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开局俺娶了杨玉环 » 第十二章 长安求官去

第十二章 长安求官去

    “大少爷,上车,咱们快走!”驹三催促道。

    “上车?那些尸体怎么处理?骏马和武器怎么办?晕过去的那人咋唔?”杜文问道。

    驹三儿笑着说:“咱们后面有人。”

    驹三儿说完,打了一个呼哨,附近的官道上,快速驶过来三辆大车。

    大车上跳下来六名庄稼汉打扮的汉子,抬着三副担架,匆匆将那些尸体,以及晕过去的娘娘腔,都抬上大车。

    他们留下五名汉子,骑着五匹战马,带着缴获的武器,连同千牛卫的服装、腰牌,都一起打包沿着进山小道走了。

    驹三儿赶着大车,也绕开官道,在杨大姐和八妹的骑马引领下,绕开潼关,连夜前行了数十里。

    天明时,马车进入一处极为偏僻的大峡谷。

    据说驹三说,这里名叫避潼谷,谷口离潼关不过三十里路。

    枯水季节,可以避开潼关,沿着峡谷河床,直接前往长安。

    一名披着羊皮坎肩的牧羊老汉,赶着三只羊,从山谷里迎接上来。

    “杨九叔,快来,扛马肉!”驹三儿将昨日那只已经腌上粗盐的马腿,搬下来递给老汉。

    老汉杨九叔扛着带着半个臀部的马腿,带着大伙进了山谷。

    山谷深处,昨晚的那三辆马车,六个庄稼汉,以及车夫都在。他们带着驹三儿等人,沿着蜿蜒的小道,爬上半山腰的一处山洞。

    山洞口内很开阔,竟然住着一个小小村落,名叫杨家村。朝阳斜射进来,照耀着里面的十几户人家。

    这杨家村人,说起来还是杨金环姐妹的族人,八十年前,因为成都杨氏家族内讧,斗得你死我活,结果一支庶出杨氏,就逃难来到这里。

    老汉命人端来粟米粥。

    没有凳子,每人就端着大碗,蹲在地上,围着一个石头凳子,就着一盘咸罗卜下稀粥。

    “好香的粟米面,比昨天的橡面饼子还香!”杜武狼吞虎咽地吃下一大碗,还要再添,被杜文瞪了眼,只好伸长舌头,将大碗舔个干干净净。

    老汉安排大家,进山民家中休息了一阵。

    随着一阵母鸡下蛋后的咯咯叫声,香气四溢的午饭好了。

    隐居在此的十几户山民,男女老幼共计五十多人,一起聚集在空地上,席地而坐。

    杜文一行九人,加上老汉杨九叔,共十个人围坐一“桌”。

    看来,今天是个迎客欢聚的日子。

    午饭非常丰盛,每一圈人中间的地上,摆放有一盆发黄的荞麦面馒头,人均两个。

    每人大半海碗萝卜炖马肉。其实,每人的碗中,也就三片马肉,总共不过一两的样子。

    圈子中间还摆放着一大盆炖菜,几小截被剥得干干净净的马骨头,砸破了,炖上干竹笋、蘑菇、木耳、野荠菜,香喷喷的。

    吃饭用的筷子,是两截一般细长的毛竹棍。

    杜文发现,吃饭的时候,青壮年纷纷把碗里的肉,夹给老人和孩子。

    半大的孩子,又把碗里的肉,夹给老人或者幼小的弟妹。

    女人们又把碗里的肉,夹给干体力活的爷们儿。

    ......

    哎!天下穷人家,不都这么过日吗?

    吃饭的时候,杜文悄悄偷窥过了,杨大姐约十八岁,身高约一米七九。

    杨八妹和春梅年龄相仿,大约十五岁的样子。杨八妹身高约一米六八,春梅比杨八妹高出一寸。

    要说身材,这三个女子,都像蛇妖,曲线很完美。

    为了更好地区分和记住她们,按照特战队的习惯,杜文给她们每人取了一个代号。

    这样大姐长相像白天鹅,高挑挺拔,雍容大气;又像青城山下的白蛇,宁静的面容下,隐藏着几分煞气。结合她在史书中的封号,杜文给她取了代号:韩国白蛇夫人。

    这杨八妹换上了一身红色紧身男服,紧紧勾勒出少女的身体线条,像《西游记》里面的蜘蛛精,窈窕妩媚中带着狠气。就冲着她在邓县杀泼皮、开血路,杜文给她取了代号:虢国盘丝女

    这春梅嘛,身高一米七二,身材凸凹有致,长发飘飘,一脸贵气,只是手中黑龙剑太过阴毒,不如取个代号:万圣公主。此乃《西游记》中的一个狠角色,竟然上天盗取西王母的灵芝草,并且伙同九头虫,下了一场血雨......

