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炼仙成道 » 第十二章 接引法

第十二章 接引法

    平静的时间总是过的很快,转眼便已经是三天过去。

    而这一天,五蕴宗治下修士们的大日子。

    五蕴宗未曾筑基的修士每年只有一次休沐,时限也仅半月,无论是回乡探亲还是外出游走,这段日子都是散修们发大财的好时机。

    各种意义上的,偏门的和正统的。

    虽说宗门弟子也时常借着外出任务行走于世,但这样大规模的修士下山还是有数的。

    这既是给弟子们的历练,如大浪淘沙,也是让他们能更好的融入修真界的方式。

    在往日里,这日子虽说“大”,可这次有点大的出奇了。

    足有五位筑基修士踏着遁光来到了雾山余脉的一应村镇中,护持弟子还在其次,查询宗主亲传司徒空陨落一事才是正题。

    甚至,他们都只是这件事的开场,如果最后证明司徒空不是死在雾山幻境,那法师甚至真人都会出动。

    “似乎,有什么大事发生。”江月牙是一个散修,还是个苦修士,所以他的消息并不灵通,只感觉大街上的修士都行色匆匆。

    所幸他在这里唯一的熟人张海棠并未外出,对方在雾山外围的矿山中找了个好差事,消息颇为灵通。

    二人也算相识微末,江月牙问的很是直接:“张兄,可是发生了什么事?”

    张海棠看了一眼周围,对着江月牙脸色凝重地点了点头:“这件事最后恐怕还是要应在你我这些散修身上...”

    大家都知道雾山之险,不出事则已,一旦出事十之八九都会不了了之。

    而司徒空是宗主一脉的嫡传,虽说这一次的内部斗争让他犯险最终陨落,但无论如何都是要有个交代的,这事关五蕴宗颜面。

    在雾山查不出东西,就只能在其他地方大动干戈了。

    比如对散修们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筛查。

    这对散修绝对是个坏消息,毕竟这类群体除了极少数的苦修士,有几个经得起查。

    “这可如何是好?”江月牙很是担忧自己,他的友人已经是有身份的人了,不怕查。

    张海棠看着江月牙无奈的耸了耸肩:“根据我们的情报,这一次可能不会轻轻放下,雾山余脉的条岭山好像有大矿藏出现,正好还是宗门和夷山派交界地。”

    “所以,得先清理一下我们这些不安定分子?”散修们,包括只晓得自家一亩三分地事的苦修士,都对自己有着清晰的认知,政治敏感还是不用说的。

    “咱们这里和雾山很近,同那条岭山还有段距离,可能只会有一位筑基长久驻留,你有我的关系,应该能熬过去。”

    雾山余脉绵延万里不知休,五蕴宗占据了其中大部分,却也有他们顾及不到的。

    很巧的是,他们聊天的地方和姜独世听书的茶馆并不远,而且姜独世这个外人对浮洋镇的情况反倒更了解。

    将要来到这里驻守和大清洗的修士名唤金三七,早已达到筑基九层巅峰,只差一步便是筑基圆满。

    对方在三十年前就已经是筑基九层,这一次也是人家的突破机缘所在。

    散修是穷,可架不住人多,这里还是神异的雾山余脉,总能有一些收获的。

    同时,这次的大乱也是姜独世选定的入世之基。

    他现在残破的身躯是不可能行新法亦或古法的,但以他的本质之高,重塑身躯的代价也非常大,一个人很难积累。

    至于夺舍,姜独世想过,但本能的警示阻止了他。

    “江月牙吗?一个谨慎的小修士,就是不晓得能有几分魄力。”

    “接引法...”江月牙看着这一个类古似今的传承陷入了沉思,他也没想到随手买的一个废其玉简上就能有这样的机遇。

    他没有怀疑这是不是某个人的恶作剧,也没想到这是否是陷阱,此刻的江月牙失去了往日机敏。

    前些日子里,江月牙外出闲逛时突然心血来潮,花了半块碎灵石买了这个用不上的玉简。

    而就在此刻,随着他有一次的心血来潮,将法力注入玉简后,只见简上白光阵阵,浮现出一个个蝇头小楷。

    这字只出现了一瞬,不过修士过目不忘的本领让他将内容全部记了下来。

    “取笔墨来!”

    虽是一个苦修士,可江月牙是有凡俗亲朋一大家子的,所谓的苦只是他不沉溺于享乐,一心道途而已。

    他的几个随侍晚辈闻言也是连忙分头去取,在凡俗中颇具名气的玉烟墨在这里不过消遣之用,片刻功夫《接引法》便被洋洋洒洒落于纸上。

    随后,江月牙屏退了众人,看着手上刚刚写出的小字缓缓念道:

    “唯有一气不得衰,成就大丹方为仙。气运一转,成于经络;气运二转,成于五脏;气运三转,成于周身。自三转后,皆以炼神为佳,至九转时,接引天地精灵,成就大丹。”

    “丹者,混元也。名为丹,是为性,乃完满之性,唯此可称得道。”

    “得道者,仙也!”

    江月牙的面色时惊时喜,大叹:“这是仙法!”

    也在同时,玉简破碎。

    “安神通真,了全大盗。”

    清晨,江家村里最大的屋舍上空早早就飘着缕缕炊烟,此时的空气中还弥漫着尚未散去的的薄雾。

    江家村在方圆百十里都算过的好的,毕竟不是每一个村落都能有修行者坐镇。

    哪怕雾山余脉向来风调雨顺,可没有修士调和,在这样的世界里生存也并不容易。

    “江三婶,今天可是有什么喜事?”江青杏哼哼唧唧地从村中走过,听着有人问她。

    扭头一看,原来是小侄子江辉,这孩子长得喜庆,讲话也讨巧,颇得大家喜爱。

    “主家发话了,今年田租全免!”江青杏哈哈一笑,倒不像个妇道人家,颇有三分豪气。

    江家村一村皆是一姓之人,却也有个亲疏之别,有时候互相针对起来拿着血缘压人甚至比外人还狠。

    江月牙这一支的几个子侄辈们都在院中仔细研习那《接引法》,这是江家一代人里仅有的苗子了。

    虽说对于宗门而言炼气只是过度,甚至散修们也大多不将修成炼气当回事,可正经论起来,能成为修士便已经高人十几等了。

    江家这样的小门小户,成为修士可不像吃饭喝水一样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