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骠骑大将军 » 第二十二章:建功业 义起东郡

第二十二章:建功业 义起东郡

    陈禹、裴石连夜赶至东郡濮阳会见太守陈桓,兄弟二人久别重逢,甚是欢喜,当下设宴痛饮,喝至三更时分方停,正坐厅堂,烹茶醒酒。

    陈桓问道:“三弟不是在济阳当县令当得好好的吗,怎么这会星夜而至,难不成出了事?”

    陈禹回道:“今早,天安军攻破了陈留,各县大小十几名官员被杀害,我若非有当康相护,怕是这会也见不着兄长的面。”

    陈桓气愤锤案,哼了声,道:“这符钧竟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嚣张。”

    陈禹道:“不瞒二哥,此次来东郡,有事相求。”

    陈桓道:“你我兄弟二人,谈何求与不求,需要二哥帮忙的尽管说来,只要我能做到的,定然竭尽全力。”

    陈禹道:“我从恩师学术七年,苦于无门为国效力,如今九州动荡,贼寇四起,正可施展拳脚,我想举兵伐贼,建功立业。”

    闻言,陈桓有些为难,道:“招募义军需要金钱粮饷数目众多,就算二哥有心相助,恐怕也是杯水车薪啊。”

    陈禹道:“东郡富足,士绅富豪颇多,只要大哥向其推荐便可,不必花我们陈家分文。”

    陈桓担心道:“话虽如此,可你怎么保证他们会借你钱粮举兵讨贼呢?”

    陈禹笑了笑,道:“天安军所到之地,先占官府,再屠豪绅,目的就是为了撵取钱财、掠夺土地,如今他们已经攻陷陈留,下一步便会来取东郡,只要大哥将此消息散布出去,再下发告示招募义军抗贼,我想他们自然愿意出钱出力帮助我们。”

    第二天,陈桓照陈禹说的去办,将天安军即将攻打濮阳的消息散布出去,再下发告示招募义军共同抵抗贼兵,效果显著,当地富豪纷纷捐赠金银表示相助太守抵抗,前来报名的乡勇亦是趋之若鹜,总共将计三千有余。

    此间来投者有一人,姓霍,名远,字廷昭,东平寿章人,弓马娴熟,武艺精通,陈禹留他在帐前为先锋,命裴石抓紧时间操练兵马。

    三日后,天安军兖州镇将军滕傲以第五校尉汪促为先锋,领兵两千率先来攻濮阳。

    陈禹站于城楼观下,只见得敌军鼓声大作,气势如虹,有一骑至,大声喊道:“大都督上承天命,下安黎民,除乱世之根源,以济苍生,尔等还不快快打开城门恭迎圣主,若是触怒天威,定是城破人亡,尽斩不留。”

    话声落下,城门开处引出一队人马,先锋将领身披黑袍玄甲,手提虎头吞云刀,其势凛然,令人生畏,那刚刚还在城楼下叫嚣的传令兵见状赶忙是掉头便跑。

    裴石朝后大喝一声,如同雷声炸响,惊得那人马儿慌张嘶叫,前蹄高扬,将其摔落在地上。传令兵心中甚是恐惧,也顾不得灰头土脸,连滚带爬的逃了回去,引得士兵轰然大笑。

    汪促羞愤交加,下令道:“给我杀。”

    马蹄声阵阵如雷云滚滚而起,两军潮水般交相汇聚,顿时间兵戈碰撞,鲜血飞溅。

    出战前,陈禹就告诉过裴石,我方势弱,需速战速决,将损伤降到最低,所以必须在半柱香内斩杀敌将,一来保存实力对付后面的腾傲,二来稳定军心,增长士气。

    因此,裴石上阵后便挥刀直取后军主将汪促,其武艺高强,如入无人之境,直捣黄龙。汪促见裴石如此勇猛,不免心惊,连命左右上前拦住,但只一合,便被斩于马下。

    汪促自知不敌,勒马回头便跑。裴石哪能就此放过,当即取下弓箭迎头射出,五十步开外,击穿头颅。主将一死,其士卒便是群龙无首,形同散沙,两千人马,尽斩七成。

    陈禹大胜而归,但并没有一丝松懈,依旧让哨岗十二时辰值守,哨骑轮班巡逻,毕竟首战只败了一个先锋军而已,两千兵马,对于主力部队来说并不会有实质性的影响。

    现如今,腾傲大军已经从陈留出发,两地相隔不足两百五十里的路程,明日正午即可到达。兵临城下之即,陈禹只有三千守军可用,且平原地带,无险能据,如果正面迎敌,胜算最多两层,唯今只有两条路能走,第一是迂回包抄,夹击敌军,第二是诱敌深入,以逸待劳。

    陈禹召来裴石、霍远,道:“三更时分,廷昭先引一千骑兵至五星沟处屯兵,待两军交战时杀出,以击鼓为号,自中军处破开,打乱其阵型,此战可胜。”

    不出陈禹所料,隔日正午小校来报:“腾傲军队已渡过黄河,抵达濮阳境内,现于三十里外扎营。”

    陈禹吩咐裴石:“敌军不知我方兵力,因此不敢深入,你且带五百骑前往挑战,只许败不许胜,将其引到五星沟即可。”

    裴石领命前往。

    兵至天安军大营,腾傲亲自率军出战,阵前对垒,两将斗不过五合,裴石便佯败退兵。腾傲追出十余里方止,返回大营。

    第二日,裴石再次来战,与先前同样,五六合便退,腾傲也不追击。

    如此相持五日后,裴石方才罢兵,腾傲认为敌军已经疲惫,就趁此机会领兵进攻濮阳,以骑战为先,不想给对方任何喘息的机会。

    平原地带是骑兵的最佳发挥场所,但农田泥沼却限制了步兵的行动力,为了能够跟上前军的速度,只得排成两列长阵沿道路进军,可如此一来,前后两军就不能首尾相顾,然而,这就是陈禹最想看到的结果。

    腾傲领兵抵达水屯时,前哨来报:“将军,前方有敌军出现。”

    腾傲问道:“多少兵马?”

    前哨回道:“五百骑。”

    腾傲不屑道:“哼,区区五百人马,何足惧哉,传令三军,火速前进。”

    兵过五星沟时,遥见前方军阵列开,为首大将便是裴石。

    腾傲大声喝道:“败军之将,我多次饶你,竟还不知悔改,今天便是你的死期。”

    挥军而上之既,两方相迎,不待交锋,便听擂鼓声震天动地。腾傲不知这鼓声从何而起,疑惑时,后方哨骑慌忙来报:“敌军偷袭我方侧翼。”

    腾傲大惊,不等下令,裴石已经领兵杀到,天安军大乱阵脚,前后皆失,只得于慌忙间撤军。裴石、霍远借地利纵骑兵抄后掩杀十余里,破敌一万有余。至八里营时,天色渐灰,下起了蒙蒙细雨,腾傲见敌军没有继续追击,就准备进村子暂避,重整阵势再攻濮阳。不想,方至村口,一声炮响,杀出一军来,为首者身穿狻猊铠甲,手握三尺青锋,坐下红焰驹,相貌堂堂,英姿华发,原来,陈禹早就料到腾傲会望西而逃,故而领兵一千五百在此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