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从赤狐开始 » 第四章 小纳阴术

第四章 小纳阴术

    “先贤说得好啊,天道酬勤,做什么事都要勤勤恳恳,修行尤其如此。你们几个啊,都是我的心血所在了。我的日子不多喽,希望你们能踏实修行,积累功德。我这一脉,最忌讳的就是心猿意马,心绪不宁。”狐婆婆慢吞吞的说完,从袖口摸出三粒丹丸递给狐狸们。

    近些日子来,狐婆婆的身子越来越差了,也很少外出,在葫芦洞内掘了一个小洞作为居所,日日为三只狐狸讲经论道,好像想要一口气把自己漫长修行岁月中的经验全部传授给三个爱徒,只是精神不济,常常会不知不觉的睡去。

    每到此时,明山和明礼都会暗暗垂泪,赵河也心有戚戚,对这狐婆婆添了几分亲近。

    修行者精神健旺,身体安泰,除非重伤,否则很少会有身子不灵便、困乏的情况出现,可见狐婆婆大限将到了,只是仍强行提着一口气主持满月时分的祭月。

    他也逐渐懂了些修行事,修行者分为六品,依人族来看,分别是凝气、登楼、紫府、金丹、元婴、化神,妖怪修行则分为开慧、见本性、化形、化丹、元婴、合神,二者境界互相对应,修行之法则不同,人族练出金丹就很了不得了,妖族自开慧后便可以修炼妖丹。

    狐婆婆现在修行到了见本性,人形不过是幻化之术罢了,但是这也很厉害,可以被凡人称为神仙了。可惜寿元将近,恐怕无法更进一步。

    据说六品之上还有,不过没见过,元婴都了不得了,别提再往上的。

    开慧后就能修炼术法,不过狐婆婆所传的威力都小,只是隐身,腾空,惑神几门,如果不小心些,甚至有可能被猎户抓住。

    据说修炼深了,还有更厉害的法术传下,明山和明礼都很期待。

    狐婆婆每日讲授的道经对开慧有很大帮助,除此外还讲授炼丹、炼器、画符、酿酒、制香、祭月等,对修行很有裨益,也是要学的,在这些上,赵河学的很不错,常能举一反三,他自己也觉得,到了这方世界,比之前聪明了很多。

    今日讲道结束,狐婆婆摆摆手道:“明山和明礼出洞去吧,明海留下,我与你有几句话吩咐。”明山、明礼恭敬作揖而去,婆婆现在这样的身体,哪怕是比较调皮的明山也不愿意惹狐婆婆生气。

    赵河上前去,伏在狐婆婆身前。

    狐婆婆叹了一口气,温和道:”明海呀,你是洞中灵智最高的,我本来对你寄予厚望,觉得你或许可以继承我的衣钵。明山机敏有余,却静不下心;明礼过于朴实,又少了变通。唯独你圆融通晓世情,可你入洞中修行也有半年了,一丝法力也未凝聚,难道是还眷恋山林中整日游游荡荡的生活吗?”

    赵河赶忙摇头。

    狐婆婆又道:“我为你们起了法号,却不起姓名,意思是让你们一心向道,勇猛精进。可你呢?”她语气蓦然变得严厉起来,指着赵河道:“每日里倒是会做好人,打扫的勤快,捕猎也积极,装模作样的修行,难道哄骗的了谁吗?须知修行就是与天争斗,万万不可懈怠的。日子一天天走,以你的聪慧,但凡用心一天,也不至于周身百脉空空荡荡!”她最后一句提高了音调,震的赵河耳朵疼。

    狐婆婆每隔几天便会检查狐狸们的修行,赵河虽然花尽心思修炼,但是眉心的怪力总是让他不得寸进,自然就成了狐婆婆眼里不知上进的代表了。

    婆婆教训的凶,可也是一片爱护之意,赵河不能反驳,只默不作声,将头越发低下去。

    她性子素来温和,不肯在狐狸们面前发火,现在见赵河低眉顺眼的样子,也就软下来了,只叹气道:“你想必也是知道好歹的,以后可要用心啊。婆婆也是为你们着急啊,我命不久矣,想让你们都能成器,难免急躁了些。你是否是修行上遇见了什么问题,现在可以问我。”