    驹三儿夫妻既然是五蟒铁围山来的,自然是苦大恨深、手段凌厉之人。代号嘛,赵氏就暂且叫铁扇公主,驹三就叫蜈蚣精吧!

    吃过饭,杜文带着驹三儿,杨氏姐妹、春梅,在峡谷里骑着昨天缴获的战马,观察避潼谷的地势。

    杜文指着细长的峡谷道:“他日我若为潼关守将,必然派遣一支奇兵,扼守此处,预防敌军偷袭长安!”

    三日后,杜文及韩国白蛇夫人、虢国盘丝女、万圣公主春梅、蜈蚣精驹三儿夫妇等一行人,带着他的猛药,前往长安。

    此时,杜文的战略目标改变了,他打算越过发财这个环节,直接带着他的“灵丹妙药”,前去长安求官。

    至于发财嘛!当了有权利的官,貌似就可以财源滚滚......

    不光要当官,还要娶下杨家那门娃娃亲。

    如今,杨家小女,貌似也该初长成了吧?

    在长安郊外的一处荒弃的茅屋外,穿着破圆领长袍的诗圣杜甫,欣喜若狂地跑过来迎接。

    一家人突然团聚,免不了悲喜交加。

    茅屋里的瓦缸里,还有三升米,杜甫采摘了一些野菜,煮了大锅粥招待众人。

    当杜文从那个精致的纸箱子里,摸出一小盒“糖”,说是要找门路送礼求官时,杜甫摇摇头道:“此乃歪门邪道,正人君子,不屑为之。”

    杜文采取迂回策略:“父亲久在京师,故交多有照应,俺们送点糖,去酬谢一番,总是应该的。”

    杜甫想了半天,尴尬地说道:“要说故旧,其实平日并无往来,只有殿中侍御史严武,偶尔过来应酬一些诗文......”

    严武?杜文想起来了,根据史书记载,这人后来官据剑南节度使,击退吐蕃入侵,并且还为老杜建了一处草堂,确实是杜家的至交。

    于是,拜访严武。

    韩国白蛇夫人,将自己随身携带的男装,送给未来的妹夫杜文一套,穿起来倒也像模像样。

    “贤侄,这糖如此精致,怕是少见!”身穿绿袍的殿中侍御史严武,刚刚下值回府。

    “大人,此乃海外秘制之物,据说对修炼天罡阴阳神功,大有裨益!小侄试过,可立竿见影......”杜文低声对严武说。

    出生高官世家的严武,此时不过二十七岁,免不了少年心性,便在杜文的串唆下,尝试了一颗。

    此时,已接近午时。

    严武招待老杜、小杜在府中宴饮,刚刚酒过三巡,严武面色通红,拉过站在一边斟酒的两名美婢,匆匆去了后堂。

    过了一个时辰,一个婢女双手撑着腰,慢慢地走来,悄悄对杜文说道:“我家大人与夫人和几位姨娘,说是有要事相商,不便出来相陪。他命奴家传语公子,若是还有神丹,还请另送两盒来,一盒送与高力士,一位进献给宫中圣人......”

    杜文很快送来四盒。

    大太监高力士的府中,也是妻妾成群。

    自从服用了严武口中的“”神丹,他就重新找回了真男人的感觉,禁不住感激涕零。

    至于宫中那位贵人,尝试了“神丹”之后,据说从此再不早朝,频频召见嫔妃和宫女,昼夜谈论养生之道。

    从七品下的殿中侍御史严武,拟升任正七品上的中县县令,等待择地任职。

    杜文则以布衣之身,破例被挂名高力士掌控的左千牛卫,还给了一个从九品下的虚衔:陪戎副尉。

    挂名的陪戎副尉,没有正式入职。

    前世特种兵杜文看来,他的身份很尴尬,比如说,他的官衔,相当于后世部队里面的少尉军医,并且还只是挂名的,不入职,也没有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