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网游竞技 » 独占终点线 » 第九章 这里的风有问题

第九章 这里的风有问题

    倒计时结束,指示牌上绿灯亮起的一瞬间,所有赛车同时打开推进器。在巨大推力的作用下,所有赛车仿佛流星一样划过观众席。短短5秒的时间,40辆赛车全部通过。

    在不到100米的距离内,赛车的时速被加速到将近400km/h。

    这时的车队队形其实已经开始有一点凌乱了,因为车队技术力上的差距,并不是所有车队的赛车都能做到联盟技术限制的上限的。

    但由于加速时间只有规定的5秒,倒也没出现什么意外事件。

    对于观众而言,刚刚这短短的5秒冲刺就已经值回票价了。

    但是,对于车手而言,现在才是刚刚开始。

    接下来的无论是提前适应赛道,还是打探对手实力,每家车队都有着各自的计划。

    虽然赛会规定不允许超车,但是这里的超车是指比赛中的竞速超越。

    如果前车中有人的速度低于后车群的整体车速,这时候是允许超越对方的,毕竟让慢车落在最后才是最安全的做法。

    表演结束,推进器关闭。

    领头的几辆车开始缓缓降速准备进入山间弯道赛段了,这时候,赛车手的技术差距开始体现出来了。

    领头的三辆车开始逐步拉开与后车群的距离,毕竟是A级联赛降下来的,无论降级的原因是什么,但起码在车辆的整体性能上普遍都是要高于其他车队的。

    看到前车加速,第二集团中有的不甘示弱提速追赶,但也有的在两三个弯道之后被后车集团吞了进去。

    陈宇所在的中后车群算是比较‘与世无争’的部分了。在这种大车群运动中,前面要是不散开,后车根本没法超车。

    所以陈宇不急不躁地开始熟悉赛道。

    景瑶总结的赛道情况和陈宇自己刚才具现的赛道图,在他的大脑中开始整合起来。

    “刚刚的推进器提速路段,速度最高只到了354km/h,可见车体的重量已经严重影响了赛车加速了。”

    “6号弯道,弯道夹角约110度,偶尔4级左右侧风吹过。”大脑里刚出现这段资料,陈宇就感觉到车体开始轻微晃动。

    “4级侧风车辆只是轻微晃动,过弯时的速度可以继续提高”看着时速表上显示的217km/h,陈宇开始快速做出判断。

    进入山间路段后,侧风对于车辆的影响开始变得明显起来。也难怪赛会特意在这一点上打上了警告的字眼。

    陈宇突然想起之前传闻极速方程式联赛有意改革的事情,现在看来应该的真的了。

    赛车一直都是一项热门运动,但是赛车运动有一项致命的缺点。

    参与成本过高!

    观众的代入感全靠自己的想象力,即使能玩也只能是玩一些低速赛车项目,例如卡丁车。

    低速与高速赛车可谓天差地别,不亲身体验永远无法真正感受其中的魅力。

    联盟方面一直都在大力推广这项运动,赛道日、模拟驾驶等等活动在最近几年开始成为休赛期的重点宣传对象,但依旧治标不治本。

    现在看来,提升代入感方面的宣传成效应该不甚理想后,联盟开始在视觉刺激方面发力了,侧风对于有着精密气动外形的高速运动物体而言是一种巨大的干扰。

    尽管极速方程式赛车在设计之初就相当注重下压力。但是,依旧难以在突如其来的侧风中保持稳定。

    陈宇刚才通过的弯道的时候已经提前做好了应对侧风的准备,再加上深蓝之息本身就为应对侧风做了大量的调整。即使这样,车体还是出现了轻微但却明显的晃动感。

    而且陈宇感觉,这里的风有问题。

    这风应该是在建赛车场的时候特意设计过的。虽是自然风,但是利用一定的工程建设,让风从特定的角度吹过来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

    多弯区域本来就是超车频发的地方,有了这设计好风向的侧风,赛车在这段赛道的竞争只会更佳激烈。

    而且,这种情况下车手的失误也会更多。

    但这种失误大概只有车手或者内行人才能看懂,所以并不会损害观赏性,反而会让外人觉得更加刺激。

    这种摆在明面上的反复超车所带来的视觉体验,肯定比什么高深的战术运用更加吸引观众的目光。

    再加上新增小型高速高清无人机跟拍和那个摆在终点前的死亡冲刺弯道,联盟的意图都已经可以说是‘图穷匕见’了。

    提高车手驾驶难度,让车手在特定范围内的竞争更加激烈,增强比赛的观赏性!

    而且接下来联盟方面应该也会放开相应技术限制,之前传出来的提升速度上限就是其中一项,就像当初开放使用车载小型推进器一样。

    总而言之,这将会是个极速方程式这项赛车运动变革的时代。

    想明白这点,陈宇开始有意降低车速。

    本来就在中后位置的深蓝之息很快就滑落到队列的最后,这样可以减少其他车对风的干扰,让传感器可以更准确地收集数据。

    并且陈宇还特意与大车队稍微拉开了一点距离。

    通过转播看到陈宇情况的欧衡立刻通过无线电联系陈宇,询问陈宇突然减速是否出现了什么问题。

    陈宇快速组织好语言,把自己的猜想和维修区交流了一下,天宇车队的维修区立刻开始忙碌了起来。

    景瑶第一时间开始通过远程操控调整装在深蓝之息上的各种传感器,捕获自己想要的数据。

    之前没留意,以为是自然的山间风,所以只是做了应对侧风的常规部署。

    但是经过陈宇提醒之后,景瑶很快就从传感器发回来的数据上发现了端倪。

    陈宇的猜测大概率是对的!

    技术部收到景瑶的信号后,立马开始整理各种零部件,等陈宇把车开回来之后,第一时间做出相应的调整,同时加装更多的传感器。

    如果能好好利用这阵风,说不定这次的比赛会有意外的收获。

    陈宇还在努力的适应着加重后的赛车。

    加重后的深蓝之息稳是够稳,但是加速能力明显被限制了不少。

    陈宇现在是在有意控制车速的,在弯道的时候,因为风的原因,前面的赛车在迎风时,速度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这个时候,深蓝之息就会稍稍拉近了与前车群的距离。但是,一出弯之后,这一点距离就会重新被拉开。

    车身增重就是一把双刃剑,现在也不清楚秦一诺的这个决定是好是坏!

    至于赛车在风中过弯时呈现的超强稳定性要归功于秦一诺高超的设计水平以及对车体结构平衡的理解,使得赛车在临时增加配重也丝毫没有影响整体平衡性。

    陈宇作为设计组的一员,他仔细地研究过深蓝之息的设计图。对秦一诺的水平他是相当的佩服。

    深蓝之息的设计在很多地方都是相当超前的,但受限于车队的资金不足等问题,不少的地方都是采用了低成本的替代方案将就着用。

    同时也因为马天旭的能力问题,深蓝之息的一些升级即使做好了也同样被禁止使用。

    山区赛段过半,陈宇差不多适应了增重后的赛车,这要归功于这一年多的赛车测试生涯。

    车体的本身并没有太大的改动,所以适应起来也不用大费周章。

    同时对于这些侧风,他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不过,还需要等到下午的练习时间才能确认。

    正在陈宇和维修区在交流自己在驾驶过程中感觉到的问题的时候,一辆白色的赛车同样缓缓脱离了车队。

    白色赛车的车手动作和陈宇一样,都是稍稍保持着距离,吊在了最后。

    看来还有别人注意到了风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