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华夏之东晋五胡十六国 » 第7章 杨骏掌控洛阳宫

第7章 杨骏掌控洛阳宫

    杨骏已经被权利蒙蔽了双眼,哪里还能听得进去傅咸的话,于是便怒道:“陛下已经决定居丧,君无戏言,此事不可更改。”

    傅咸无奈,只能叹息着离开了。

    数日后,京师洛阳司隶校尉官署内。

    一名仆人将一封文书呈给了司隶校尉荀恺(字茂伯,小字虎子),并说道:“主君,这是颍川送来的讣告。”

    荀恺闻言便疑惑地想到:不知是族中何人离世?

    荀恺打开讣告一看,原来是其从兄去世。

    于是,荀恺便上表请求回乡奔丧。

    荀恺上表后便又想到:如今太傅总领朝政,号令百官,我得先去向太傅辞行。

    于是,荀恺便急忙来到了太极殿,向杨骏辞行。

    皇城尚书台。

    傅咸听说了荀恺的行为,便向晋帝司马衷奏言道:“死丧之戚,兄弟孔怀。同堂亡陨,方在信宿,圣恩矜悯,听使临丧。然而诏未下,荀恺便拜访尊者,急谄媚之敬,无兄弟友爱之情。宜加显贬,以隆风教。”

    洛阳宫显阳殿内。

    晋帝司马衷看了傅咸的奏书后,也觉得荀恺太过谄媚,于是便下诏询问杨骏。

    太极殿内。

    杨骏看了晋帝司马衷的诏书后,顿时大感畏惧,生怕晋帝司马衷会夺了他的权柄。

    随后,傅咸又写书札讽喻切责杨骏,于是杨骏便稍有收敛。

    数日后,洛阳宫太极殿内。

    杨骏突然气愤地想到:好一个傅咸,竟敢上书告我得状,还讽喻切责我,我要将他贬至地方。

    于是,杨骏便向左右询问道:“你们说是将傅咸贬为京兆尹好呢,还是贬斥为弘农太守好呢?”

    司隶河南尹。

    一名官吏向李斌禀报道:“明公,卑职听说太傅打算将尚书左丞贬斥至地方。”

    李斌闻言便急忙离开河南尹,来到了洛阳宫。

    洛阳宫太极殿内。

    李斌向杨骏劝说道:“公若斥逐了正直的人,必将失去人望。”

    杨骏本就在想尽办法笼络人心,闻言便放弃了贬斥傅咸的打算。

    洛阳杨济府邸内。

    杨济与傅咸交好,担心傅咸因劝谏杨骏而出事,于是便给傅咸写信说到:江海的流水波涛滚滚,因此能成就它的深广。天下是个大器物,不可能很明白,而我看你是想把每件事都弄明白。

    俗话说:‘生子痴,了官事。’然而官事却没那么容易了,即便如此,大家都在装痴了事,可你却非但不了事,反而还以此为快。尚书左丞总领纲纪,是维匡八坐的高官,这个位置不是那么好坐的。

    以你凡事都由着性子来的个性,而又处在不好处的职位上,那就更不容易了。我想得头疼,所以陈述如上。

    洛阳傅咸府邸内。

    傅咸看了杨济的信后便回复到:卫公云:‘酒色之杀人,此甚于作直。’因酒色而死的人从不感到后悔,但却害怕由于正直而招来灾祸,这是由于心不直正,想把苟且偷生当作明哲保身罢了。

    自古以来由于正直而招来了灾祸的人,是由于矫正邪恶过了头,或者是因为不是真心实意,是想以严酷来博取名声,所以会招来怨恨。哪里会有忠诚恳切做好事,却反而被人憎恨的道理呢?

    洛阳杨济府邸内。

    杨济看了傅咸的回信后不禁对傅咸肃然起敬,不过还是无奈的叹了口气。

    洛阳宫太极殿内。

    有大臣向杨骏进言道:“汲郡孙登博才多识,熟读《易经》《老子》《庄子》,会弹一弦琴,尤善长啸,阮籍和嵇康都曾求教于他,作《老子注》、《老子音》。孙登隐居于郡北山土窟,公若征孙登出仕,天下才俊定会竞相归附。”

    杨骏闻言眼前一亮,随即对大臣吩咐道:“卿立刻遣人携厚礼前去拜访孙登。”

    “像孙登这样的高士,若直接赠予钱财,恐怕会适得其反。我听说孙登夏则编草为裳,冬则被发自覆,公可赠其布被。”大臣进言道。

    “行,就这样办吧。”杨骏点头同意道。

    数日后,司州汲郡共县苏门山。

    孙登恭敬地接受了杨骏赠予的布被,可当杨骏使者离开后,孙登便在家门口用刀将布被割破,并挥刀大呼道:“斫(zhuó)斫刺刺!”

    旬日后,孙登便称疾诈死,悄悄离开了苏门山。

    洛阳宫太极殿内。

    杨骏心腹、散骑常侍杨邈疑惑地向杨骏问道:“邈听说汝南王根本就没有举兵讨伐明公之意,不知明公是从何处得知此事的?”

    杨骏听杨邈这么一说顿时也觉得事情不对劲,不禁想到:以司马亮懦弱的行径来看,如何敢举兵讨伐我?莫非是。。。

    杨骏随即命虎贲军前去抓告密司马亮要举兵讨伐他的那名宦官。

    过了一会儿,虎贲军便回来向杨骏复命道:“禀太傅,那名内侍已于数日前病逝。”

    杨骏怀疑地问道:“确认过尸体了吗?”

    “卑职掘墓确认过了。”虎贲军答道。

    杨骏不禁又怀疑地想到:我不信会有这么巧,那内侍告了密便病死了,其中必有蹊跷。

    于是,杨骏又命人前去查探那名宦官的底细,最终得知了那名宦官是贾南风的人。

    杨骏不禁气愤地想到:看来是贾南风在从中作梗,为免宫中生乱,我得将洛阳宫牢牢掌控在手中才行。

    于是,杨骏便以外甥段广为散骑常侍,掌管机密要事;以外甥张劭为中护军,统领禁兵。

    自此,洛阳宫便牢牢的掌控在了杨骏的手中。

    杨骏当政,严厉琐碎而又专断固执,朝廷内外人人痛恨。

    这日,洛阳宫太极殿内。

    杨骏收到了冯翊太守孙楚(字子荆)的书信,孙楚在书信中对杨骏劝说道:“公以外戚的身份担着伊尹、霍光的重任,应当以公正无私、诚实不欺、谦虚和顺为人处事。

    当前宗室强盛,而公却不与他们共参万机,心里怀着猜疑妒忌,在外培植心腹,这样下去,灾祸临头的日子就没有几天了!”

    杨骏看完信后勃然大怒,当即便要处置孙楚,左右之人急忙劝说,杨骏这才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