周亚夫一点都没有对自己进行反省,检讨自己的德性。行吧!我也不要你改变了。你,我已经不抱有任何希望。

    刘启再也不能忍受周亚夫的嚣张跋扈,如果他还打算继续纵容,他就不是刘启。

    于是,刘启看着周亚夫,笑着说了这样一句话:这些还不能满足你的需要。

    这句话看上去只是简单问话,但,背后却隐藏了很多其他意思。

    我给你肉吃,你不满意,还有其他要求。我给你兵权,一旦对你有点不妥,你是不是也要提其他要求。

    我邀请你来参加酒宴,你穿得不正规也就罢了。

    你没准时赴宴,对我不够尊重,我也能忍。

    你在酒宴上大吵大闹,这是什么意思。是仗着你的权力,发泄对我的不满。

    刘启要告诉周亚夫,谁是君,谁是臣。我能给你的,也能拿回来。

    按照剧情发展,皇帝发话,已经很生气了,周亚夫应该主动认罪,平息皇帝的愤怒。可,周亚夫也是有脾气的人,直接离开宴席。

    在周亚夫眼里,士可杀不可辱。

    在刘启的眼里,看到了周亚夫的飞扬跋扈。

    这五年的时间,也没有磨平周亚夫的个性。所以,刘启对着朝臣说了一句话:这个遇事就不满意的人,怎能辅佐少主。

    刘启没有因为酒宴这件事对周亚夫动杀机,只是认为这样的人不足以辅佐少主,弃之不用。不久后,一件事将皇帝心中的怒,推向顶点,进而导致了周亚夫的人生悲剧:绝食五日而死。

    这件事就是被历史称为的冤案:周亚夫谋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