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开局俺娶了杨玉环 » 第三十六章 扬威遗孤城

第三十六章 扬威遗孤城

    前面的树林里,三百多埋伏者陆续现身。

    严武和老杜带着三百多鲜于节度使的兵马,快速走过来。

    “恭喜侄儿,再立大功!”严武大声喊道。

    杜文警惕地扭头勘察,身后的芦苇荡里,似乎潜伏者已经离去。

    三人来到方才潜伏的树林外,商议眼下的事情。

    老杜低声说道:“自从二刘受伤后,他们就撤走了,明显是想把这烫手的山芋,扔给吾儿呀!”

    严武对杜文正色问道:“侄儿,摆在你面前的,如今有两条路。一条路是把二刘交给叔父,叔父再交给节度使鲜于大人处置。一条路是叔父依照李公公的意思,委托你将二刘暂时安置在遗孤城看押!”

    看来,这李公公是对小太监被杀,二刘被救走之事,心里耿耿于怀啊!

    杜文想了想道:“这二刘先是被人从遗孤城偷偷救出来,现在又暗中安排侄儿截杀,分明是救二刘者已经获得某些达官贵人的把柄,然后将二人转手抛给侄儿。既然觊觎遗孤城的强人那么多,俺杨家大院不妨硬气一回!”

    严武看着躺在地上二刘,对杜文问道:“侄儿方才何不将二刘一口气杀了,也免得日后是个累赘。”

    杜文道:“别人想抢走遗孤城,在那里称王称霸,侄儿如今守着二刘,也叫他们寝食难安,就像放在烈火上烧烤一般!”

    老杜点点头道:“吾儿智勇双全,顶天立地,真乃好男儿!”

    杜文心想,俺爹这顿夸奖,也太不谦虚了吧!

    上午10时,杜文等人用狙三赶去的骡车,押解二刘回到遗孤城。

    岳母武氏,带着女儿们迎接出来。

    母亲拉着凤儿,带着杜武,紧紧地跟在后面。

    凤儿一路小跑,用小手指指院内,然后用双手在嘴边圈一个小喇叭,低声喊道:“哥,俺们又有粮食啦!”

    杨家大院里,县令杨治正带着几个小吏,上百名民夫,从几十辆大车上往下卸粮食。

    杨治看到杜文等人,在狙三的接应下,用骡车拖着二刘回来,就主动拱手道:“恭喜杨姑爷,又立了大功劳!”

    岳母武氏赶紧挥挥手,狙三赶着他的大车,往院子后面走了。

    杨治指着地上那堆粮食道:“杨家大院剿匪有功,这是县里论功行赏,分拨的三万斤粮食。第一趟,本官亲自送来,后面还有几波,陆陆续续,天黑前都会送来。”

    杨治还命人抬下来两箱银子,说道:“只因你遗孤城,每年向皇宫上贡三万斤甘泉橘,县里按照惯例,支付3000两银子。今年的贡橘钱,本官就提前支付了!昨年的银子,如今一发补上!”

    贡橘?俺们遗孤城里有贡橘?在哪儿呢?杨家大院没有啊!

    二刘那两个鳖孙!修建定襄城就是打着杨府名义,说是加固遗孤城。

    那这贡橘及赏银一事,自然是二刘打着打着杨家的名义折腾出来的。既然是惯例,那这每年三千两银子,落入了谁的腰包?

    更重要的是,遗孤城的贡橘,长在什么地方?

    突然,杜文想起来了,他和杨金环坐在定襄城上的时候,他触摸到她身上两个鼓鼓的大水果。杜文还开玩笑说,那是特别大的青橘,沉甸甸的弹性十足,若是长在树上,树枝早就断了。

    杜文盯着杨金环看了一眼,脸上漏出一丝难于觉察的坏笑,他在想,那么丰硕的大青橘,只需要一个,就能把人活活撑死!

    定襄城,对!

