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骠骑大将军 » 第二百一十三章:凌云志 梁兴孙玄

第二百一十三章:凌云志 梁兴孙玄

    当梁遗珠坐着丞相府马车回到镇北将军府时,众人早已侯在门外,最前头的是拄着拐杖的老夫人,大家都劝她在内堂等着就行,她就是不听,非得跟着出来,这不,看见车驾到了,激动得就迎了上去,好在知萍和知鸢眼疾手快,赶紧搀着,要不这几节台阶非得把老夫人摔了不可。

    梁遗珠下车后,见祖母跑着过来的,吓得不轻,赶紧就过去扶好,担心道:“祖母,您慢点。”

    老夫人打量着孙女,又是泪眼婆娑,又是嘴角含笑的,心疼道:“哎呦,我家珠儿长高啦,就是这瘦的呀,这几年在山上可没少吃苦吧,你爹也真是,当时你还那么小,就这么把你给丢外面去了,还不让我这老人家去看看。”

    梁遗珠宽慰道:“祖母放心,珠儿没吃苦,我师傅他们对我很好,而且别看我瘦,身体可结实了。”

    老夫人点点头道:“那就好,这次回来,不走了吧?”

    梁遗珠摇摇头道:“不走啦,珠儿以后就陪着祖母您。”

    老夫人开心着连连道好。

    蔡桐见祖孙二人聊得差不多了,抱着孩子,上前道:“娘,珠儿刚回来,肯定累了,咱们进屋说去吧?”

    梁遗珠一见,惊喜道:“蔡姨,这是……?”

    蔡桐递过襁褓,微笑道:“抱抱?”

    梁遗珠手伸到一半又退了回来,对蔡桐道:“我现在身上可脏了,等我一会去洗个澡再抱。”

    蔡桐摇摇头道:“没事,你可是他姐,他不敢嫌弃你。”

    梁遗珠确实心痒痒得很,也就顾不上什么体面了,从蔡桐怀里小心翼翼的把小家伙抱了过去,喜欢的不得了,问道:“我弟取的啥名啊?”

    蔡桐答道:“兴国安邦的安,梁安。”

    梁遗珠闻言,看向站在不远处的梁兴,欣慰的笑了笑,随即招呼着众人返回府里,正此间,身后响起了道招呼声。

    “修灵妹妹!”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孙玄和高靖。高靖见这阵仗,又是家丁又是侍卫的,豪门大宅,气派的很,便不由得抬头看了眼,只见牌匾上写着梁府两个烫金大字,默默的咽了下口水,暗道:乖乖,这可比公主还难搞啊!

    梁遗珠向众人介绍道:“蔡姨,祖母,这位是我在鬼谷的师傅,这位是我行走江湖时遇到的朋友。”

    孙玄作揖道:“平易见过老夫人,梁夫人,小侯爷。”

    高靖也跟着行礼一一拜过。

    此时,梁兴带着诧异的表情走到孙玄身前,询问道:“我娘口中常说的那人就是你啊,听说你会逆天之算,真的假的?”

    孙玄笑笑,诚恳道:“假的。”

    梁兴一愣,不可置信。

    孙玄解释道:“习天算者,便不能逆天而行,这点大小姐清楚。”

    梁兴看向梁遗珠。

    梁遗珠没答,而是招呼道:“好啦,都别站着了,咱们进去慢慢聊,我好久都没吃到蔡姨做的桃花糕了,可馋死我了。”

    蔡桐一手扶着老夫人,一手搭着梁遗珠,对孙玄和高靖道:“二位且进府一坐。”

    孙玄和高靖再次作揖,跟在梁家众人后面进入府中。

    正堂落座,梁兴就一直将目光盯在了孙玄身上,他倒要看看这个人究竟有何过人之处,要知道,就算是天下四杰,在她娘眼中亦非完人,只有眼前这位,真正的做到了身心兼修,养浩然之气,独到登仙,并始终保持着一抹恰到好处的微笑,此之自信也,仿佛所有问题在他面前都可迎刃而解。事实也是这般,孙玄潜心修行二十载,天文地理,无有不通;军政理学,无有不晓。梁兴佩服不已,当下就要拜其为师。孙玄以鬼谷门规拒绝,言其一家不收二徒。梁兴只得悻悻作罢。

    酒足饭饱,已是日暮,梁遗珠抱着梁安与蔡桐坐在院子里烹茶闲聊,有说有笑的,倒给府里增添了几分热闹;梁兴则与孙玄在书房内对弈,下了三盘,皆是输的非常彻底,毕竟孙玄可是当世唯一一个赢过司马清的人,虽然那局主要以攻心为上,拼尽了全部算计外加几分运气,但赢就是赢了,这点不可否认。

    梁兴自知不是对手,也就没什么兴致再下了,将子一丢,问道:“先生,您这棋虽然下得好,但我还是觉得,您这个时候下山并不是很好的时机,难有大作为。”

    孙玄笑了笑,道:“功名于我来说,如同浮云,若非当年下棋输给了你父亲,我当漂泊四方,做只闲云野鹤,那样岂不快哉?”

    梁兴摇头叹息道:“那就很可惜了。”

    孙玄问道:“有何可惜?”

    梁兴答道:“我初入尚林苑的时候,荀老就曾说过,读书人一定要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如横渠先生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像先生您这样满腹经纶、博学多才之人,若不为国家效力,不为苍生造福,而只是去做逍遥快活的野鹤,这难道不可惜吗?”

    孙玄道:“我游历四方,逍遥江湖,亦可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不一定非要高居庙堂才能施展抱负,其实作为读书人,你方才所说的,只要能做到一样,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全部都做到的,那得是圣人。”

    梁兴问道:“乱世出圣人,先生难道不想做圣人吗?”

    孙玄笑笑,道:“如果圣人有一个标准的话,叶昭远在我之上,他所做的才是真正的为国为民,他的政策与章法将改变当世之格局,并能影响后世数百年,尽一世之命换得万世之名,我没有办法做到像他那样。”

    梁兴笑道:“先生与叶尚书的领域不同,而且又没人规定当世之下,不可以同时出现两个圣人的。”

    孙玄问道:“在下不过初出茅庐,小侯爷怎就如此看得起我?”

    梁兴回道:“因为我相信我娘的眼光,而且我也知道,你就算身怀天算,也曾逆天而行,先生,我虽年幼,现在也没什么权利,但有个好父亲,大家不看僧面也看佛面,如果您今后有何需要,我必会相助。”

    孙玄眼神复杂的看着梁兴,片刻,起身作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