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网游竞技 » 独占终点线 » 第十二章 可变式气动

第十二章 可变式气动

    之前马修斯跑了两圈之后,巨浪的维修区就一直在闲置着,陈宇都以为他们练习完了。

    但是,在练习时间的末尾,马修斯竟然突然动了起来。

    陈宇当然不会错过这次机会,和维修区说了一下之后就跟着暴风驶入了赛道。

    马修斯看着后面跟上来的蓝色赛车,也是有点恼火了。

    早上的时候他发现了风有问题,按照车队的指示脱离队伍去测试数据,结果发现了陈宇貌似也在做同样的事。

    本来,他也没怎么在意,‘聪明人永远不会只有一个’的道理他还是懂得。

    但是,下午练习的时候,这车又跟了过来,而且还毫无征兆地贴上来了。

    他也怀疑对方是不是猜到了什么,毕竟自己的名气也不大,对方完全没理由故意盯着自己。

    结果他一提速就把对面甩掉了,而且看这个车手的资料还是个新人,连自己的车都还没开好,怎么可能发现他的问题。

    这是闹哪样嘛?

    现在自己看其他车队都要收拾东西回去了,打算出来好好跑一下。结果这家伙又阴魂不散地跟上来了。

    看着贴过来地陈宇,马修斯的傲气也上来了。

    右手打开推进器的保险,把操纵杆一推到底!

    “这么喜欢跟,我看你能跟到哪里去!”

    陈宇在后面看得很仔细,为了弄清楚马修斯的秘密,在马修斯启动推进器的同时,他也马上启动。

    这两辆车的动作让维修区的其他人都惊讶无比。

    练习时间就直接拉推进器?况且这都还没进计时区呢,脾气这么暴躁的嘛?

    看台上一些还没走的车迷看着两辆车像是在斗气一般也开始欢呼起来。

    6秒左右,马修斯的【暴风】率先进入山间赛段,这让他不得不关闭推进器。

    毕竟接近400公里的时速过弯,他还没有那么想不开。

    即使是关闭推进器,不踩刹车的话,被拉起来速度也是一时半会下不来。

    不过马修斯对自己的技术还有这辆为他量身打造的赛车相当有信心,就这么保持着超过340km/h的车速直接切入弯道。

    超高的速度带来巨大的惯性,车身整体倾斜被巨大的横向力带着往外飘。

    从入弯就一直不停的侧风更是加剧了这种变化。

    如果继续下去,马修斯的赛车恐怕会直接甩出赛道。

    就在这时,暴风像是突然增重了一样,车体迅速稳定了下来,抓地力瞬间恢复。

    随后,刚刚的超高速入弯好像没发生过一样,暴风稳稳地滑过了弯道。

    紧跟着入弯的陈宇因为提前刹车减速,入弯速度虽然比平时要高一点,但是除了身体负荷大点外,也没发生什么危险。

    入弯的差距在出弯之后体现得更加明显,深蓝之息才刚出弯,暴风已经快进入下一个弯道,随后就快速从陈宇的视线内彻底消失了。

    马修斯看着被甩开的陈宇,心情也终于好了起来。

    “我看你怎么跟!”

    不过这次被甩开的陈宇没有再去追赶马修斯,因为他已经看到了他想要搞清楚的东西,也就是马修斯跑法如此诡异的原因。

    刚才过弯的时候,【暴风】的尾翼动了!

    从第一次练习,陈宇看马修斯诡异的过弯开始,陈宇就在猜测,马修斯的赛车有问题。

    这并不是说他的赛车有违规的部分。

    只是【暴风】设计上应该使用了了一项很早之前就被提出,但是一直没有车队实际应用的技术【可变式气动布局】。

    众所周知,一个优秀的气动布局可以让赛车的性能大幅提高。但是问题是,为什么只能说优秀,而不是完美的气动布局呢?

    道理很简单,因为直线和弯道对气动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在传统的布局中,只能通过平衡二者来让赛车的整体表现得到提升。

    这就导致,直线和弯道性能都做不到极致,所以只能说是优秀而不是完美。

    那有没有可能实现完美的气动布局呢?

    有,而且原理很简单!

    那就是直线一套气动布局,弯道一套气动布局。

    这就是可变式气动布局的基础理论。

    但是,理论归理论。

    实际操作中,这套理论要实践起来可不是那么简单。

    可变式气动布局理论提出不久就有车队开始实践了,但是由于车体在变动过程中全程都是处于高速状态,这就导致车体变形中气动布局被瞬间破坏后,赛车极为容易出事故。

    再加上变形装置可靠性,车体结构强度等一大堆问题,初代可变式气动布局实验宣告失败。

    接下来,华国的林修博士对可变式气动布局理论做出了补充,提出微变形理论。即不大范围变形,只在小范围修改。

    这个理论最成功的产物就是可变式尾翼。

    通过在赛车尾翼上加装类似以飞机机翼的可控扰流板,从而选择性改变气流的流向来增强或者减弱赛车的抓地力。

    这就是第一代可变式尾翼。

    可变式尾翼的诞生让可变式气动布局理论的研究又火爆了起来。

    但是,新的问题随之而生。

    这次不是的问题不是赛车,而是车手!

    可变式尾翼固然优秀,但是赛车可不像飞机。飞机降落时使用扰流板只是在走直线,而且也更多只是作为减速使用,对操作者的要求不高。

    赛车不一样,扰流板的使用可是为了能够拥有更高的过弯速度!这就导致车手必须在控制赛车高速入弯的同时,适应突然变动的气动带来的下压力。

    或许还要面对像这个场地一样的侧风问题。

    入弯速度加快,下压力增强,带来的弯道性能就越好。

    但是,突然增加的下压力必然改变赛车原本的运动轨迹,这就需要车手有非凡的反应能力和适应力,在短时间内重新调整好赛车的姿态。

    如果适应不了,就只能降低入弯速度,那可变式尾翼还不如传统的固定式尾翼。

    因此,可变式尾翼一直只是少数车手的专利。

    这就是为什么陈宇觉得马修斯过弯在加速的原因,他不是在加速,只是他在这种弯道几乎不用减速而已。

    两者的速度落差,造成了陈宇的错觉。

    而且,就陈宇的猜测,暴风可不是仅仅使用了可变式尾翼这么简单。

    证据就在于【暴风】在非弯道的时候异常‘安静’,这意味着它在跑直线的时候风阻比一般的赛车要小。

    巨浪车队应该是在赛车上实现了大范围的‘微变形’,虽然不清楚【暴风】的设计提升了赛车多少性能。

    但是,从马修斯的表现来看,恐怕暴风的完成度相当不错。

    就是不清楚,这种‘变形’主动还是被动的。

    巨浪无疑是幸运的,掌握了这项技术的同时还找到了能够驾驭这架‘猛兽’的赛车手。

    两天之后,恐怕全世界都会感叹,马修斯那不到七位数的违约金是多么的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