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剑莲仙缘 » 第61章 天道之基

第61章 天道之基

    两人经过一宽阔的通道,到达山洞内部,洞内陈设很是简单,不知道里面的东西经过这么多年,是被搬走了,还是本来就这么少。

    一间静室,右上角有微弱的光线射入,但抬头并不能看见夜空,奕平生神识一探,才知道,这光线是通过数次折射引进来的。

    一间炼器室,和几间杂室,基本都是空的,没有什么东西了。

    唯二有东西的两个房间,一是静室旁边挨着的灵药室,里面有两珠灵植,他并不认识。之所以认出是灵植,其实是察觉到了其中的灵气。

    另一间是藏书室。只有几卷残卷。

    奕天青指着那灵药说道:“这是灵植,能帮助大周天及之上的后天武者突破先天。”

    “不过,这两株灵植都还未成熟,就算大的那一株也还需要四年左右,原本有一珠成熟的,那是八十多年前,留给荒落叔突破先天的,可他想成为修士,自然用不上,便一直搁置。之后将采摘的灵植放在宁静楼顶,荒落叔走后,吩咐将这灵植留给你。”

    “可两年多前,奕玄真被万道门一位前辈看中,收为弟子,苦于没有拜师礼,便将这灵植送了出去。”

    听到这里,奕平生一切都想明白了,怪不得奕荒落告诫他,最好大周天之后再去取他留下的东西,因为大周天才是服用灵植的最低境界。这灵植给没突破先天的人使用,可以突破先天,给先天及之上的人使用,能增进修为。之前宁静楼顶那个盒子原本放的应该就是那颗灵植,灵植现在送人了,盒子自然就是空的。

    奕天青说到那株灵植给了奕玄真时,特异打量了奕平生,见他没什么反应后,才继续说道:“不错,还沉得住气,我奕家除了地修,还没有对不起谁,为了补偿你,那边的残卷你可以抄录一份,不过不得外传。”

    交代完,本打算离开的奕天青又鬼使神差地交代了几句:“那灵植名为补阳草,只能给乾修使用,这些灵植基本一个甲子才能成熟一珠,原本有二十颗种子,有两株未成熟便死亡,现在还剩下八颗,如果不出意外,我奕家还能平安传承四百八十年,不愁没有先天武者坐镇。可四百八十年后呢...”

    叹了口气,奕天青走了出去,给他留下抄录残卷的空间。

    奕平生看了看那块灵地中的两株灵植,心道,先天武者不绝,就能保证传承不断吗!显然不是,不过如果弄到了能让武者突破先天,甚至宗师的灵植,带回家族也不错。

    转身走向藏书室,心中略微疑惑,既然奕家老祖以前是个修士,怎么会没有强识之法。

    走进一看。书架上其中一共有四卷残卷,神识扫了一遍,也没发现储物袋的踪迹。

    说是残卷,其实是四册书籍,拿出第一卷一看,名为《自在喂我经》,字迹新鲜,厚重,他认识,这是奕荒落的字迹,显然这四册书籍不是原本,是后人抄录的。

    这《自在唯我经》是一部可以修至筑基初期的功法,注明了是残篇,所以全本应该有后续功法。

    第二卷记载的是《一阶炼器基础》,里面主要介绍修士如何炼器,还列举出数种下品灵器的炼制之法,以及奕天行的见解,想来他是个真正的炼器师,奕家的炼器之术应该就是脱胎于此。至于那所谓的万炼神兵,原来是下品灵器的粗胚,给武者使用的。

    这灵器分为下品、中品、上品、极品,因是灵力的御使之器而得名,并没有法器一说。灵器之上是什么,书中并没有记载。

    第三卷记载了奕天行因心月国战乱的具体情况,后来无奈带领近千个皆是凡人的族人来到昆云国的过程,以及期望奕家能挺过难关等等。

    不过在奕平生看来,都四百多年了,他在族内十数载,从来没听说过族内和心月国奕家有过联系,两国是近邻,按理说应该互相走动,不过现在看来并没有,至于原因,那就不清楚了。

    第四卷,名为《筑基秘传》,里面有奕天行的备注,密密麻麻,想来为了筑基,下了不少功夫,这东西是他用全身身价向一位筑基高人换来的,即便他没能筑基。

    秘传中主要介绍了筑基的注意事项,需要准备什么,会遇到哪些问题,有几种筑基方式,筑基心得等等。

    这四卷里面,功法他暂时修炼不了,大致看了一下,特别是炼神部分,和解红尘所给的炼神残篇比起来,差的不是一星半点,想来不是什么高级的修真功法。

    然而,实际上这功法或许算不上好,但绝对不差,他见识少了,拿解红尘的来进行比较,自然得出这种结论。这份残卷是奕天行年轻的时候,一次意外探险所得。

    功法从引起入体开始,也就是通了天门(天地桥)之后才可以修习,根本没有之前的强识之法。这也是奕家没有强识之法的原因吧。奕家有此功法,代代家主看过之后,怕都会自问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吧。

