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这个明星很想加班 » 第七章 巨坑的规则

第七章 巨坑的规则

    (作品已经签约,可放心投资。)

    想表演唱跳的孙宇,看着一筹莫展的陈歌,得意一笑。

    尽可能降低陈歌队友的质量,就是牧马人的计划。那些选手身后的经纪公司,多少都会卖牧马人一个面子。晋级的50个选手中,大部分身后都有经济公司,有大有小罢了。

    至于素人?除非天赋异禀,有几个素人能比得上刻苦练习了好几年的练习生?

    总导演洛敏,看着场上孤零零的陈歌,若有所思。副导演有些担忧。

    “洛哥,这些有公司的选手开始抱团了,要不要改改规则?有点太明显了,观众一定会骂的!”

    洛敏思索着,这是他最开始就能预料到的情况。50个人,分成6队的目的,就是为了制造出看似不公平的对决,来增加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提升节目的可看性。

    “有争议才有看点,不是吗?”

    而且蓝海娱乐需要的,其实并不是所谓的节目冠军。

    蓝海在天王天后涉毒事件后,人才青黄不接,直到陈可柠的出现才勉强稳住了颓势。事实上,也仅仅只是稳住。因此,蓝海迫切需要一批潜力新人来帮助公司重回巅峰。但近几年,蓝海试水推出的几个新人,都没翻出什么水花。

    迫切想要改变局面的蓝海,在经过一番计划后,决定搞个比赛,让市场来帮他们选择。

    为了扩大比赛的影响力,筛选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潜力新人,蓝海牵头,以允许其他公司安插选手为交换条件,来换取更广的宣传渠道,和更激烈的竞争环境。

    让天赋异禀的素人和经过长时间专业训练的准艺人,进行业务、人气等方面的比拼。通过市场的反映判断素人的潜力,这就是蓝海的计划。

    其他公司也觉得不错,不必耗费什么资源,就能用巨大的流量推出新人。又可以检验自家主推新人的市场反馈。

    几方一拍即合。《全能偶像》应运而生。

    选人环节还在继续,陈歌觉得有些不对劲,他之前选择的每一个选手,都选择了别人的队伍。看着其他队伍选手之间的相处状态,陈歌明白过来,这是在抱团?

    其他每个队伍的选手,似乎都互相熟悉。陈歌对照着手中的座次表,试探着说了一个自始至终都和其他人没什么交流的选手。

    “陈天宇。”

    果然,没人和他竞争,陈天宇成了他的第一个队友。接下来,陈歌无奈将关注的重点放在那些形单影只的选手们。

    每人10次的选人机会很快用完,没人选择的几人也自动归到了陈歌名下。

    选人环节结束,除了陈歌之外,每个团队都人数不少。尤其是想要表演唱跳的孙宇,直接10人满员。

    而陈歌的团队,即使加上没人选的几人,也只有5个人!

    选人环节的录制结束,选手们跟随着自己的的团队,开始转战各团队的练习室,对团队的曲目选择进行商议。

    陈歌正要下台,旁边的队长孙宇却忽然歪头,似乎是在憋笑,说了一句:“陈歌!加油啊!”

    说完转身带着队友,向着练习室的方向走去,时不时的还会回头看看陈歌5人,再随之发出阵阵轻笑。

    陈歌看着孙宇一行的身影,头上缓缓浮起来一个问号,这是被嘲讽了?经典的脑残反派戏份?得了便宜不闷声发财,过来嘲讽我?我可是开了挂的,你嘲讽我?

    干他!陈歌瞬间燃起了斗志、

    练习室内,陈歌进行着自我介绍。

    “我是陈歌,是咱们团队到第一次公演之前这段时间内的队长。希望接下来大家能够互相配合,努力练习,尽量完美的去完成表演。”

    四个队员情绪都很差,耷拉着脸,听着陈歌的话,没什么反应,一幅全员自闭的样子。

    陈歌很无奈,他也是第一次遇见这种状况,一场不公平的比赛,一帮存在感低的队友。怎么破局呢?退赛抗议?

    先不说违约金的问题,陈歌自己内心也不愿意这样做,他想做音乐,想让自己的梦中的歌被全世界听见。这个迅速积攒人气的平台能让陈歌少走很多弯路。

    他要想办法赢,顺带着也要赢过孙宇,打打弱智反派的脸。

    陈歌感受着沉默的气氛,看着低气压笼罩着的四个队友,只能继续开口:“大家对于我们的表演形式,和曲目选择有没有什么想法,都说一说,集思广益,人多力量大啊……”

    低着头的陈天宇突然打断陈歌:“有他们人多吗?”

    “什么?”陈歌没有听清。

    陈天宇抬起头,直视着陈歌问:“我问有他们人多吗?”

    陈歌一愣:“确实没有,但也不代表我们就一定会输,我们……”

    陈天宇指着其他三个默默听着的选手:“靠什么赢?是靠你?还是靠我?还是靠这三个没人选的废……”

    陈歌听出了他将要脱口而出的话,急忙打断:“靠我!我来带你们赢!”

    “就凭你?”

    “就凭我!”

    陈歌觉得必须要站出来,先把一切都揽下来再说。他身为队长,首先必须要自信,这样,才有可能带动这些队友,重拾信心。

    陈天宇张了张嘴,没再说话。他也明白,团队现在的样子,别说赢了,连完整的表演都无法做到,他虽然不相信能赢,但也不想输的太难看。

    陈歌接下来的时间,不断耐心劝导着自己的队友,帮助他们重拾信心。随着陈歌的不断劝导,陈歌的队友逐渐摆脱了零交流的状态,虽然气氛还很压抑,但最起码,他们说话了。

    经过了一番初步的交流,陈歌对自己的队友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了解的结果让他十分惊讶,他的队友业务能力并不算差,甚至可以说很优秀了。

    比如刚才质疑陈歌的陈天宇,就很有能力。他毕业于魔都音乐学院管弦系,吉他专业。初舞台一段风格清爽的吉他弹唱让他成功晋级。

    想了想,陈歌旋即释然,都是通过正经考核筛选出的选手,业务能力都不会太差。

    但陈歌也发现了没人选择他们的原因。

    首先,他们和自己一样,都是素人。有的还在上学,在网上看见节目组的选拔公告就直接报名。没有公司,没有团队,没有熟识的选手。

    其次,他们的初舞台考核相对更平庸,缺少记忆点。节目选择全凭自己喜好,不懂得突出自身特点,呈现不出更好的舞台效果。

    两点相加,即使他们有着不错的综合实力,但与经过专业训练,懂得营销自己,卖弄人设的准艺人们相比,依然显得平庸,从而泯然众人。

    陈歌想明白了队友的缺陷,又开始思考,破局的方法。

    考核是以每个人的人气值之和作为标准的,那就意味着,陈歌的团队,每个人都要排名靠前,并且要高于其他团队成员人气的两倍。只有这样,才能成功晋级,确保没人会被淘汰。

    难啊!陈歌有些头大,不会跳舞的团队表演……和声?想了想他们的唱功,唱倒是能唱,难出彩啊。想要赢,就必须给每个人一个最强烈的记忆点,让观众牢牢记住他们,喜欢他们。

    不过换个角度想想,只有5个人的话,和他们动不动就9个、10个的队伍相比,我们更容易被人记住啊!只要选对了形式,选对了曲目,出其不意,未必不能赢啊!

    忽然,陈歌灵光一闪,试探的问了众人一句:“你们有会打鼓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