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情深陌路 » 第十八章 先这么着吧

第十八章 先这么着吧

    俩人这么僵持着,穆小莉在施展说出“不要去”的第二遍,别过脸去,她见不得施展总是一脸无辜,像孩子般的看着她。

    每次在投资人处碰壁,在见到禾琼能游刃有余地游走在大佬之间曲意逢迎得到或者表达出各自利益并悄无声息收入囊中,在见识到林浩以小搏大后,施展的无力感总能表现在脸上,此时的穆小莉总无意识地启动自己的情商开关,使得在众多大佬在场的局面中,不至于失态。虽然每次他们都只是陪衬的小角色,施展的面子,比剧团的前途更重要。她知道施展在想什么,只是这些场合不是心思细腻、多愁善感的时候。

    昏黄的路灯照着俩人的阴影,施展的身型由于背着光,成了小矮人。穆小莉别过脸去,没接话,挪开一小步。这算什么呢?她在问自己。

    这种堵在心口的情感,施展一直知道。按理来说,按人之常情来讲,按传统道德观念来看,男性只要一开口,就能使这种模糊的情愫戛然而止。但是他不愿意。不仅是事业上形成了依赖,是他舍不得这份,在自己感到无力时,有一份随叫随到的寄托。

    这种暧昧的情愫,只在上学的时候,每次路过心仪的女生,或加速装不经意路过,或在背后轻声打个招呼,红着脸过去了。而在成年人之间,这是自私。

    施展确实是自私的。他拉住穆小莉后退的胳膊,拦住了她的去路。

    又是一阵沉默,谁都没看谁。

    穆小莉没有约任何人,她曾打开通讯录,看着施展的联系方式,又合上了。反正是看电影,自己一个人也能去。

    施展拉着穆小莉胳膊,看着地上俩人的阴影,不作声。此刻他多想有个强有力的支撑,一个拥抱,能够安慰他“慢慢来,不着急”,如果他走出了这一步,也不会有什么难以处理的后续吧?跟朋友是可以交代的么?跟汪琪是可以提出分手的么?他找不到理由走出这一步。

    当施展无力地内心徘徊着,穆小莉移开胳膊,轻声说:“慢慢来,不急,我知道”,施展长嘘一口气,如释重负般。他内心仿佛无数个斗争的小人,被这句话喝止了。

    “谢谢,我是想”,抓耳挠腮,“我想这个产业基金的事,要怎么谈才现实”,施展忽然像想到了什么,抓住救命稻草一样,一口气迅速背完了想起来的词。这也确实是他一直在苦恼的事。

    禾琼的小剧场场场爆满,加上他在综艺上积累的观众基础,以及在圈内的好人缘,陈百安愿意引荐,华纳愿意投资,赵保义愿意挑大梁。林浩的低成本高票房已是业内羡慕红眼的经典案例,而他施展,至今无任何能强烈吸引投资方的要素。

    穆小莉静静地看着施展,长舒了一口气,“文化基金看中的是我们比国家话剧院更灵活,虽然大家不愿意承认我们的创作能力。这俩年国家话剧院还在重复苏联剧本,对于老演员来说,他们不在乎业绩怎么样,话剧是他们回馈观众,证明个人魅力,展示个人修养的地方。他们的观众也是老一辈的知识分子,一长串的苏联外国人名就能引起他们的共鸣。看一场话剧那是他们的修养。我们不行,我们要的就是盈利,我们要吸引的是年轻有能力消费的观众,用一长串外国名字都记不住的话剧吸引不来,用斗地主斗资本家的剧本招不来,在这方面我们也演不过老艺术家们。我们的剧本会更贴近当下,我们没有资本家要打倒,我们只有小人物,讽刺挖苦也好,加梗加料,把故事写实一点,平凡一点,最终还得看着是个圆满的大结局,年轻人不需要到小剧场忆苦思甜,我们这一代人不吃这一套”,说完,穆小莉认真的看着施展。