    现在有了奕平生的强识之法,未来奕家说不定真会出现修士。

    半刻钟,将功法仔细阅读后,他才知道,这修真和前世小说中需要什么灵根不太相同,根本没有灵根之说,人体本身就可修行多种灵力

    先天武者的修行和练气期修士的修行差别很小,最大的区别在于一个用的先天真气,一个用的灵气,后者速度自然要快上不少。

    练气初期身体逐步打通百脉,贯通之后,可将瞬间灵力散发道身体各处。此时能将灵力注入器物,可以制作符篆等等。

    练气中期神识外放,若有相关功法,可御剑攻击。同时灵力强化五脏六腑,经过脏器周转,能够修出金、木、水、火、土五种属性的灵力。只不过每多修一种灵力,消耗的时间便多上一倍。

    为了在最好的年纪筑基,许多没有资源的散修都只单修一系,大宗门的弟子才有资源修多系。不过就算是大宗门弟子,能修两系的也非常不错了。

    练气后期和大宗师倒是有些区别。大宗师这一境界需要将先天真气液化成先天真元,战力大涨,几乎和练气后期的修士持平。

    而修士则是彻底完成五脏六腑的淬炼,并且用灵力开始淬炼全身。这一境界开始体重会激增,肉身防御大大加强,滴血如汞,钢筋铁骨也不是难事。

    练气圆满元神可控制外物,完全驾驭肉身重量激增带来的不便,这一境界旨在凝结精气神三花,三宝合一,为筑基最准备。

    而无上大宗师同样是凝聚三花为突破天人做准备。这天人便是上天给武修留的一线生机,在突破天人的同时,天地之力会直接助其贯通天门。

    可奕平生无法修武,自然无法通过这种方式贯通天门。这应该也是解红尘没有告知的原因。

    这些都是练气期的修士每个境界需要做的,但是,衡量练气境界的方式,却是体内的气旋数量,练气一层灵海中会产生一个灵气旋涡,练气二层两个,练气三层四个,以此类推直到练气九层五百一十二个,而所谓的练气十层,其实灵气旋涡仍然是五百一十二个,与其说练气十层是一种境界,不如说是平衡三宝,凝聚三花的过程,也被称之为半步筑基,至于说有没有练气十一、十二层之类的,至少这《自在唯我经》中并没有提及。

    第三卷记录的是杂事,看一遍就能记住,第二卷和第四卷有大用。特别是第四卷,看过之后才知晓,原来筑基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修士筑基,有天地人三种方式,武修成道天人比较特殊,绝大多数都算是伪天道筑基,介于地道贺天道之间。而天道筑基的修士少之又少。所以一旦武修成道天人,无论年纪如何,只要刚成天人,绝对有很多大宗门愿意接纳培养。

    人道筑基,修士修为达到练气九层,只要不是凝结三花,走精气神三宝合一的路子,且修士灵力五行不全,靠筑基丹成就筑基的,皆属人道筑基。

    地道筑基,若是五行灵力同修,或者用天地五行之灵帮助圆满五行,筑就的道基便属于地道筑基。

    而天人武者,走三花三宝合一之道,成就天人,筑得道基,理应是天道筑基,可先天武修没通天门,无法直接吸取天地灵气,所以进步缓慢,能成就天人者万中无一,就算三宝合一成了天人,也不是五行俱全,因此是伪天道筑基。

    只有在筑基之前,将五行灵气修到圆满,再三宝合一,方算是天道筑基。

    真正的天道筑基,突破时只能靠自己,无法使用外物,因为筑基丹,外部临时进来的精神气之类、无法短时间和自身的精气神三者合一。

    四种筑基方式,筑基后的实力等自然有所区别。不过若是筑基时,五行不全,譬如,缺少木,那筑基后使用木属性的法术,威力会大减,也许可以威胁低阶修士,但不可能威胁到同阶修士。

    半个时辰后,记下残卷的内容和奕天青告别离开。记下这些东西自然用不留了半个时辰,可总比抄录一份来的快,要是出去太早,外面几人怎么想?半个时辰,已经说明他记忆力超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