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骠骑大将军 » 第一百八十七章:入府为婿 汉中对阵

第一百八十七章:入府为婿 汉中对阵

    柳岸晓风,水光潋滟,一老一少垂钓于昆明湖畔,从辰时初到辰时末,两人闲话甚少,安静得只剩下虫鸣。

    时至午后,管家送来饭菜,严芳这才起身,同林琅对坐于柳树下的石桌。

    严芳净了净手,道:“难得今天陪我坐了这么久,这可不像你。”

    林琅微微一笑,没有回话。

    严芳端起饭碗,边吃边问道:“说吧,你是谁,为何假冒我义子林琅?”

    林琅刚拿起筷子的手不禁抖了下,险些掉到地上,他的眼底有藏不住的惊慌,不敢去看严芳。

    严芳接着又问道:“你是谁?”

    林琅眉头深锁,故作不解,道:“义父何出此言?”

    严芳轻笑了声,道:“还不肯说吗?”言罢,放下碗筷,伸手向管家,“取我佩剑。”

    管家递上宝剑。

    严芳拔剑起身,架于林琅脖颈上,厉声问道:“说不说?”

    林琅跪在地上,眼底已经没有了慌乱。

    严芳道:“我数三声,若你还不从实招来,就此人头落地!”

    林琅正色道:“义父对孩儿有养育之恩,若义父想要孩儿性命,尽管取去便是。”

    事到如今,他已经没有退路了,如果不能得到严芳的支持,整个益州的士族也不会支持他的。

    严芳三声喊罢,扬剑而起,自林琅眼前挥扫而过;从始至终,林琅眼睛都未曾眨过一下,他的坚定由内而外,视死如归。

    严芳将剑交于管家,忽而大笑三声,扶起了林琅,拍着肩头,高兴道:“好,好啊,不愧是我儿。”

    林琅额头冒着些许虚汗,暗暗的松了口气。

    二人复坐。

    严芳又端起了碗,道:“既然你心中有所报复,那我问你三个问题,不知你可答得出来?”

    林琅道:“孩儿定当知无不言。”

    严芳问道:“益州本就散乱,易主必起动荡,应当如何归心;北方势大,拥七州之地,百万雄兵,武将如云,谋士如雨,当如何图之;张彻虎踞江东,此也英雄之主,又当如何应对?”

    林琅思索片刻,缓缓说道:“益州看似散乱,其实不然,只因有志之士,报国无门,故难施展心中理想,郁闷叹息,若有朝可拨云见日,必能群起奋然,众志成城;北方虽大,拥护大凌者居多,此民心之所向,而陈禹视天子为掌中玩物,早引天下人不满,一旦事起,可见万众归心,所到之处,百姓皆来迎奉,何愁其壮乎;至于江东的张彻,只可结盟,不可为敌,相信他们也是这么想的,跨益、荆、扬三州之地,北伐中原,纵然陈禹拥兵百万,未尝不能一战?”

    严芳听完,看着林琅满意的点了点头,眉眼之间全是笑意。

    吃完午饭,林琅便随严芳打道回府,行至半路时,但见快马急报。

    严芳接过书信一看,脸色略显沉重。

    林琅见状,问道:“义父,信中可有棘手之事?”

    严芳回道:“陈禹起兵五万,分三路向汉中而来。”

    林琅请命道:“孩儿愿往汉中迎敌。”

    严芳点头道:“好,我拨一万兵马给你,只要你能击退陈军,我既奏表于陛下,封你为汉中太守,想来陛下有知也能满心欢喜。”

    林琅每每想及少帝,都不由得暗自叹息,他也不过十来岁的年纪,心智却已被国家沦丧的重担给压得沧桑不已,一双眼眸黯淡无光,除了悲伤与无奈,再无其他。qδ

    回到州府,几人刚下马,便有一紫衣少女出门而来,其人长发如瀑,目若星辰,虽轻纱遮面,却难掩芳华绝色,她盈盈一拜,道:“小女潮声,拜见爷爷,”转向林琅,眉目弯起,声音甜腻,婉若银铃般,道:“见过长青哥哥。”

    严芳笑着对林琅道:“你这一去啊,我这孙女那是朝思暮想,废寝忘食的,成日忧伤抑郁,那日你回来时,她才笑颜逐开,果是老话说得好啊,女大不中留哦!”

    林琅哪曾想到还有这孽缘呢,只得扯了扯嘴角,干笑。

    严芳又道:“这可是我最疼爱的孙女,她今生怕是非你不嫁了,正好长青你也未娶,今日我便做主,替你们两个结了这段良缘,如何?”

    两人的目光都在林琅身上。

    林琅知道,如果不答应的话,别说去汉中了,就是这州府他都出不去,暗想,严芳此番做法还是不信任他,怕日后自己得势,后人则不得善终,当然了,他有如此顾忌也是应该,如果换做自己的话,怕会更绝。

    ——————

    建平九年,九月初,林琅同严芳孙女严潮声在益州府滇池完婚,大半个益州的士族皆来赴宴,盛况空前;十五中秋过后,林琅率兵出征,拜燕良为军师将军,命车阙、魏褚领一万兵马,前往褒斜道要口驻军;命张茂领两千兵马前往子午谷埋伏。

    秦岭乃入川之天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霍远行军及此时,一筹莫展,又见益州军队已然占领要处,严阵以待,故不敢贸然行进。

    子午谷相比褒斜道,路更狭小,且山高林密,行军极其困难,自武帝出川时在此大败过段横的梁军后,便无人再走,已然荒废久远,如果作为一处用兵之地,仅限于奇谋妙策,因为若遇埋伏的话,几乎就是全军覆没。

    霍远向来谨慎,只命部将樊选领一军驻扎在谷口处,防止敌军绕后偷袭。

    这一对峙就是半个月的时间,林琅的大军已经抵达汉中;林琅求战心切,他急需打一场胜仗来扬名立万,收拢人心,于是向燕良问计,争取打破僵局,吞掉那来势汹汹的五万大军。

    燕良决定避其霍远的锋芒,分散陈军兵力,逐一击破,在原有驻守皆不动的情况下,引一队人马从陈仓道进军。

    陈仓乃关中重镇,陇右门户,向来城高池坚,不易被击破;所以燕良并不想要正面跟陈军对抗,只是假意攻取,迫使霍远来救;霍远身边还能带兵的部将已经不多了,除了樊选之外,就剩冯韬;燕良打算,如果是冯韬领兵而来,那就从陈仓打过去,如果是霍远亲自前来,就从褒斜道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