    施展这俩年在卫视和央视创作的几个剧本,确实脱离了卖给林浩的那个剧本的基调,假大空全跑出来了,再这么下去,别说产业基金了,观众都要以为他们是专门接政治任务了。一旦形成这种认定,赖以为生的小剧场恐怕都要受到连累,没人愿意看了。

    施展意识到这是穆小莉一年前提出的问题,一年了,施展的剧本创作还多多少少存在相同的问题。似乎是春晚九死一生的审核机制杀魔怔了吧。

    “是啊,人家犹豫是有原因的啊,他们看到我们这来来回回俩年多的作品,打退堂鼓呢”,施展嘀咕着。

    俩人沿着街边肩并肩走着,一会儿到了路边烤串摊点,施展自觉的坐下,穆小莉去点单,拿号。

    施展托着腮,注视着穆小莉跟店员打招呼,提着小铁壶过来,待她落座,施展接过壶,把拆开的一次性餐具拿过烫一遍,边递过去边装作不经意的,“新来的小孩儿到处打听你呢”。

    “谁呀?小林啊?没有,哪有”,穆小莉擦完杯子,等着施展倒水。

    “那是,都被根儿吓跑了,他成天瞪着眼珠子朝着小林”,施展调侃道。李根确实对每一个试图靠近穆小莉的小男生异常警惕。

    “根儿这是替姐姐着急呢,别瞎打听了,说正事。产业基金你觉得比华纳靠谱么”,穆小莉转回话题。

    施展端着胳膊,继续拖着腮,思考了一会儿,皱着眉头:“吃不准,但是华纳进去,我们只能在赵保义手下当个小编剧,那还不如现在直接把本儿卖给林浩,我们还能得个名儿。到了华纳,一层一层下来,再无出头之日了。你看禾琼就知道了,他的本儿压了多少年了,几年前他从小剧场离开,是可以把本儿卖给华纳,他没有。直到这俩年,他又把新旧俩个版本在小剧场演了这么久,沉淀了这么久才拿出来跟华纳合作,他是合作,不是卖剧本。世时机成熟了,有谈的资本。我们,还不行”。施展加重了最后“我们,还不行”的语气。

    所以,剩下的选项,就只有国字号的基金投资人了么?那会不会被扒的皮都不剩?

    穆小莉没有问出口,因为现在的剧团,连被扒皮的资格都没有。

    施展将肉串撸下来,放小盘子里端一份给穆小莉,“这不错,这么些年里里外外整个BJ城,就他们家最对味”。“一开始根儿过来的时候,还在打赌,说你们学校门口最好吃,再也没有第二了”,穆小莉接过肉串。

    “那会儿见过啥好吃的,刚毕业,只能数出食堂哪个拐角的阿姨打饭手不抖,不过再过几年再回味,可能也觉得高中生活最幸福,就像赵导今年的毕业大作一样,忆当年。鸡鸭鱼肉塞多了,也想回头吃点清淡的,我们还远远没到吃鸡鸭鱼肉的时候呢”,施展吃着手里的,看着服务员端来的大猪蹄。

    拿过手套,边撕肉边想起要说的话:“产业基金,我觉得我们不适合主动找人家谈,这些人还没见着兔子呢。我想等今年禾琼的电影票房,他的模式跟我们的差不多,有了小剧场测包袱,剧本质量有保证。我们就老老实实再干一年吧,和那几个人说一下”。

    和那几个人说一下,自然是又需要穆小莉去调节人际关系了。而今年这人际关系中,多了一个不是剧团成员的成员。去年的春晚忽然加塞,这一整年时时刻刻跟着剧团排练演出。穆小莉说了不合适,说了矛盾只会更突出,不说还只是小问题。

    问题不大,那就暂时这么着吧。

    穆小莉只低头吃着自己的串儿,回了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