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星际武者传奇 » 第21章 郑氏轻功

第21章 郑氏轻功

    丁教授的手有点颤抖,他随便翻看了一页,依旧是彩色页面,上面有着密密麻麻的文字。

    文字很淡,但依然看得见那一笔一划。

    手的触觉告诉他,这不是普通的纸张,比享哈兔一般书籍的纸厚了不少,即使经历过无数岁月,这纸张依旧充满着韧性。

    这不是关键,关键是文字。

    文字是一个文明的载体,是这个文明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只要有足够多的书籍,大量的文章,专家便可以尝试破译文字。

    享哈兔文明诞生一万年后,大部分文字已固定下来,从此传承下来,今天的文字和兔历一万年的文字基本一样。

    变化也是有的,就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创造了越来越多的词汇。

    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每年都有新东西创造出来,于是,相应的新词也被创造出来,比如电话、电视机、计算机、汽车等等。

    丁教授从事的考古工作,基本是不用研究文字,考古现场出现的文字,都看得懂,现场历史越早,文字越简单。

    现在丁教授有个判断,不久之后,神农部落会有专门的神文字研究小组。自己或许可以提前做出建议,让部落把文字破解任务交给自己。

    这是一个无上荣耀的任务!

    神文字一旦大量破译,这些书籍会给享哈兔带来多少影响,目前还不知道。但可以肯定,这将在享哈兔历史上留下深远影响。

    谁主持文字破解工作,谁将留名青史。

    而自己,是半身埋入黄土的老人了,在人生最后几年,还出现这个宝贵机会。

    这种机会,必须争取。

    丁教授平复了一下自己激动的心情,吩咐周川,开始工作。

    ……

    夜幕降临,忙碌一天的专家们回到营地,吃过饭,此时闲坐下来,还兴奋不已。

    今天的收获极大,超出他们的预料。

    在他们最初接触到西岭基地的建筑时,发现很多物品时间久远,基本上腐烂解体了。对于像书这类和纸张有关的东西,压根没想过还会存在。

    以前他们在几千年的古墓中,曾发掘出完整古书,但那很罕见,需要干燥的环境,严密的包装,才能保存良好。

    几万年的墓根本看不到书了,早到烂掉分解在土壤中了。

    而这已有几十万年的基地,还有完整的神秘书籍,如何不让他们欣喜。

    丁教授忙了一天,此时依然精神矍铄。

    “书已经封好了,我已发电报给长老会,他们回应明天有运输机来运走。”

    看了周川一眼,继续说道:“我过几天就回北都,长老会会再派一些专家来这里,到时有人接替我的位置,继续考察工作。”

    “周川,到时你和我一同回北都。我已经考虑清楚了,我向上级申请成立文字破译工作小组,由我领头,我想上头回答应,到时你来帮我。”

    周川一脸兴奋,眉开眼笑,“好,求之不得。”

    丁教授微笑不语,心中盘算着还有哪些人可用。

    高连长帐篷外,郑吕遵守昨夜承诺,来找于强。

    “走吧,找个地方教你轻功。”

    正在和高连长闲聊的于强看了眼高连长,高连长颔首,微笑着说:“去吧。”

    于强起身,走出帐篷,见郑吕背上背着一个大背包。

    “跟我来,我们找个安静点的地方。”

    郑吕转身,向北面走去。

    “好。”

    于强答应一声,跟在郑吕身后走着,两人聊了起来。

    “吕姐,听说轻功可以飞檐走壁,是真的吗?”

    “真的啊,轻功学好了,可以借势跳跃,也就是借低点的地方跃起,向更高的地方落下,这样,就可以到达高处。”

    两人走在帐篷之间的过道上,看着帐篷内外的士兵和灯光,看到认识的人互相打个招呼。

    “如果没有借势,原地跳跃我只能跳三米多高,而普通人只能跳一米多高。

    通过借地势,比如树木、墙、石头、屋檐等,那跳得可就高多了。

    飞檐走壁不是问题,你勤学苦练后也可以。”

    于强兴奋起来,“我也可以吗?吕姐,要学多久才能做到飞檐走壁?”

    郑吕笑了一声,说道:“你也可以,我两岁半时,爸爸就督促我练轻功。

    爸爸告诉我,轻功不是单单跳得高,而是身法与环境的协调,练好了,不仅跳得高,而且明显提高身体的反应,在战斗中可以更快地躲避和进攻。

    练轻功是有条件的,年龄越小,练轻功越有效果,过了八岁,就不好练了。

    轻功对身体也有要求,瘦的人适应练,胖的人就不适合练轻功,相对来说,瘦的人更敏捷一点、轻一点,也更适合练轻功。”

    走了一段路,两人离开密集的帐篷区,路边的帐篷逐渐减少,看见了不远处的木墙。

    “就在前面吧,这里没有好的练习环境,练轻功最好在有很多台阶的地方,腿部绑上重物,不断沿着台阶向上跳跃,练久了,你就习惯了这增加的重量。

    当身上没有这重物,你就自然而然跳得更高、更远。”

    于强点头,认真地听着郑吕说话。

    郑吕环顾了周围,停下脚步,“就这里吧。”

    这里离木墙比较近,右上方有个岗亭,那里的一盏灯将这边淡淡地照亮。

    郑吕放下大背包,拉开拉链,掏出一双铁鞋,随后又取出一对东西。

    “这是带铅绑具,绑在腿上。这是铁制鞋子,小孩子用的,分左右脚,因为你人小,脚掌也少,只能穿一二年,之后就不能穿了。”

    于强好奇地打量着这些东西,摸摸铁鞋,提起一个带铅绑具,发现还挺沉的。

    “来,装配起来。”

    在郑吕指点下,于强将铁鞋穿好,又将带铅绑具绑在脚上,试走了两步,很沉,这些东西合起来重达二十多斤。

    “于强,我现在给你简单介绍下郑氏轻功,我不会教你郑氏轻功的核心内容,简单的东西还是可以的。”

    “郑氏轻功最早创建于北唐,由郑氏先祖郑好秋结合多个门派轻功优点,进行改良后传给郑氏子弟。”

    “经过几百年的传承和传播,郑氏轻功被武界评为最出色的轻功,产生过一些名声显赫的人物。”

    “郑氏轻功有核心功法和外门功法之分。核心功法向来只传郑氏家族成员,不外传。但郑氏轻功外门功法是可以外传的。”

    于强点头,问郑吕:“吕姐,核心功法和外门功法有什么区别?”