    杜文想起,当时,他看到定襄城里那些楠竹之间,似乎隐隐有累累硕果,所以当时他才灵感一现,坏坏地对杨金环打了一个比喻。

    “至于那些甘泉橘,本官也不甚详知,这些都是府上杨夫人在经手,据说橘树是在竹海之中。那些可以是时间稀有之物,还请杜公子休要将其废弃!”

    说完,正五品县令拱手告退!

    “姑爷可看出,这杨县令来意如何?”岳母武氏问道。

    “这是向俺们杨家院子示好来了,并且告诉俺们,这定襄城里有摇钱树,不能把财路给断了。再说清楚一些,是要咱们不要揭发定襄城的事,免得天子一怒,不光定襄城要拆掉,甚至这遗孤城也被连根拔起!”

    白蛇夫人杨金环说道:“那剑南道黜制使大人李笑天,收了你的金丹,自然会替你周全!”

    话音未落,李笑天派一个英俊的小太监陈春,在十余名内卫的陪同下,骑着骏马赶来,向杜文通报了一个好消息:“经过剑南道鲜于节度使与监军李笑天推荐,千牛卫陪戎副尉杜文,因剿匪徒功劳卓著,实授剑南军百户,加千牛卫武散官仁勇副尉!”

    陈春暗中嘱咐道:“这仁勇副尉,虽说是千牛卫从九品上的散官,却能让杜公子在千牛卫多一重身份。只要不在右千牛卫担任从九品上的实职,在那里兼任个实职小旗、总旗,也是可以的!”

    杜文考虑到这李笑天的梅花内卫,与杜文的右千牛位,如今矛盾突出,相互明争暗斗,就对小太监说道:“若说在千牛卫任职,俺家杨大姐在李公公麾下,多言及公公善待部属,卑职可否入内卫,为公公效力。”

    当然,他不敢如实告诉小太监,就在来的路上,俺杜文一行,把杜九的两个弟弟给祸祸了!如果想继续在杜九的手下升官发财,那无疑是老鼠给猫当三陪——不要命了!

    小太监陈春用手掩着杜文的耳朵,甜甜地说道:“李公公早有安排,异日将公子的职衔,平级重用,转移到内卫来就是了!”

    杜文这才想起,杨金环在枕边跟他闲聊的时候,不光说这李公公喜欢男人,还说过,内卫乃是前千牛卫,职责之一就是监督左右千牛卫,可以从左右千牛卫,录用部分精英。

    杜文感觉,这内卫,好比是军队里面的宪兵,警察队伍里面的督察,可以从其他抽调其他系统的精兵强将,来充实自己的队伍。

    杨金环也说过,要是左右千牛卫的军官,被遴选到内卫中去且保留原有职务,那么他的身份和地位、职权。就高了一大截!

    看来,这李公公,想要把杜文留在右千牛卫,是想让他在那里迅速提升职务,当然,不排除有其他目的。

    而杜九公子任用杜文,或许是想借他的刀,来解决自己的难题,或者说是让杜文来当背锅侠。当然,不排除他想借助职务之便,挖坑整治杜文,给他两个弟弟报仇雪恨。

    杜文赶紧从杨金环那里要了银子,悄悄塞给小太监五两雪花银,每个内卫兄弟一两银子。

    小太监陈春刚走,杨九娘就骑着战马跑来了。

    他递给杜文一个腰牌道:“杜九公子得知姑爷擒拿了二刘,就委任你做了千牛卫小旗,至于你手下的十个士兵弟兄,你可自行招募,把名字报上去,他那里录用就是了!”

    杜文和岳母武氏、母亲杨氏、杨家姐妹商议一番,认为杜文身边,还是要有一拨自己人,就准备将二姐杨银环、三姐杨铜环、老军杨雄、铁手、独耳、婢女刘倩女的名字报上去任职。

    母亲杨氏对杜文说道:“俺的孩儿,俗话说,打虎还得亲兄弟,让恁弟弟杜武也去,好歹有个照应。”

    杨氏想起在襄阳时,杜文被大伯父叫来的官差毒打时,弟弟杜武豁出性命去相救,就一边差眼泪,一边对杜文说出了心理矛盾重重的抉择。

    在她看来,大孩儿杜文如今背负的担子,太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