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娇娇在侧,冷戾皇子被撩乖了 » 第31章:治国之本

第31章:治国之本

    顾南枝坐在资料室中忙了整整一晚,直至屋外鸡鸣才停下手中的动作,她将手中的毛笔放下,揉了揉自己的手腕,深深呼出一口气。

    “大功告成!”

    傅墨卿在一旁捧着一本奏折看的仔细,听到顾南枝的声音,他放下手中的奏折,将她面前的纸张捏了起来。

    傅墨卿看着上面歪歪扭扭的字,嘴角抽了抽:

    “这字……还真别致!”

    “抄书都能抄成这样,佩服!”

    顾南枝累了一晚上,整个人无力的趴在桌面上呢喃道:

    “我一届平民女子,别对我要求那么高!”

    “实在是这毛笔我用不惯。”

    顾南枝并没有说谎,论硬笔书法,她还是有自信的,可是这毛笔软趴趴的,她实在用不顺手。

    傅墨卿看着一歪七扭八的字摇了摇头,拎了把椅子,坐在顾南枝对面,重新摊开一张纸,仔细的抄写着顾南枝摘抄出来的那几道账。

    “第一年和第二年的账面并没有什么问题,可能是因为刚做官,心中还有些底线。”

    “但是从第三年开始,账面就开始出现问题了。”

    顾南枝趴在桌面上,侧着头看着认真抄写着的傅墨卿,觉得这人纵使戴着人皮面具,可认真做事时,仍旧掩盖不了周身的风华。\ufffc

    “奏折上写着第三年东阳县出现了大面积的蝗灾,颗粒无收。天驰有金条律令,若是遇到天灾,最起码免半年的赋税,同时开仓赈粮。”

    “可是,你看,那场蝗灾之后,东阳县令确实依法减少的赋税,但在蝗灾发生的第五天,米仓却突然进了三十担大米,且价格是原本米价的三倍。”

    顾南枝用手指点了点摘抄出来的一道账,认真解释给傅墨卿听。

    傅墨卿盯着那道账发现了其中的端倪:

    “最近的粮仓离东阳虽是不远,但一来一回最少也得十天,加上调配粮食的时间,少说也得半月。”

    “这二十担大米,不是从附近粮仓调配来的。”

    顾南枝在心中赞叹傅墨卿的一点就通,这人着实聪明。

    “没错,五天可运不回这些大米。”

    “那么只有一种可能,要么,是东阳县令未卜先知,提前预测的蝗灾,提前去附近粮仓调配粮食。要么,就是这些大米,根本不是粮仓调配过来的,而是东阳县城自己产的。”

    “想要知道当年到底有没有收税,直接去地里找几个老百姓一问便知。”

    傅墨卿看着那倒账摇了摇头,脸上一阵冷嘲:

    “没想到,一个小小的东阳县令,居然敢私吞税银,说不得,这账面上的米价也是胡诌的,毕竟,这样一来,他又能赚一笔。”

    说罢,他抬起头盯着顾南枝,嘴角微勾:

    “没想到你还有这能耐,你可知,这账面让县太爷头痛很久了。据说还呈给京城的大人们研究过,偏生什么都没研究出来。”

    顾南枝撑着脑袋看着他,声音轻轻:

    “不是那些大人的错,他们不过是久居高位,无法对百姓的遭遇感同身受罢了。”

    傅墨卿很是赞同的点点头:

    “说得倒也不错,如今若是去问他们米价几何,油价几何,还有几个能够答得出来。”

    顾南枝站起身,看着窗外的景色叹了口气:

    “为官一任,需得造福一方,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高居殿堂,有时候会被权势迷了眼。只有放下身段,深入百姓,体察民情,忧百姓之忧,乐百姓之乐,才称得上是真正的父母官。”

    傅墨卿身子一顿,抬起头看着顾南枝的背影,晨光透过朱红色的木窗洒进来,斑驳的洒在她的身上。

    她静静的站着,仿若一朵遗世独立的雪莲,清莲初绽,小小年纪却已初具脱俗气质,难以想象,往后会是何等风姿。

    “哈哈哈哈,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忧百姓之忧,乐百姓之乐。顾公子,耿某受教。”

    耿修爽朗的笑声让傅墨卿回过神来。

    耿修大步走了进来,对着顾南枝恭敬的拱了拱手:

    “顾小公子,心怀百姓,胸怀大志,可有想过,往后入朝为官?”

    之前对顾南枝客客气气,是因为三殿下,而今,他对顾南枝客客气气,完全是因为心中敬佩。

    “我不过一届商贾,难登大雅之堂,耿大人莫要取笑于我了。”

    顾南枝恭敬的给耿修回了个礼。

    “账本的事,已经弄清楚了,大人只需寻几个百姓问清楚便是。”

    顾南枝将傅墨卿抄写好的内容呈给耿修:

    “大人请过目。”

    “哦,这么快!”

    耿修有些惊讶,毕竟这账目他好了一年多了,都未曾看出其中的猫腻,这个小公子年纪轻轻,居然一晚上便看出问题了?

    耿修迫不及待的接过那张纸,仔细的看了起来,期间顾南枝详细的给他分析了账目的内容,他才恍然大悟过来:

    “哼,这个老滑头,短短几年如法炮制,竟足足贪墨了三百万两白银,甚至敢在灾荒之年加重赋税,难怪老百姓怨声载道。”

    看着那一道道账目,耿修气得牙齿咯咯作响。

    “好在他如今已经被罢黜,往后东阳县的老百姓,也不用再受他的剥削。”

    顾南枝看着耿修的模样知道他当真是心系百姓的好官,连忙宽慰他。

    “我虽官位不高,可是一年的俸禄,却抵得上寻常百姓家两年的收入,其中仍需天时,地利,以及百姓的辛苦劳作,我若不尽责尽职,无功而食,那我与蛀虫有何分别?”

    耿修看着手上的账目,叹了口气:

    “此事,我一定会妥善处理。”

    “顾公子,他日再邀你吃饭表示感谢,如今,我得先将这件事,上报朝廷。”

    耿修说罢,对着顾南枝和傅墨卿拱拱手,就要出去写奏折。

    顾南枝看着耿修的背影顿了顿,突然叫住了他:

    “耿大人,我有一事,想提醒你。”

    耿修回过头有些疑惑的看着顾南枝。\ufffc

    “奏折,不要呈给朝中内史。”

    耿修和傅墨卿同时一愣,随即便反应过来,耿修深深地看了顾南枝一眼,很是感激:

    “谢顾公子点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