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开局俺娶了杨玉环 » 第十四章 蜀地太凶险

第十四章 蜀地太凶险

    “贤侄,快过来!咱们好好喝上一杯。听说,你入了千牛卫?是左卫还是右卫?”

    院落中的彩棚中,鲜于仲通坐在一群高级武官中间,跟身穿红袍的新郎杜文打招呼。

    “侄儿乃是,乃是挂名虚衔——”杜文端着酒杯,快步走到鲜于仲通身边,低声说道。

    因为他看见,同座的武官中,有一名年轻的千牛卫武官,年龄大二十五六岁。他黑色的官服上,赫然印着一条蟒蛇。

    鲜于仲通拍拍他的肩膀道:“贤侄这虚衔,待老夫一封书信,便可转为实职。吾为贤侄引荐你本卫一位长官,襄阳杜九公子!”

    鲜于仲通伸手去拍那位千牛卫武官的肩膀,亲热地拍了几下。

    一脸英武之气的千牛卫武官,慌忙避让,然后站起来,尴尬地面对杜文端起酒杯,笑容里流露出满脸的威严。

    看来,这鲜于仲通的手,对美男子的肩膀,那是颇有嗜好......

    “贤侄,这千牛右卫,前身乃是武周皇帝的内卫,后来玄宗皇帝改为千牛右卫,又增设了一卫,名曰千牛刀,位在左右千牛卫之上。你这玉环夫人的大姐金环小姐,便是千牛刀正八品下兵曹参军!”鲜于仲通重点强调了韩国夫人的官职。

    杜九公子对杜文微微一笑。

    杜文被笑得满身鸡皮疙瘩。

    杜公子十七公子的后背,在陕西内乡县,被驹三用斧头砍开一个大洞。

    这和杜文都多少有关系。若是襄阳杜家的信送的比较快,这杜九公子多半已经知道了。血海深仇啊!

    只怕杜九这微微一笑,是笑里藏刀啊!

    鲜于仲通应该不知道他们之间,有这么多深仇大恨,倒是很热情地介绍说:“杜文公子的家,在河南巩义县;杜巡按使家在襄阳。莫非你们原本是一族?

    你他妈哪壶不开提哪壶啊!杜文在内心里面,把鲜于仲通的祖宗问候了18遍。

    杜九公子依然带着一丝微笑,也不表态。

    杜文清楚,在21世纪的时候,有些领导都是这么装逼的。他笑道:“襄阳杜家,那是名门望族,开国老宰相的子弟。杜文安敢高攀?”

    鲜于仲通似乎在继续递刀:“巡按使大人,此番带领八百千牛卫,来剑南道军中坐镇,代替天子巡牧,临时任命几个实职军官的权利,必然是有的!”

    杜九公子饮了杯中酒,果断地说道:“既然大帅开了金口,我千牛卫四位备衣麾下,正好左备衣一名伍长开缺。就请文兄就委屈一下,暂且来到我军中任伍长吧!”

    杜文:“......”

    正六品上的千牛备衣杜九公子,办事效率极快。

    就在午宴结束之后,就有一名白净的少年千牛卫士,捧着一套崭新的千牛卫普通士兵服饰,一把鎏金鳄鱼鞘千牛刀,前来伺候伍长——后世的班长。

    这白净少年,好眼熟啊!

    这不是内乡县恶战中,俘虏的那个娘娘腔吗?后来被那几名庄稼汉,押送到峡谷山洞之中的,竟然让这厮逃脱了。

    这名小名叫杨九娘的千牛卫士,一边伺候杜文穿上军装,佩戴好千牛刀,一边装着若无其事地说:“前任伍长大人杜十七公子,外出时带着三名大哥,去内乡县逛青楼,后来死于青楼后院树丛之中......”

    这些事情,确实是驹三手下那些庄稼汉的安排。

    这杨九娘,此番强调此事——

    突然,杜文想明白了,这杨九娘逃回来后,不敢说出内乡血战的实情。

    按照大唐军制,伍长战死,其余四名军卒,未战死者将被斩杀。他只有坚持说,那哥几个,去逛窑子时,莫名其妙死了。

    至于自己为啥没去,或许,自己是伪娘就是最好的理由......

    哎!如今自己是陷入龙潭虎穴啊!

    申时,新郎杜文,带领母亲及弟妹、正经岳母武氏母女、驹三夫妇,在手下卫士杨九娘的带领下,前往杨夫人分拨给他们一处宅院。

    路途有点远,出了成都内城,再往西行十里,就出了外城,继续前行三十里,来到“窗含西岭千秋雪”的西岭之下,这里有一座废弃的小城池,名叫西岭城,如今叫被称之为遗孤城。

    这里乃是吐蕃与成都边境,常年发生小规模战争。武则天当政时,不敌吐蕃攻势力,她命唐军收缩兵力,遗弃了这座孤城。李唐旧人痛心疾首,就取名遗孤城。

    “姑爷,这废弃的城池里,原本有俺杨国公的二三百户食邑。后来吐蕃不时攻城掳掠,杨府的奴才们,便陆续被撤回成都府其他庄园。如今只剩下二三十来户杨府旧人......”

    这杨九娘,既然此时叫杜文姑爷,想必乃是成都杨家的远房族人了。

    这家伙,竟然是杨家的败类啊!

    想起那晚内乡县黄龙寨,这娘娘腔对赤条条躲在温泉里的杨大姐喊道“杨兄弟,你虽然是皇家内卫,负责监督俺们千牛卫,平日里也荼毒了咱们不少兄弟。但是这杜十七公子的父亲大人,眼看要恢复祖上王爵,他就是小王爷,家世比你蜀州杨家,还要高上一截!”

    杜文分析到,这厮是想借襄阳杜家的势力,泄私愤,攀高枝。

    武则天掌权初期修建的城池,距今六十多年,如今倒也还算齐整,只是南边城门给吐蕃人毁坏了。

    一行人,从南面城门,进了遗孤城。

    杜文登上城墙瞭望塔,看城内到远处竟然有许多人家,将在杨家大院东、西、北三面包围,便问杨九娘:“那些人家,估计有三百多户,为何说俺杨家人只有二三十户?”

    杨九娘苦笑道:“这遗孤城中,原是杨家开国公的一处食邑。自从武周皇帝撤军,杨家奴才回成都,只留下少数军户看守,一伙地头蛇刘家族人,大约一百多人,便来侵占了这里,依附吐蕃悍匪,几十年来竟然壮大到三四百家......”

    原来,杨家豪门望族,也有被欺负惨的地方!

    难怪,杨夫人如此大方,竟然将这处食邑,分给了杨家母女和俺杜文!

    沿着城门口荒废的大路,往前走了一百多米,眼前满是绿油油的麦田。

    “姑爷,不要踩着麦苗,这是刘家种的,不然必来聒噪!”

    “何处强盗!竟然光天化日之下,前来西岭城,毁坏青苗,该当何罪?”一个大白胖子,颠着大肚子,骑着一匹大黑马,手持陌刀,带领二三十壮汉,手持器械,从东边卖地里飞奔而来。

    “姑爷,此乃匪首刘铁汉,要不咱们退回去!这伙匪徒,忙时在这遗孤城种田,闲暇就去临近村庄打劫,乃是杀人不眨眼的魔王。若是请巡按使大人,或是鲜于节度使前来剿灭,方为万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