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回档1986 » 376谁让海川底子薄呢

376谁让海川底子薄呢

    这事也就袁增可能做得出来,在省里的时候,他们几个可不陌生,偶尔卖弄一下老交情,没什么大不了的。

    一起去参加庆祝教师节大会,给海川涨涨脸,范一洲没有意见,给海川教育点面子,给自己落得个好名声,何乐而不为呢。

    再说了反正来海川也就是看节目的,这次庆祝大会上听说有不少节目呢。

    范一洲无所谓,汤稳自然更没有意见,参加海川教师节庆祝大会,他比范一洲更是名正言顺,不过他谢绝了海川方面让他讲话的邀请。

    坐坐就行,讲什么话呀。

    袁增可和樊义山陪着范一洲和汤稳步入会场,范一洲四下看了一眼,撇撇嘴。

    袁增可不满地看着他说:“嫌寒酸了?那就给我们批点钱建个好点的,我们海川是穷地方,不能和省里比的。”

    汤稳替范一洲接过话头:“你们海川要哭穷,那其他地方就得去上吊了,今年海川能追上清江吗?”

    袁增可摇摇头:“估计够呛,哎!明年吧,谁让海川底子薄呢。”

    范一洲又是撇嘴:“老袁,你这话要是让清江市那帮人听到,你猜他们会不会拿刀砍你,你海川才发展几年,就想干掉我们清江省经济老大了。”

    “不想当元帅的司机不是好伙夫。”袁增可开着玩笑,没有正面回应范一洲披露自己的野心。

    海川的教师节庆祝大会采用的是颁奖典礼的模式,一改传统的会议模式,这让范一洲和汤稳耳目一新。

    改革开放,改的是什么?不就是思维模式么。

    连思维模式都不能改,又怎么能放得开呢?

    从海川教育系统的这次活动的组织工作就能看出,海川的改革开放确实是走到了整个清江的前面,海川能有如此巨大而迅速的发展也就能够理解了。

    两位领导有了先入为主的概念,下面再看海川的这个庆祝大会就新鲜了许多,也发现可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尤其是叶金在大会上说的话,看似很清晰,但细思起来却又扑朔迷离,总有隔着一层窗户纸的感觉。

    反正下面也没有什么要紧的事,范一洲就打算把叶金找过来详细问问。

    袁增可在安排朱兵请叶金的时候,没忘了交代把郝刚一起带过来,虽然话是叶金在台上说的,但袁增可直觉跟郝刚脱不了关系。

    而且在叶金讲话时,袁增可敏锐地察觉到了叶金话里带有的用意,或者说是野心。

    在海川办个大学,这个野心袁增可喜欢,顺水推舟,能借机把海川办大学的事敲定了,可以说是意外之喜。

    这事还得郝刚过来,袁增可相信郝刚不会是无心之为,这个小东西谋算之深,就是自己也叹为观止。

    郝刚只要还有后续的手段,海川的第一所大学也许就不是镜花水月了。

    但袁增可留了个心眼,没把郝刚给暴露出来,有些秘密还是藏在自家里比较稳妥。

    叶金带着郝刚来到会议室的时候,袁增可正和范一洲吹牛呢。

    大领导也是人,在没有外人的时候,也就是一些普通的老头。

    吹牛、互黑、讽刺、挖坑,比一般人更是无所不用其极,因为他们比一般人更有智慧,也拥有更多的互相讨价还价的资源。

    看到叶金进来,袁增可显得有点兴奋:“我说叶总,你也太难请了吧,我们茶都喝过两茬了。”

    叶金笑着回答:“领导,你们还喝到了茶,我可是马不停蹄,气都没来及喘就过来了啊。要不咱再喝一会再说话?”

    袁增可笑着说:“叶总,我没问题,但你得看看大领导愿不愿意。”

    范一洲接过话头:“我说老袁,要不我先去叶总那儿喝会茶,等会再回来和你聊啊。”

    几人嘴上互相攻击着,说说笑笑中找座位坐下,非正式会谈,没那么多讲究。

    看到郝刚抹抹丢丢地呆在角落里,汤稳很稀奇:“这不是那个获奖的学生吗,怎么也过来了?”

    袁增可说:“他叫郝刚,叶总的干儿子,肯定是搭顺风车给一块带过来的。”

    袁增可话一出口,郝刚和叶金都明白了意思,袁增可这是既想让郝刚参与意见,又不想过多暴露郝刚的信息。

    “各位领导好,我搭车被带过来,没地方去。我就在角落里呆着,不给你们惹麻烦。”郝刚腼腆地说。

    范一洲和汤稳也没当回事,资本家从小把家族的后辈带在身边见世面,培养接班人,这样的场景不稀罕。

    郝刚能在全国竞赛中获奖,也算是可造之材,听听就听听呗,反正也没什么秘密。

    “刚才叶总在台上的发言很有见地啊,我是听得眼界大开啊。”

    倒是汤稳最先发言,叶金的想法是针对教育的,这是他的职权范围。

    “领导过奖了,我也是出于企业发展的角度思考的,士林集团需要人才,但海川这个地方没有高校培养人才,只能想点旁门左道了。一点浅见,不深入,惹你笑话了。”

    叶金很谦虚,谦虚点没坏处,能让关键领导自己把问题朝海川需要的方向去想,这是最理想的结局。

    范一洲沉吟了一下:“你说的不无道理,海川没有自己的高校培养机制,这和海川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不匹配。暂时在经济体量还小的情况下,海川的发展通过一些手段还能获得人才补充,但以后经济体量大了,发展快了,这样的环境真的是不行的。”

    到底是大领导,看问题的高度就是一针见血。

    汤稳也是非常慎重地说:“这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海川必须要有自己的高校教育,但办一所高校不是那么容易的事,硬件、软件、师资、设备,都是问题。”

    郝刚插话了:“叔叔,什么是硬件、软件啊?”

    汤稳和煦一笑:“郝刚啊,硬件呢就是学校的房子、土地等建筑物建设,软件呢就是学校的管理和相关的资质什么的。”

    “哦,谢谢叔叔,不过我们海川不是有个高校吗?那里不是比一般的大学都好吗?连老师都是外国人啊。”

    郝刚直接把光华职业技术学校定义为高校,不动声色之间把汤稳提出的关键问题其实一一解决了。

    范一洲和汤稳猛地抬起了头,海川有高校?还是很完备的高校?

    袁增可赶紧解释:“郝刚所说的这所学校是一所民办的职业学校,名字叫光华职业技术学校,目前从事成人大专学历教育。虽然不是正式的高校,但学校的规划和建设完全是奔着目前主流的大学规模设计的,而且聘用的师资大多是从联盟过来的专家,比一般的公办高校只强不弱。”

    “不是骗我的吧。”范一洲眨巴着眼睛,犹豫着问道。

    袁增可一撇嘴:“骗你有糖吃吗?真的假的一看不就知道了吗,再说了谁能骗得了你呀,老汤,你占过他便宜吗?”

    汤稳摇摇头,很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