    郑吕答道:“核心功法包含有更深奥的呼吸法,有更细致的轻功法门,武界传说的水上漂,就是来自核心功法。”

    于强恍然大悟,“哦,原来大名鼎鼎的水上漂,就是你们家的。”

    郑吕点头,随后冷笑道:“武界中也有不少骗子,冒充郑氏门人,用其它低劣的轻功,冒充水上漂,骗吃骗喝,我们不追究就是。”

    “好了,言归正题,郑氏轻功外门功法,讲的是呼吸法和身法配合,两者配合很重要,配合不好,容易呼吸不畅,特别是在不断跳跃中,呼吸不调节好,出现上气不接下气的情况。”

    “现在跟我学呼吸节奏,吸气,抬左脚,放左脚,憋气,抬右脚,放右脚,呼气。吸气,抬左脚…”

    ……

    郑吕指点着于强,用郑氏呼吸法调节步法,训练了十几分钟,直到于强熟练无误。

    “好,下一节,呼吸法配合跳高。我演示一遍给你看看。吸气,憋气,双腿跳起,双腿落地,呼气。”

    于强一步步照做,除了开始时呼吸和跳高不协调,在郑吕的纠正下,很快调整正确。

    十分钟后,于强彻底适应,再无出错。

    “第三节,呼吸法配合跳远。”

    郑吕站好,眼睛直视正前方,说道:“跳远和跳高,呼吸配合有点相似,吸气,憋气,腿部用力齐蹬,跳,落,呼气。”

    郑吕向前一跃,六米远。

    郑吕指点下于强,于强很快掌握,并熟悉了几分钟。

    “好了,你现在自己锻炼,走路、跳亮、跳远,随便组合。”

    于强依言,锻炼了半个小时,郑吕喊停。

    郑吕将背包递给于强,“这背包、铁鞋、带铅绑具送给你了。从明天开始,早上五点你起床,我们跑步到东面山坡上,最近军队在那边挖了一排台阶,虽然是土的,但加固过,可以跳。”

    虽然要早起,但于强还是很开心,因为离自己从小梦想的飞檐走壁的武飞人又进了一步。

    自于强记事起,他妈妈经常抱着他看电视,虽然是黑白电视,但于强也看得津津有味。

    经常会看到武斗的场面,很精彩,于妈把在天上飞的武者称为武飞人,很贴切,其实很多老姓都这么叫。

    看着仿佛小鸟般在天空中飞梭的武飞人,小小的于强在心中便对他们产生了崇拜,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也能翱翔天空。

    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个梦想。

    “好,我会准时起床。”

    于强欢快地解下铁鞋、带铅绑带,装入背包。收拾好后,背着背包,轻松雀跃地跟在郑吕背后,往自己帐篷方向走去。

    “吕姐,谢谢你。”

    于强对郑吕真心感激。

    “没关系,我帮你一点小忙,不值一提。”

    郑吕侧过脸,看了于强一眼,又转回脸,说道:“我想亲眼看看你未来的造化,或许,能让我惊喜。”

    “于强,练习轻功需要持之以恒,不是靠一二天的新鲜感就行。你的人生也是一样,需要奋斗,长期的奋斗。”

    于强点点头,“嗯,我明白,我会好好努力的,将来有机会,必将报答吕姐教导之恩。”

    郑吕嘴角上扬,这于强总算不负我的心意,口中却说道,“不必客气,小事情,不必挂在心上。”

    道路两旁帐篷一个连着一个,不少士兵光着膀子在帐篷内聊着天,有时爆出一阵大笑。

    河道两侧已搭了几座桥,连通河岸两侧,桥上有士兵在不急不慢地走着。

    在一座桥旁,郑吕停住脚步,转过身,微笑说道:“明早,我来叫你。”

    于强向郑吕挥手,“吕姐,晚安,明天见。”

    告别郑吕,于强快步走回连长帐篷。

    高连长正和金屹、陈明等人聊天,见于强回来,站了起来,对于强说:“走,出去聊聊。”

    于强放下背包,和高连长走出帐篷。

    在悟道树旁,高连长了解下于强今晚所学,点点头,“轻功我不懂,你要好好学。”

    “累吗?不累的话继续练功。”

    “师傅,不累。”

    “好,我们先煮汤。”

    火堆中,柴火烧得正旺,火光照亮悟道树下师徒身影,一样的招式,同时进,同时退,同时出拳,同时收拳。

    于强的拳风,劲更大了。高连长的拳劲,霹雳声连响。

    中间休息时,于强又喝了一碗金莲汤,热量经过腑脏,能量进入经脉,全身隐穴中,内劲恢复,并持续增加,逐渐溢出隐穴,进入经脉。

    于强感觉全身内劲澎湃。

    “师父,我感觉内劲已经溢出隐穴,现在全身带劲。”

    高连长闻言,立即抓住于强的左手,伸出两个指头,按住他的听脉穴,认真听脉。

    一会儿,高连长面带喜色,“你快要突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