    狐婆婆说的情真意切,赵河也觉得感动,人老时的痛苦,他感受过,只觉得颇能理解。

    赵河上前鸣道:“婆婆聪慧,我修行时,身子好像破水壶,引来的月华总是留存不住,一直很苦恼,求婆婆解惑。”

    “哦?”狐婆婆猛的站了起来,直勾勾的盯着赵河“这倒是奇怪,你详细说说。”

    赵河今日听狐婆婆掏心掏肺的劝诫,只觉得亲近,便说了自己的古怪状况,只是鬼使神差的略去了眉心不提,见狐婆婆这么惊讶,他开始有些犹豫要不要把眉心的古怪也说出来。

    狐婆婆觉得自己有些失态,重新坐回蒲团,郑重道:“元气难以积累,肉身却坚固,灵慧能开发,你这种情况比较少见,难怪你不得修行,错不在你。”

    她不知道赵河以前为了捕猎,每日想方设法锻炼身体,只以为是天赋使然。

    赵河鸣道:“婆婆,不是不能积累,只是眉心处有怪东西,吸走了。”狐语多有不便,赵河没炼化喉间横骨,只好连连比划,把意思说了个囫囵。

    狐婆婆闻言,哈哈大笑,皱纹舒展了不少,乐呵呵道:“好呀,你这是天生灵种呢。上古时,灵气充沛,多有灵兽、异兽,现在少了,不过其子嗣也有异样神通,你该是属于这种,需要等到机缘才能积蓄灵气,这不奇怪。”

    赵河听她讲解,心中疑虑去了不少,鸣道:“婆婆,渊博,只是想修行。”

    狐婆婆沉吟片刻,面上仍挂着笑,眼中却不断流转着思索的神光,对赵河道:“你机缘不到,还不到修行的时候,先出去罢。”说完就转身化作一道莹白光华而去。

    赵河心中怅惘,觉得心头疑惑没得到解答,这婆婆的表现有些古怪,怔怔出了会儿神,方才踏出内洞。

    外洞,明山正等在那里。赵河人立而起,做了个揖,想要去洞外捕猎。

    明山拦住去路,恶狠狠的道:“混账东西,你竟敢惹婆婆生气?”

    赵河退了一步,低鸣道:“不敢。”

    明山更怒:“婆婆从未发过这么大的火,我在洞外都听到了她骂你,你还说不敢?我看你敢的很。从今日起,捕猎不须你负责了,你日日修行去。”说着,自顾自出了洞。

    赵河无奈,白天又无月光,只好默念狐婆婆传下的道经,体会道理。

    狐婆婆夜间没有露面,第二天也不见踪影,明山与明礼明显把这笔帐算到了赵河头上,对他横挑鼻子竖挑眼,赵河只不搭理,默默修行。

    五日后,赵河正窝在洞口休息。明山和明礼厌恶赵河,让赵河睡觉时不得进洞,赵河只好应了,好在现在是初夏,天气暖和,在哪里都一样,而且他没有法力,两位师兄尚且要每日睡上两个时辰,他更不必说了。

    朦胧间,只觉得身子飘在半空中,睁开眼睛看时,只见离地很远,狐婆婆用一团灵光包裹着他往前疾行。

    倏忽间,赵河便与狐婆婆落到了一处山谷内,此地芳草野花遍地,有一条溪水潺潺而过,溪边有一座木屋,看着很是古朴。

    狐婆婆背手问道:“你当真想修行?”

    赵河急忙点头。

    狐婆婆笑道:“好孩子,是个肯用功的。我这里有一卷《小纳阴术》,不修法力,只坚固肉身,壮大气血,是我在外游历时偶得的修行法门,神妙无比,练的长了,明山和明礼比不过你,你可愿修行?”

    赵河点头如捣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