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尸朝 » 第7章 开张大吉

第7章 开张大吉

    先在兖州城采些物料,让董二哥试验一下成与不成。

    索性需要的东西都十分便宜,尤其是碎煤,基本上都是煤场里没人要的货,如果煤多了,多少也算些饶头。

    李修为如此想着,直接每样原料都采购了几百斤,租了个煤场的小伙计,借了煤场的车,赶着自己的三头骡子送到了郊区的场地。

    在张三法的指导下,雇佣了几十人开始平整场地,已经整理好了一小块场地了。

    李修为把几车货物指挥者放在了这块已经平整好的土地上。

    支开那些干活的人,三个人像开秘密集会似的聚在了一起。

    董科学先指挥张三法把大的煤块都捣压细碎,和石灰草木灰木炭屑用黄泥水活在一起。

    等到了差不多成型略干的时候,再抛出一团捣进煤搋子里。

    董科学手也不抖,对准地下一打,“噗”的一声,一个成型的十六孔蜂窝煤直接脱了出来。

    三人围着这第一块蜂窝煤观察了半晌。

    “有搞头,照这个来。”

    几人又欢天喜地用两天的时间,把剩下的材料全部打完,一共制得两千余块蜂窝煤,三人的手脚直接累的抽搐。

    但初始创业正式忙碌的时候,董科学马不停蹄,又去铁匠铺把订好的蜂窝煤炉给拉来,放在空地上。

    每个炉子上都用巨大厚实的铁皮制成,里面还放着铁篦子用来过滤煤灰。

    董科学用掺着麸皮的泥巴在炉子里制成了炉膛,能够完美的容纳好三块蜂窝煤。然后再用木材放在里面不断煅烧,最终竟是成型了。

    “成了!”

    在就地搭建了一个小窝棚旁,三人和守夜看材料的几个雇佣的伙计聚在一起,嘻嘻哈哈的一边喝着兴隆塔散酒,一边就着凉馒头,围坐在火苗正旺的蜂窝煤前。

    几个伙计有个姓赵名三石的年轻人,颇有心眼,看着这个能持久供热的炉子,高兴道:“要真是家家户户有这么个炉子,那咱这些小家小户的,也能暖和起来了,恁说是不,赵四哥。“

    赵四理和赵三石都是赵庄的劳力,对此颇为认同:“这个确实不孬,三位东家,咱要是能够大批量生产这个,那可真是赚了大钱了,别的不说,就这兖州府,前前后后能够家家户户买个。恁要是价格合适,额跟俺赵庄的老少爷们们说好了,那就得一户一个,先紧着俺来行不。”

    “那可也不行诶,恁赵庄的为啥都先要,俺李庄离这里最近,要买也是俺李家庄的人买。”

    “李二狗,就特么你屁事多,俺就是一说,咱几个东家都没发话来,你在这骚浪蹄子啥,跟个老娘们似的。”赵四理不愧是赵庄有名的快嘴,几下就把旁边村里的这几个人怼的没啥话说了。

    窝棚里顿时传来了一阵阵欢快的笑声,张董李三人也被这些原生民的乐天精神给逗乐了。

    “我说赵四理,咱这附近,有几个庄,哪些人出名啊?”张三法饶有趣味的问道。

    “三法哥,瞧你说的,这都农闲了,有名的几个人都出去务工去了。除了俺赵庄和李家庄,河边的那个叫牛楼,铁匠多,前几天给咱送铁具的那个小伙计就是牛楼哩,贴着那个城楼的那个是刘庄,作买卖的人不少,很多妇女都去卖织布去,质量不闹。,东边有个比较远的是孔楼村,都是从曲阜那边来的。南边大水泡子旁边的那个庄最大,叫泗水镇。以后要是人多可以去泗水要人去。“

    张三法默默地记住了这几个村,以后不论干什么,“人矿”都是不可或缺的。

    董科学一直想要个流水生产线来生产这些蜂窝煤,但搭进去的资金太多,张三法不可能同意,刚开始卖商品,需要的打点的地方又多,只能就此作罢。

    ······

    阳谷县县令赵德鑫正在县衙办公,和县丞狱典攒典几人正讨论人贩问题,秋日的几天里,每年都得有这么一哆嗦。

    当值的快班王捕手飞速走来,在县丞耳边低语几句。

    “赵大人,城外出了点事。“县丞听完皱着眉头打断了正在讲的口沫飞扬县令大人的话,”根据各乡镇里正老人提供的消息,最近外面出现了一股流寇,他们不抢劫财务,专门以人为食,影响极其恶劣。还请大人发话派壮班前往。”

    “吃想肉,这都遍地是了。要不是这城墙拦着,他们得能吃到县城里来。一群丧心病狂毫无人性的玩意儿,他们比大头瘟危害还大。王捕头,你率领当值壮班的民壮,枷了他们,游街示众,若有抵抗,直接就地处决!“

    王捕头还想说些什么,但看到县老爷那一脸不耐的样子,只得退走。

    阳谷城外,万人坑旁,王捕头率领着十几位壮汉躲在山丘后面埋伏,旁边的民壮小心的说道:

    “王头,你没跟县老爷说,那伙人都不怕劈杀的,前几天听那老窝庄的齐茶子说亲眼看到他庄里屠夫劈那伙人,脑袋瓜子都两半了,最后手脚还能动,你说这有没有这么邪乎。”

    “这样的流言你们也信?实不相瞒,最近咱们县这种流言不少,是因为外面的大头瘟太多,村民死伤殆尽,等这几日济南府里来了人救了瘟,那就好多了,往常咱不都这么过来的么,谁家不得死上几口人。“

    “可不是,王头,咱这次死的人有点多啊,大坑里都快填满了,前几天突然又少了些。济南府那边来的人也比以往慢了,听说朝廷最近不大太平,外面鞑子又要打秋风,全支援那边去了。这些年小灾大灾不断,也不知道得罪那道上的神仙了。”

    “这个世道,或者就完了呗。有条命就行,你还想赚钱是啥?”

    “赚钱,那也不是咱这些贫民百姓思量的,听说前段时间西门老财从一伙外来人的手里花重金买下了‘变米术’,一斤大米变成六斤大米饭。现在承揽了县里大大小小的饭馆粥厂,赚了不少钱嘞!人看看人家的那个命,可是真好,咱这些人都白搭。“

    “可是,俺听说,这里面有些邪门道道来。那些吃了大米饭的人,不对劲啊。”